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語文工具性的重要體現(xiàn),文章是人們用于記載、記錄、交際和交流的工具。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和應考能力,是高三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也是師生共同面對的一個艱巨課題。怎樣提高學生作文的應考能力,筆者以自己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加之對2012年廣東省高考作文命題特點的分析,談談自己的見解。
1.2012年廣東高考作文分析
廣東省2012年的高考作文,也和其他省份的作文命題一樣,有了重大的突破,由話題作文向材料作文轉移:給出兩段材料,然后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展開思考和議論。一則材料講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希望自己生活在公元一世紀的中國新疆;一則材料是居里夫人的說法,她認為人們在每一個時期都可以過有趣而有用的生活。兩則材料,在思想內(nèi)容上關注理想,立足當下,各有側重,不論是選擇生活,還是被生活選擇,都涉及有理想,關注現(xiàn)實,奮發(fā)向上的人生觀,每個考生對此都會有自己的思考,許多老師都認為,今年題目出得好,既考對材料的理解,又考因材料而“引發(fā)”的“思考”,雖然審題難度增大,但不易被“套作”,對選拔人才有利,這種命題形式受到廣大高三語文教師的認可。但是在閱卷中,學生作文有很多存在理解材料偏頗,或把握不準材料內(nèi)涵,沒有深刻理會材料蘊含的深意的情況,具體表現(xiàn)有:脫離材料,隨意而為;朦朧感知,似是而非;抓枝葉而棄主干;抓現(xiàn)象而棄本質等。滿分作文很少,只有15人,同時20分以下的低分者不在少數(shù),零分作文竟然有1670多篇,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目前高三學生在作文方面所表現(xiàn)出來的特點,即思考能力、表達能力不強,反映出學生平常時間里作文訓練和練習存在一定的漏洞和弊端,特別是思考能力和思維方式等,急需得到提高。
2.教學中提高學生應考能力的思考
作文水平的高低是一個積累和練習的結果,非一朝一夕所能為。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首先需要老師的教學引導和啟迪。因此教師在研究怎樣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的時候,要從教學方面著手。
2.1 強化分析理解能力,提高審題的精準性
審題明確精準,是高分作文的保障,沒有準確的審題,便沒有合格的作文。審題是確定寫作的著眼點,確定文章的中心和寫作主旨。高考時間有限,學生審題寫作都有時間限制,必須提高學生的思維理解能力。通過對題干的理解,結合自己的閱讀經(jīng)歷和生活閱歷,快刀斬亂麻一般地確定文章的題目和主體思路,最后組織材料動筆成文。在構思中,理清思路,確定好題目有哪些限制和開放程度,以適當?shù)膶挾群蜕疃日归_思考和議論。如果不能認真和準確地審題,那么寫出來的作文可能就是南轅北轍的結果。審題的精準就是掌握了作文的方向,審題的過程可以理解為一艘輪船航向的定位過程。
比如12年的廣東高考作文,材料給出兩段,要求學生結合兩段文字進行思考后確定寫作思路和選材內(nèi)容。這段材料主要是以“時代與生活”為焦點。湯因比、涵娜和伊雷娜三人都認為生活與時代有密切的關系,有什么時代,就有什么生活。但是居里夫人卻認為,人是生活的主宰,時代決定不了人的生活趣味,生活趣味取決于人自己。如果學生能夠正確理解題目的涵義,作文就會有高分。譬如《生逢其時》這篇標桿作文,之所以成為標桿,就是因為作者充分領會了材料的深刻內(nèi)涵,文章一開頭便點明“個人”與“時代”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以及“個人”對“時代”、“世界”所應該采取的人生態(tài)度,這種思路和觀點顯然是考生在閱讀、理解原材料基礎之上的進一步“思考”。其思考能力、表達能力較強。而且立意深刻,論證充分,結構嚴謹,
2.2 強化閱讀積累,提高文化底蘊
沒有一定的文化底蘊,對于這類材料作文是無法把握的,也無法展開來寫作,即便寫出來也會顯得局促和狹隘。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蘊,可以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和發(fā)散思維,使學生的寫作更具拓展性。教師可以選定一些篇目作為學生的課外閱讀內(nèi)容,也可以根據(jù)學生自己的閱讀興趣,自選內(nèi)容進行閱讀。本著開卷有益的宗旨,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這是高中階段要引導學生實現(xiàn)的閱讀目標。目前,由于作文的提高比其它學科要艱難,很多學生選擇立竿見影的科目進行重點復習,使作文和閱讀的時間顯得逼仄,閱讀量遠遠不夠。這對于作文的應考能力的提高無異于雪上加霜,因此老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鼓勵學生運用課內(nèi)的閱讀方法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到生活中去閱讀,如讓學生養(yǎng)成每天看報紙、雜志,聽廣播等習慣,豐富學生的知識積累,擴展學生的閱讀經(jīng)歷。
語言文字是思維的重要載體。心理學認為:思維要借助實踐,學生思維能力發(fā)展總是和語言發(fā)展分不開的??梢姺e累語言是拓寬思維的根本所在。在課內(nèi)課外閱讀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有目的的積累??梢苑e累語言,積累篇章。也可以積累學法,積累信息,積累文化等。還是以廣東省去年的標桿作文——《生逢其時》為例,在這篇作文中,我們可以看出作者的閱讀經(jīng)歷,他了解狄更斯,讀過《雙城記》《霧都孤兒》;他關心時事,了解中東地區(qū)的伊拉克;還聯(lián)想到了亡國之君李煜及他的作品。可見,沒有大量的閱讀是不會寫出這樣的好作文的。作為一名高三老師,要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提高他們的理解能力,強化他們的思維的發(fā)散性和視野的寬闊性。
3.學生自我提高應考能力的方法
3.1 提高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
提高學生作文的應考能力,除上文所述教師的作用以外,學生自身的素質也是影響高考成績的重要因素。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生的學習不是完全依靠教師的教,而是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中,通過學習伙伴的幫助,包括老師和同學,借助學習資料進行自我學習,最后形成知識的意義建構。因此,提高學生作文水平,提高應考能力的又一主要因素是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學生的學習能力主要是自己的觀察、分析和思考能力,通過自身的學習提升作文水準。
3.2 強化學生的日常積累
寫作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這個積累包括閱讀積累和寫作積累。閱讀積累是學生增加知識儲備、開闊視野的需要,也是感悟文中內(nèi)涵和模仿寫作手法的途徑。因此,我們要求學生要多讀書,尤其是指導學生多讀內(nèi)容積極向上、思想清新健康的文學作品。名家名篇、名著,都是學生的最佳閱讀資源。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此為是也。寫作積累是一個習慣和素養(yǎng)的積累。學生堅持寫作的習慣,具有用文字表達自己思想感情的意愿,都是提高寫作水平的基礎和保障。引導學生養(yǎng)成多練筆的習慣,記錄生活中的思考片段,記錄讀書后的點滴思考和感悟。長久堅持,將對寫作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進而實現(xiàn)提高學生應考能力的目標。
綜上所述,提高學生高考作文的應考能力,要從高一開始,由閱讀興趣帶動寫作興趣,由文字積累帶動思辨能力的提高。進而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提高應考能力。
參考文獻:
[1]劉松來,胡小望.高考作文與作文教學應當關注什么[J].語文建設. 2009(10)
[2]薛正瑞.在作文教學中落實語文知識[J].文學教育(上).2011(03)
[3]陳妙云.高考作文與作文教學應當關注什么[J].語文建設.2012(1)
李宏平,教師,現(xiàn)居廣東東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