秦艷君
摘 要:校園學習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本文筆者主要探討了高職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中遇到的一些問題,通過分析提出了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建議,
關鍵詞:高職學生;英語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指學習者在學習活動中具有主體意識,不斷激發(fā)自己的學習激情或積極性,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一種學習過程或學習方式?!洞髮W英語課程標準》提出學生應有較強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所以在英語教學過程中,重點不在于我們教會了學生多少單詞或幾個語言點,而在于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當然,自主學習能力的養(yǎng)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不斷地進行科學的“教育干預”,更需要符合學習者自身的學習策略的指導。
一、培養(yǎng)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必要性。
根據《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的規(guī)定,“大學英語教學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的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口頭和書面的信息交流,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yǎng),以適應我國經濟發(fā)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這就要求英語教學要注意提高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語言使用能力和語言駕馭能力。這些能力的培養(yǎng)都圍繞著學生學習方式而展開。
當前我國高職外語教學中存在著許多局限,高等教育迅猛發(fā)展,學生人數驟增,而外語教師師資不足,班級大,課時少,學生不能完全依靠課堂教學來解決所有外語學習的問題。就學生個人的語言需求、認知風格和學習策略而言,教師的教學方法也不可能適應每個學生,而且,英語的本質也決定了外語學習的特殊性。因此,在高職英語教學中要以培養(yǎng)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為
目標。
二、高職學生英語自主學習面臨的困難
語言學習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學習過程。對漢語為母語的大學生來說,英語作為外語應該屬于第二語言。因此,大學生在學習英語時遇到很多的困難。
1. 學生對英語自主學習的認識不夠
我國傳統(tǒng)的語言教學注重知識的傳授和積累,強調模仿、記憶的語言技能訓練,教師講,學生聽,考試考。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已經習慣了在課堂上以教師講解、學生聆聽為主,根本談不上自主學習。還有的學生認為自主學習就是不要教師,完全自己學習,不需要制定學習目標,自己隨意學習。這樣就容易導致學生缺乏自主學習所必需的獨立學習風格和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就不能獨立地管理自己的學習任務。
2. 英語底子薄、起點低
目前很多上大學的高職學生英語底子薄、起點低。大學英語是各高校的公共課程,學生人數眾多,教師人數相對緊缺,因此一般采用大班授課制,即使現(xiàn)在部分高校大學英語都實行分等級授課,但是因為各種條件的限制,比如教學任務重、教學課時少、學生學習時間和精力( 大學生需要學習的專業(yè)科目很多,而且大部分學生都把主要的學習時間和精力花在了專業(yè)課的學習上,再扣除參加學生活動等其他時間,能真正用于學習英語的時間就少得可憐) ,這樣英語學習失去了足夠的輸入量。輸入量對于零起點學生的英語能力的形成是至關重要,質變是以量變?yōu)榛A的,英語學習本身是一個循序漸進過程、持續(xù)積累的過程。
3. 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差。
目前,許多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不夠,學生的自控能力相對較差,自我約束能力不強。此外,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更影響了一部分成績較差的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成績較好的學生,也大多停留在考試的層面上,為了考試而學習,缺乏自主主動提高英語應用能力、實踐能力的意識。
4. 學生英語自主學習機會欠缺
當前,由于社會發(fā)展和實踐要求,學生在校要學習的科目很多,沉重的課業(yè)與考試負擔,以及各種教學管理制度、課程設置的局限、教學資源的限制等等,都嚴重制約著學習者的個體需求以及可以自主支配的學習時間,而只能根據各課程的要求,學習指定的教材,按照規(guī)定的進度,完成各階段的任務。
三、培養(yǎng)高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建議
1. 掌握基本外語學習理論,正確認識自主學習
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重點解決的是“自主”的問題,即如何實現(xiàn)學生由“他主”向自主的轉變。這一過程,“知其然”——知道社會發(fā)展要求自主學習固然重要,但從人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的角度“知其所以然”——知道為什么要自主學習才能根本解決內部動因問題。為此,外語教學研究部編寫《外語學習理論自主學習教程》,向學生系統(tǒng)介紹外語學習理論及人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促使學生反思自己頭腦中固有的語言學習觀念,從“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的角度明確為什么要自主學習,使學生從內心接受并踐行自主學習理念。
