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沙
從Google公司辭職到雅虎擔任女行政總裁的梅耶爾,最近干了一件讓“IT人”不爽的事情。她向1.1萬左右的雅虎員工發(fā)出一封警告信,廢除在家工作制,勒令他們返回辦公室上班。
在國外IT界,通常沒有考勤要求,沒聽說過哪家IT公司要打卡,你可以不來公司上班,但必須完成工作成效就可以了。譬如微軟,員工在公司里沒有自己的辦公位,如果你去公司上班,需要預(yù)訂辦公位,當然你也可以選擇在家工作。
梅耶爾是個工作狂,每天工作時間超過15個小時。前段時間誕下一個孩子,也不過休了兩周產(chǎn)假。據(jù)說她到雅虎任職的第一天,看到公司樓下空空蕩蕩的泊位,臉色當即一沉。她認為沉疴深重的雅虎公司不適合在家上班,而每天上班,可凝聚公司的團結(jié)力量,提高工作效率。
但“在家上班”是IT界的一種潮流,而且慢慢推廣到很多行業(yè)。推崇者認為在家上班,利用電腦與上司聯(lián)絡(luò),既節(jié)省了上下班交通時間和汽車燃油,公司也節(jié)省了辦公室租金和電費開費開支,這樣的辦公形式無論是對公司還是員工都利多弊少。
現(xiàn)在梅耶爾的舉動不僅激怒了公司的“在家上班”一族,美國許多媒體也群起而攻之,認為她在經(jīng)濟不景之際,制造了一個新的社會矛盾。
但梅耶爾的決定也并非沒有人挺,也有雅虎員工認為,梅耶爾的決定只針對那些長期在家工作的人,他們?nèi)藬?shù)很少。而且公司只是希望大家盡量在辦公室工作,但偶爾在家上班也沒什么。小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通常不會有混日子的人,而且小公司也適合通過網(wǎng)絡(luò)溝通。但雅虎這樣的大公司就不一樣了,在家工作難說不會偷懶,而且溝通也非常困難。
但反對者不這樣認為,在公司上班難道就可以提高效率,相反在公司里干擾更多。公司要獲取的是員工的工作成果,而不是時間,只要有成果,在哪里工作都是一樣的。梅耶爾的決定對員工不近人情,事實上公司很多程序員一旦工作做不完,無論在家,還是在公司,都會繼續(xù)加班工作,過于較真只會失人心。
梅耶爾是對的,還是錯的,很難公斷。
但“在家上班”真的已成為一種潮流。日本的一些大公司紛紛引進“在家上班”制度,采購在家辦公系統(tǒng)。NEC、IBM、NTT東日本公司、松下等企業(yè)為解決技術(shù)人才短缺的問題,都在號召實行在家上班的彈性工作制度。目前日本約有300萬人享受在家上班機會。 據(jù)媒體報道,這也是應(yīng)對日本社會人口下降和老齡化問題,緩解勞動力不足的政府“在家上班人口倍增計劃”重要內(nèi)容。
在國內(nèi),“在家上班”是一個非常新鮮的詞匯,沒有一家公司能“開明”到這樣的程度,上班打卡,朝九晚五,天經(jīng)地義。在國內(nèi)上班,“在家辦公系統(tǒng)”肯定賣不好,而考勤機一直來銷量不錯,而且技術(shù)日新月益,原先打卡就行了,后來為了防止作弊,改用了指紋,結(jié)果網(wǎng)上賣起了指紋套,仍然可以作弊?,F(xiàn)在呢,考勤機采用了人臉識別功能,員工不可能造出一張人臉去作弊了吧。
對我們來說,早上趕到公司里去上班,那是比“天”還大的事情,不管你工作好不好,每天不缺勤的員工基本上就是好員工。而國外的一些公司更務(wù)實,他們追求是工作業(yè)績,只要你能出色完成工作,你在哪里上班根本不重要。
梅耶爾玩的“復(fù)古風”,是雷厲風行的革新,還是一種倒退,倒需要一些時日觀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