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丹妮
摘 要: 每個幼兒都不可避免地會犯一些錯誤。幼兒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有其特殊的一面,他們的心靈比較稚嫩,沒有社會經驗。懲罰犯錯誤的幼兒是一門藝術,粗暴的懲罰不但會傷害幼兒的身心,還可能改變幼兒的人生道路。這就要求教師注意運用正確的批評方式,掌握批評的藝術,科學合理地教育幼兒。
關鍵詞: 批評教育 批評方法 批評藝術
陶行知說:“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培養(yǎng)出值得你崇拜的學生。”教師要用賞識的眼光看待幼兒,用愛的陽光去撫慰每一個幼兒,鼓勵每一個幼兒,用熱情的語言去贊美每一個幼兒。
教師是幼兒的靈魂工程師,在一日生活中,教師承擔著教書育人的職責,這就要求教師教育引導幼兒正確地學習與生活。而這一過程中,教育——批評與表揚等就不可缺少。
批評是每位教育工作者需要潛心學習的藝術??耧L暴雨、暴跳如雷式的批評,在這背后是一株株幼苗被強行折斷,一朵朵小花被風雨無情打落。批評可以是循循善誘、巧妙幽默的。潤物細無聲式的批評,則會讓一株幼苗悄無聲息地成長,成長為天地間,被路人敬仰的參天大樹?!靶『⒆臃稿e,上帝也會原諒?!痹阱e誤中慢慢成長,寬容孩子的錯誤,做老師的需要懂得批評的藝術,家長亦是如此。當你在教育中遇到阻礙與困擾時,不妨推開另一扇窗,你會看到陽光燦爛,春光無限……
因此對幼兒的批評,必須講究藝術,不能傷害幼兒弱小的心靈。
批評是什么?我們的批評能讓孩子理解接受嗎?如何正確而又科學地批評孩子呢?如何在批評教育后讓孩子有所領悟和改正呢?這些問題值得一線教師深思一番。
首先要理解批評。批評是常用的教育方式之一。對幼兒進行批評,就是對幼兒所表現出來的不符合教育者所預期的認識或行為進行否定性評價的過程。也就是將幼兒的不良行為與某種不愉快的或懲罰性的刺激結合起來,多次重復配對出現,使幼兒以后在類似情景或刺激下,不良行為的發(fā)生頻率降低,甚至消除。教師批評幼兒的目的是為了指出幼兒的錯誤行為并讓幼兒不再犯錯。據心理學中的認知模式,幼兒首先要接受批評并且理解批評內容,才能將批評內化,從而抑制、消除不正確行為。
其次要注意運用正確的批評方式。批評是糾正和預防幼兒不良心理行為問題的一種重要手段。對幼兒的批評,要有依據和限度,如果批評方式用得不當,則會導致幼兒產生更為嚴重的心理行為問題。為此,必須科學合理地掌握批評教育的藝術。
一、要關注幼兒身心特點
(一)幼兒的神經類型發(fā)育不夠完全,他們只能調動全部的防御機制來抵抗恐懼的刺激。對于大聲呵斥批評,孩子無法知覺,更談不上接受了。所以,教師在批評時應保持冷靜,并給幼兒冷靜的時間。
(二)幼兒理解語言往往具有直觀性、表面性,易受非語言情境的暗示和影響。注意批評時不能一味指責幼兒,而應明確指出怎樣做才是對的。
(三)據氣質類型劃分幼兒的個性,對不同類型的幼兒采用不同批評方式。如:抑郁質的幼兒因其有逃避的特點而表露不多,受批評的幾率較低。對這類幼兒,教師要以鼓勵為主,批評應委婉、含蓄。
二、要運用正確的方法去批評教育幼兒
在批評犯了錯誤的幼兒時,可以先對幼兒的“閃光點”給予肯定,然后指出做得不對的地方,讓幼兒知道你并不是總看到其不對的地方,好的地方也能看到,這是“打”和“拉”的方法。
第一種就是冷處理的方法,即采取冷落或沉默的方式,讓幼兒知道由于自己犯了錯誤,才惹你板著臉或不理睬,這樣可以使幼兒自我反省。第二種就是擺事實講道理。這種批評較緩和,要求批評者平心靜氣,以溫和的口吻進行說服教育。適用于反應快、脾氣躁、易被激怒及“吃軟不吃硬”的犟幼兒。第三種是注意使用身體語言,批評幼兒時,應當眼睛正視幼兒,握著他的手或撫摸著他的頭,這樣能夠達到恩威并施的效果。一方面對他批評,另一方面用身體語言表達你對他的關心和愛護,使幼兒認錯的勇氣大大增加。第四種是鼓勵的批評。有些幼兒自卑心理很強,對他們要有層次、逐步深入地批評,不能急于求成,而要耐心等待,批評話語要帶有鼓勵性語言,還要抓住他們的優(yōu)點,不斷啟發(fā)他們認識自己的不足和缺點,如果直截了當,語調激烈,則反而會使他們自卑心理加重。
三、批評或懲罰幼兒要適時
批評是一種否定,沒有人喜歡被否定。在幼兒心目中,教師是權威,被教師批評會極大地影響幼兒自我意識的發(fā)展。如何讓孩子心服口服地接受批評呢?讓批評真正有效呢?批評幼兒要注意時間、地點和場合,那就要考慮批評的藝術性了。
(一)首先肯定其優(yōu)點,然后指出其不足,再進行激勵,這樣,不但孩子容易接受,而且會增添前進的信心和勇氣。
(二)教師可以間接提醒代替直接批評,委婉表示對孩子的要求。
(三)對于孩子的缺點,教師可以不作正面批評,而是尋找好的榜樣進行對比鼓勵。
(四)批評的藝術就在于因人、因時而異。異的是方式,同的是力求撥動孩子的心弦,使其由自省走向自我完善。
(五)巧下臺階:在大庭廣眾之下,不留情面的批評,可能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造成僵局。給孩子找個臺階,幫助孩子下臺,化解尷尬的局面。同時不忘提出暗示或事后進行批評教育。
(六)批評要具藝術性,更應注意批評用詞,讓其穿上“新外衣”,用新鮮的語言來批評。
四、批評要注意頻率
批評過于頻繁,會使其發(fā)揮不出應有的作用。批評的同時,要堅持講道理,幫助幼兒提高認識,豐富知識,使幼兒不斷增強是非判斷能力及抵制錯誤的能力。
總而言之,對幼兒的批評,是幼兒教育的重點與難點,正確對待幼兒的批評,能夠使幼兒在批評中認識世界,懂得做人的道理,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習慣等,對幼兒一生的健康成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樹木需要施肥澆水,也需要扶苗修剪;樹人需要關懷愛護,也需要批評幫助。扶正幼苗修枝剪杈是園藝師的職責,批評孩子幫助其改正缺點則是教師的職責。讓我們的忠言由“逆耳”變?yōu)椤绊樁保尯⒆釉跍剀昂椭C的氛圍中健康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1]幼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
[2]早期教育.2002(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