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華
在數(shù)學教學中,培養(yǎng)聾啞學生質疑、解疑能力,就要激發(fā)學生思考,引導學生思維,通過多種教學方式,讓學生找出問題,分析問題,并且得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在這里,針對聾啞生質疑、解疑能力的培養(yǎng)方法和途徑進行簡單分析。
一、質疑教學法
1.置念式質疑。在教學中,采用留白的方法,對重點知識進行設疑處理,讓學生在大腦中產(chǎn)生疑問,在學習的過程中生成問題。一方面,既可以強化學生的疑問意識,點燃智慧火花,活化思維;另一方面,可以使得教學氛圍更加生動、活潑。因為手語是師生互通互惠的細節(jié)紐帶,所以手語要精通,師生交流才能實現(xiàn)。在進行數(shù)學概念教學時,教師可以先把數(shù)學概念的內容通過手語展示在學生面前,創(chuàng)設數(shù)學概念中所表述的情境,促使數(shù)學概念中重點詞語的釋化既點到為止,又達到留有思考空間的效果。這樣,學生不僅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數(shù)學概念的意思,而且有利于學生質疑思維的培養(yǎng)。
2.觀察式質疑。一般的教學通常是教師以圖示引導學生觀察,或是捕獲契機讓學生身臨其境,讓學生產(chǎn)生疑問,并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進行思考。一方面,既可以直觀便捷地化解知識點。另一方面,又能夠有效提高學生質疑思維,最終達到教學的目的。例如,利用學校的課外活動課時間,組織學生走出校門,去水果市場學習買水果。將全班學生分成3個小組:第一小組的任務是買香蕉,買了4斤2兩,每斤1元5角,給了10元錢,找回3元7角;第二小組的任務是買橘子,買了5斤,每斤1元2角,給了12元錢,找回6元;第三小組的任務是買雪梨,買了7斤5兩,每斤2元2角,給了20元,找回3元5角。在回來的路上,學生相互交流、討論,結果3個小組給的錢和找回的錢都沒有錯,他們還學會了討價還價,十分開心。有了經(jīng)驗之后,我們常引領學生去超市購買自己所需的物品,去書店買書和學習用具,均有不錯的收獲。對于這種實踐教學,學生們興趣盎然,情感強烈,思維活躍,既能吃透學習內容,又能獲取質疑、釋疑能力。回到學校,筆者要求學生將自己購物的實際情況編寫成課件,并用多媒體展示出來,反饋信息,鞏固記憶,增值增效。
質疑教學法的挖掘嘗試是多樣性的,教有法卻不定法,而且使用某一方法為主要教學手段時,常伴隨多種方法參與其中,如設問、演示、閱讀等,必要時會加以滲透,收放自如,達成預期目標。
二、分析教學法
1.自主分析。在這里我們以一個數(shù)學現(xiàn)象的分析為例進行說明——在學校即將舉辦“冬季運動會”時,給學生上了一節(jié)“我們學校的運動會”一課,學生對這個課題很感興趣。當教師提出在運動會上可能碰到哪些數(shù)學問題時,學生們的積極性很高,紛紛表述自己想到的問題:“運動會從什么時候開始?有幾天時間?共有哪些比賽項目?我們班有幾個同學參加比賽?男生有幾個?女生有幾個?每個比賽項目有幾人獲獎?”通過這些問題讓學生自主分析,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問題引導討論。自主分析的關注點必須放在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上,給出極大的自由發(fā)揮的空間,讓學生在質疑、釋疑諸方面有了真正主觀上的自主獨立能力。
2.合作分析。所謂合作分析,就是根據(jù)問題和教學內容,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解疑能力。
例如,在學習了統(tǒng)計知識后,就下表所列的5種用牙不良習慣對全班每一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每個被調查的同學必須選擇而且只能在5種用牙不良習慣中選擇一項)。
首先,讓學生一起調查表格中的問題,根據(jù)統(tǒng)計圖提供的信息進行問題分析。然后,根據(jù)調查結果,統(tǒng)計這個年級所有學生中有著不同類用牙不良習慣的學生人數(shù)。
在教學中,通過這樣的分析,既可以考查聾啞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而且可以幫助聾啞學生根據(jù)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靈活思考和解決一些現(xiàn)實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增強聾啞學生對實際問題解決的能力。
3.探究分析。它是讓學生通過學習探究,從中發(fā)現(xiàn)問題的實質。在這里通過以下案例來說明問題。
例如,某開發(fā)商進行商鋪促銷,廣告上寫著如下條款:
投資者購買商鋪后,必須由開發(fā)商代為租賃5年,5年期滿后由開發(fā)商以比原商鋪標價高20%的價格進行回購,投資者可在以下兩種購鋪方案中做出選擇。
方案一:投資者按商鋪標價一次性付清鋪款,每年可以獲得的租金為商鋪標價的10%。
方案二:投資者按商鋪標價的八五折一次性付清鋪款,2年后每年可以獲得的租金為商鋪標價的10%,但要繳納租金的10%作為管理費用。
首先,可讓學生進行分析:投資者選擇哪種購鋪方案,5年后所獲得的投資收益率更高?為什么?(注:投資收益率=投資收益/實際投資額×100%)其次,引導學生分析。同一標價的商鋪,甲選擇了購鋪方案一,乙選擇了購鋪方案二,那么5年后兩人獲得的收益將相差5萬元,分析:甲、乙兩人各投資了多少萬元?這樣,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究自由發(fā)揮,進而從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最后,也是最關鍵的環(huán)節(jié),通過學生的分析、思辨,以及探究后,可以趁熱打鐵,延伸思維。在分析信息、評價比較、推理歸納、總結提高等方面加以積極引導,傾力培養(yǎng),以便學生自主意識、合作精神、探究能力的增強,最終強化學生的質疑、解疑能力。
(作者單位: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培智學校 責任編輯:王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