2. 樹立大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教師要幫助學生逐步轉變學習觀念,使他們意識到英語學習成功與否關鍵在于學習者本人,在學習中應減少對教師的依賴,學會主動承擔學習的責任,成為獨立自主的學習者。在英語課上,學生不可能當場全部掌握教師的授課內容,教師授課的方式也不一定完全適合每位學生,課堂授課的內容、時間及形式都是極其有限的。同時,學習者更應意識到英語是一門活生生的語言,它最重要的功能是交流,要熟練地掌握這門語言,必須在課后有更多、更形象的語言輸入。因此,在英語學習中,學習者一定要樹立自主學習的意識,并有強烈的自主學習的意愿與動機。
3.教法改革與學法指導相結合
自學意識、能力及習慣是自主學習的必然要求,但并非與生俱來,而是通過后天培養(yǎng)形成的。學校教育及教師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指導并幫助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逐漸養(yǎng)成自學的習慣。因此,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是一種互動關系。教師的責任主要不在教授知識而在教會學生學。完成一個教學目標,教與學雙方都要遵循認知規(guī)律,所以教法與學法具有同一性。教師應將學法指導有機地融入教學過程; 教師的教法改革也應使學生的學法發(fā)生相應變化并與之適應。所以,學法指導與教法改革應同步進行。從學生學習英語課程伊始,教師就應對學生從學法上進行指導,在教學過程中采取滲透法和示范法培養(yǎng)他們學習的策略和自主學習的能力,為他們的學習提供全面、有效的服務。從這一角度來講,教法應該牽引并體現(xiàn)學法,教學應轉變?yōu)閷W。
4 .要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體作用
針對以教為中心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把教學的中心從教轉向學。以學為中心,就是要通過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來鼓勵學習者,使他們在學習中能更充分地發(fā)揮自身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作為英語教師,在備課中既要以教材為依據,又要考慮到學生的知識現(xiàn)狀和能力水平,并要精心設計教學方法,調動學生課堂學習主動性。此外,在課堂中不以講授為主,應根據教學目標設計各種活動,引導學生自覺思考參與學習,從而保障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5.要創(chuàng)設英語自主學習的有利環(huán)境
利用網絡學習英語是英語學習的一種新途徑。師生可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獲得需要的學習素材,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不再是被動地接受,而是在教師的協(xié)助下主動學習知識,自主發(fā)展,逐漸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此外還可以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環(huán)境氛圍,積極開展英語雙邊活動,如舉辦英語晚會、英語講座、英語角等活動,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6.開設大學英語“自主學習”診所:解決自主學習中困惑的平臺
學生從了解自我,正確認識語言,接受自主學習到踐行自主學習,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始終扮演著引導者、咨詢者、幫助者的角色,協(xié)助學生解決自身無法解決的困惑?!按髮W英語自主學習診所”,設有專門教師及診斷工具,通過師生的互動交流,診斷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分析產生的原因,并通過師生協(xié)商提出解決方案,從而消除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的盲目性和無助感,從而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7. 要重視自我監(jiān)控和自我評價能力
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監(jiān)控和自我評價能力。學生學習自我監(jiān)控能力,是學生在日常的學習活動中通過不斷的實踐和鍛煉而形成與發(fā)展起來的。在教學活動中,如果學生始終處于一種被動的狀態(tài),學習目標、學習過程、學習方法都由教師來包辦代替,學習效果也由教師來評價,學生始終處于一種被動狀態(tài)。這是一種教師監(jiān)督下的被動學習,被動學習是不符合自主學習的基本要求。只有學生本身具備一定的自我監(jiān)控和自我評價能力,才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自主管理能力的健康發(fā)展。教師可以介紹一些評價方法供學生參考,并通過組織讓學生自評、互評的活動來鍛煉他們的評價能力。
8. 建立個性化、過程性的自主學習管理體系,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自主學習不同于其他形式的學習,具備自主學習能力的學生,必須具有較強的自我管理意識和自我管理能力。因此,外語教學研究部以因材施教為原則,建立了個性化、過程性的自主學習管理體系,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該體系以“檔案袋”為依托,集形成性、終結性和診斷性評價于一體,學生利用自我評價表對自己的英語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進行評價,不斷進行反思,并通過同學之間的互評,彌補自評中的偏差和不足,正視自己的優(yōu)點和不足,從而正確認識自我,逐步形成自我管理能力。
總之我們教育學生最終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發(fā)展的能力。因此,我們應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多種策略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讓每一個人都能夠適性發(fā)展,更好地適應社會、時代發(fā)展的要求。
參考文獻:
[1] 黃丹琳 淺談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的困惑和對策[J].世紀橋. 2008.
[2] 楊虹.自主學習目標設置:理論、原則與體系[J].教育研究與實驗.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