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玲
【摘要】孩子在慢慢長大,不僅僅是年齡上、生理上的,一些事情他們要慢慢理解,有些事他們還會常常出錯,在這種情形下,嘮叨幾乎于事無補。因此,面對我們的孩子,要學會尋找恰當?shù)姆椒?,然后等待他們的成長。
【關鍵詞】以身作則;以退為進;以心傳心
【中圖分類號】G78 【文獻標識碼】A
作為老師,我們要學會等待。我們常常有這樣的心理,自己說一句話希望孩子馬上就言聽計從,自己提出一個目標就希望孩子立刻義無反顧地撲上去。我們沒有考慮到,孩子的心智和能力不可能馬上達到我們的期望程度,孩子的想法和成人往往并不同步。孩子有時表面答應做某件事,其實他的思緒也許還停留在我們根本不了解的另一空間里。學生在慢慢長大,不僅僅是年齡上、生理上的,一些事情他要慢慢理解,有些事他還會常常出錯,在這種情形下,嘮叨幾乎于事無補。
一、以身作則,潤物且要細無聲
作為老師,我們要常做示范,給學生耳濡目染的教育。記得我剛來附小工作時,早上來到學校,操場沒有幾個人,我遠遠看到一個高大的背影俯下身去撿起了什么,走上幾步一看,原來是孫校長撿起操場上的一塊廢紙。
現(xiàn)在的小學生,家務勞動做得極少,培養(yǎng)勞動的習慣很不容易。我教二班時,為了讓學生愛勞動,想了不少辦法。講故事、小比賽、獎勵制度,孩子們的勞動卻往往停留在為了比賽勝利、為了得到加分的目標上。我在想,怎樣才能讓勞動成為一種真正的習慣?有一次大掃除,我走回班級,看到還是一團糟的教室,沒有說話,而把橫在門口的水桶移到墻邊、擦干凈殘留在桌面的污水,把一張張桌子擺正……教室里的嘈雜聲漸漸小了,有學生開始跟著我一起做起來,更多的學生開始安靜下來,仔細觀察哪里還不整潔,然后去整理。后來,我發(fā)現(xiàn)這樣的做法比說教更有效,每當我看到門玻璃不亮,就過去擦擦,黑板下的粉筆頭隨手撿起來,這些看似微小的動作卻成為了學生們的模仿對象。這種方法雖不能立竿見影,卻穩(wěn)定持久。
榜樣示范法,不僅是教師示范,也可以樹立學生榜樣,同齡人作榜樣,會在學生中起到你追我趕的帶動作用。
二、以退為進,話到嘴邊留半句
和學生們相處久了,就會有一種默契。老師的表情、動作、語言都會流露出一種信息。孩子們是最敏銳的觀察者,他們總能發(fā)現(xiàn)其中的含義。所以,當他們偶爾犯錯,當我想處理問題,當我想提出建議,我常常會話到嘴邊留半句,不直接說出來,給他們一份尊重、給他們思考的空間。
教上一個班時,有個男孩名叫霖霖,他是一個特殊家庭的男孩,自主學習能力極差,母親在教育上的消積態(tài)度和孩子幾乎為零的學前基礎也令我心頭一沉。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細心觀察,我發(fā)現(xiàn)霖霖并不像他媽媽說的那樣笨拙,但他膽小、缺乏自信,說話聲音也小得幾乎聽不見。學后班寫作業(yè)時,他拿出白紙畫畫,我走到他身邊,問他:“你的作業(yè)寫完了嗎?”他慌忙把紙收起來,拿出作業(yè)本,緊張地低下頭。我沒有多說什么,而是輕輕地撫摸一下他的頭,讓他自己去體會老師的話。課堂上,在小組練習時,我發(fā)現(xiàn)他很努力,就湊到他耳旁輕聲說:“認真練,等會兒老師讓你來讀。一定要舉手哇!”練習結(jié)束時,我走到講臺前,小手林立的場面中,我在尋找他的小手,但他卻把頭藏了起來。這次的鼓勵失敗了,也許是他還沒準備好?也許是怕出錯?我猜測著他的想法。時隔幾天后,又有小組練習的機會,這回我先走到他的座位旁邊,親切地問他:“練得怎么樣?”“還行。”他的聲音小得像蚊子。我俯下身跟他看一本書,說:“來,老師教你?!蔽沂职咽纸趟x,聽他練,鼓勵他說:“讀得不錯嘛,等會兒一定要舉手,這回可別讓老師失望?。 边@次的發(fā)言隊伍中,終于有了他的參與,當看到我肯定的眼神和同學們真誠的鼓勵時,他羞澀地笑了。
當孩子犯錯時,老師批評、指出錯誤、要學生承認錯誤,這一過程師生都付出了情緒不良的代價,其實孩子更需要的是指導,教他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以心傳心,教師要學會等待
佛教中以慧心相傳授,稱之為“以心傳心”。教育何嘗不是教師們以自己的聰慧之心開啟學生的智慧之心呢?“因材施教、勤于思考、勤于實踐”這些說起來已顯老套的理論卻是永不過時的真理。
低年級的學生容易丟東西,雖然很早在班里設立了失物招領筐,開班會討論節(jié)約的重要性,但班里仍有幾個孩子常常丟東西,不是鉛筆不見了,就是橡皮找不到了。陳陳就是這樣一個孩子。她學習成績很棒,就是愛丟東西。
有一次,我去桂林路商場買東西,發(fā)現(xiàn)一個漂亮的柜臺,掛滿了花花綠綠的小粘貼,上面印有各種各樣的卡通圖案,有米老鼠、小天使等等。我詢問了一下,原來這叫“姓名貼”,可以把人的名字印在每一張小貼紙上。我忽然想到了陳陳,決定把它作為禮物送給她。我把姓名貼送給她,還附了一張小賀卡,上面寫著:“寶貝,希望你喜歡這份禮物,有了它,你的那些文具就不會常常失蹤啦!愛你的韓老師”她特別高興,小心地把印有白雪公主的姓名貼貼在了她的鋼筆上,格尺上……也許是她太喜歡這些圖案了,她開始嚴格看管自己的文具,以防漂亮的姓名貼和她的文具一塊兒失蹤。漸漸地,她養(yǎng)成愛惜物品的習慣了,我真為她高興,也感謝這小小的貼紙,承載了我的期待,實現(xiàn)了我的愿望!
期待無聲,期待中蘊含著濃濃的師愛。教育的關鍵不在于我們有沒有期望,而在于我們怎樣表達這種期望。
(責任編輯: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