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巍
要掌舵中國經濟這艘巨輪并不容易。只要是經常關注國內外經濟形勢的人,都能看到擺在中國面前的一道道難題。國際上,美國財政懸崖“余震”未消,歐洲仍在主權債務危機的泥潭中,全球經濟復蘇的腳步慢得讓人心焦,各種不確定因素還在不斷累積。國內方面,中國GDP結束了過去30年兩位數以上的高速增長;中國的人均GDP在2012年達到6100美元,面臨著學界所稱的“中等收入陷阱”,歷史經驗顯示,自二戰(zhàn)以來,許多發(fā)展中國家都曾在這一階段陷入經濟增長回落和長期停滯,能夠成功跨越的少之又少……
自今年3月以來,新一屆政府履新已滿4個月,一系列措施密集出臺,向市場傳遞了明確的信號:中國正在下一盤利于當前和長遠的“大棋”。
新刺激政策難再現
中國經濟“穩(wěn)”字當頭的背后存在著不少風險隱患。從數據上看,6月份制造業(yè)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0.1%,較上月降0.7個百分點,為四個月來最低。具體表現為全國工業(yè)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環(huán)比雙雙下降,外貿進出口出現負增長,反映出當前產能過剩問題嚴重,外需持續(xù)不振,企業(yè)生產經營面臨困難,此外,市場流動性緊張、地方融資平臺問題等金融風險也若隱若現。
按照往年的經驗,在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市場流動性緊張等情況下,國家在必要時會加以預調微調,出臺一些刺激措施,提振經濟。不過,自新一屆政府執(zhí)政以來的種種跡象均表明,今年將很難看到中央出臺新的大規(guī)模刺激政策。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日前召開的經濟形勢座談會上也闡明了中國下一步宏觀調控的具體思路:既不能因經濟指標的一時變化而改變政策取向,影響來之不易的結構調整機遇和成效;也不能對經濟運行可能畫出合理區(qū)間、出現大的起伏缺乏警惕和應對準備。要注重創(chuàng)新驅動,既穩(wěn)當前、又利長遠,一舉多得,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
英國投行巴克萊資本甚至創(chuàng)造了一個新詞“李克強經濟學”(Likonomics),來指代李克強總理為中國制定的經濟增長計劃。其核心意義是長痛不如短痛,用短痛換取長期利益,讓經濟重回市場軌道。巴克萊資本認為,“李克強經濟學”有三個重要“支柱”,即不出臺刺激措施、去杠桿化以及結構性改革?!俺墙洕褪袌雒媾R迫在眉睫的崩潰風險,我們預計中國決策者不會采取激進的財政和貨幣擴張政策?!?/p>
“央行為何不救市?”或許就是新一屆政府發(fā)出的明確信號。今年6月份,在中國銀行業(yè)陷入了“歷史最嚴重資金短缺”的一個月里,央行以強硬姿態(tài)拒絕“放水”,徹底澆滅了市場對于“救市”的慣性期待。
“這是‘嚴厲的愛?!泵绹陡2妓埂冯p周刊評論。一位外國經濟學家更是做了形象的比喻:被各大銀行稱為“央媽”的央行,面對一幫遇到困難即伸手要錢的熊孩子,不但沒滿足要求降息降準大量逆回購,反而任由他們陷入窘境,狠狠給了一巴掌。
為GDP定“下限”
中國在經歷了30年的10%以上的高速增長后,現在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然而去年中國經濟增長卻回落到7.8%,為13年來最低。今年上半年的經濟數據顯示,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6%。其中,一季度增長7.7%,二季度增長7.5%。不止一位經濟學家預測,中國未來幾個季度的經濟增速將會持續(xù)下滑。
在此背景下,新一屆領導層還是進一步發(fā)出了經濟增長步伐應適當放緩的聲音。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日前召開的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宣稱,“再也不能以GDP來論英雄?!?/p>
李克強總理也在近日強調,宏觀調控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使經濟運行處于合理區(qū)間,經濟增長率、就業(yè)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價漲幅等不超出“上限”。在這樣一個合理區(qū)間內,要著力調結構、促改革,推動經濟轉型升級。
“新領導層的對經濟放緩的容忍度肯定比上屆政府更高,對最低經濟增長速度的容忍線也下移了?!敝袊鴩H經濟交流中心經濟學家張永軍說。
有關中國經濟增速“下限”的說法引發(fā)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和討論,并產生了6.5%、7%、7.5%等諸多“版本”的猜測。不少外國研究機構甚至評估中國政府能接受的最低經濟增幅為6‰
事實上,雖然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將2013年經濟增長目標定為7,5%,但年度目標并不是硬指標。專家指出,“十八大”明確提出了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翻番的目標,即未來年均保持7%左右的增速即可實現??梢哉f,即使短期經濟增長出現波動,出現季度甚至個別年度低于7%的情況,也不會影響長期目標的實現。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領導層降低了經濟增速回落的容忍度,但并不意味著將放任中國經濟自由落體。有經濟學家表示,若經濟回落幅度有可能超出“下限”,政府不會坐視不理。
中國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祝寶良認為,就業(yè)數據或將是領導層的評判標準?!叭绻蜆I(yè)形勢出現問題,那么領導層很可能將采取行動?!?/p>
期待“改革”的紅利
作為中國的新任總理,李克強對中國經濟未來的發(fā)展已有了清醒的認識。他在首場記者會上回答了11個問題,多涉及改革方略和新一屆政府施政目標。李克強曾語重心長地說?!案母镏荒芡白?,沒有退路……拒絕改革的人可能不會犯錯誤,但要承擔歷史責任?!彼啻沃赋?,“改革是最大的紅利?!?/p>
習近平在日前與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的會晤中也強調,為了推動經濟健康持續(xù)發(fā)展,中國必須深化改變。
在外界看來,中國愿意承受增速放緩的壓力來實現經濟的轉型升級,說明既有的經濟發(fā)展方式中存在的某些矛盾和挑戰(zhàn)已經到了“非解決不可”的地步?!靶乱粚弥醒胝@然意識到,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背后,其實是一種深刻的階段性轉變,抓住這一歷史時機,中國經濟就能在結構優(yōu)化的過程中釋放新一輪的發(fā)展?jié)摿Α!敝秀y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表示。
專家普遍認為,當前最迫切的是解決金融機構資金“錯配”導致的系統(tǒng)性風險加大以及產能過剩等問題。
“不久前爆發(fā)的銀行‘錢荒就是警示?!敝袊袊y河證券首席總裁顧問左小蕾認為,資金在金融內部系統(tǒng)空轉相當于形成了一個高水位的“堰塞湖”,如不及時疏導向實體經濟,任由在金融體系內膨脹,很有可能發(fā)生“垮塌”。
因此,以金融之手,通過市場的調節(jié)讓資金流向最該去的地方,恢復經濟結構平衡,實現中國經濟升級版的目標,力保經濟發(fā)展穩(wěn)中求進,將是未來金融新政和貨幣政策的主要思路。
此外,調整產業(yè)結構也是未來政策的主線之一。鑒于我國產能過剩已從傳統(tǒng)行業(yè)擴展到戰(zhàn)略新興產業(yè)上,嚴重過剩、絕對過剩比比皆是。經濟學家指出,未來,政府一方面將加大產能過剩企業(yè)的淘汰力度,淘汰一批,改造升級一批,兼并重組一批,同時利用比較優(yōu)勢轉移一批:另一方面,將加大推進新興產業(yè)和現代服務業(yè)發(fā)展,下半年包括高端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等在內的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有望得到政策加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