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愛華
摘要:作為教師,會經歷許多次的聽課、評課活動。聽課能讓自己知道與別人的差距,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能夠優(yōu)化課堂設計,提升語言表達能力,不斷學習,不斷完善自己。
關鍵詞:聽課;評課;公開課
我們都有過這樣的感受:聽一堂好課,就像觀賞一幅名畫,心動神移,再看聽課的學生,猶如被磁石吸引著,緊張和愉快都表現(xiàn)得那么自然而且親切。
古人說,三人行,必有我?guī)?。說的就是只有大家互相學習,取長補短,互相促進和提高,就會有很多的收獲,積累豐富的經驗。
任教20年來,學校組織了若干次公開課的聽課、評課、上示范課活動,最初是自己上課聽別人評課的時候多,雖然有了大量的授課經驗,但跟坐下來聽課相比,還是覺得多聽課收益頗多。
一、聽課能看到自己的不足
在知識信息時代,教師要不斷學習以充實自己,擴大知識面。不聽課的教師就像井底之蛙,永遠看不到外面的世界到底有多大,外面的天空有多藍,就像不愛照鏡子的人,永遠不知道自己和別人的差距和自身的缺陷。
二、聽課能激發(fā)教師的求知欲
在信息發(fā)展的今天,隨著社會、家庭、學校以及學生對教育的重視,教師的知識也應是時代的變化需要不斷地更新、補充。在聽課時,每個教師所表現(xiàn)的各不相同,不同的教學方法,不同的教學風格、教學模式以及課堂設計、構思,這諸多方面都值得大家學習和相互借鑒。所謂旁觀者清,通過聽課可以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以便取長補短。
三、聽課能受到美的啟迪
楊鴻英老師所教的一節(jié)課《我們一家是怎樣過母親節(jié)的》,讓我聽著入迷,仿佛不是在聽課,而是在感受生活的美。我聽著,不是在欣賞美文,而是在感受她優(yōu)美的講課語言,緩緩的,柔美的,從她簡練的語言表達感受到了那位簡樸、善良、溫柔,為了兒女和家人無私奉獻的母親完美形象。
四、聽課能克服教學中的惰性
許多教師,包括我在內,隨著年齡的增長,變得墨守成規(guī),課件、教案、教學思路、教學方法已經趨于僵化、呆板,但這樣做很省事,上課已經失去了青春年少時的激情和熱情,不愿再創(chuàng)新,變得懶惰,自以為是。多聽課會優(yōu)化課堂設計,提升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更加完善課堂教學。
五、聽課能克服教學中的片面性
當我們設計一堂課時,每個人都是按自己的思路進行設計的,盡管面面俱到,但通過聽課,尤其是同前面聽的課對比,同樣的教案、相同的課件、同班級學生,讓每位教師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卻不盡相同,有的教師會很好地把握知識點的傳授和練習,有的卻也只是機械操作,自然課堂氣氛也各不相同,教學效果就不一樣了。通過聽課,教師之間會很敏感地發(fā)現(xiàn)對方的長處,借鑒和運用別人好的教學模式、方法,從而不斷學習,不斷完善自我。
教師職業(yè)相對很穩(wěn)定的,會伴隨一生,時間過了一年又一年,學生出去一茬又一茬,社會、家庭、國家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要求我們教師不斷學習,在課后學,在聽課中學,從書本中學,不停探索,教會學生學習、生活、工作的本領,師生共同努力,更好地服務社會,報效祖國。以上只是筆者對聽課一些淺顯的看法和不成熟的想法,請大家不吝賜教。
(作者單位 甘肅省山丹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