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霞
【摘要】閱讀教學要從文本的語言文字入手,理解內容,體會情感而得意;還要從領會作者是怎樣用語言文字闡述內容,表達情感而得言。閱讀課上有效的隨文練筆可以引導學生鑒賞篇章,尋謀篇之法;構建段式,悟寫作之策;遷移句型,探文筆之妙;學習表達,夯寫作之基;用好標點,點言語之睛,讓學生既知道“寫什么”,又知道“怎么寫”。
【關鍵詞】鑒賞篇章;構建段式;遷移句型;學習表達;用好標點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閱讀教學要從文本的語言文字入手,理解內容,體會情感而得意;還要從領會作者是怎樣用語言文字闡述內容,表達情感而得言,而隨文練筆無疑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一大捷徑。怎樣的隨文練筆才能讓孩子們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得到真正有效的訓練呢?
一、鑒賞篇章,尋謀篇之法
學生習作的模仿,重在效仿別人的寫作方法,這是自由表達前的必經之路?!睹坊ɑ辍芬晃氖孜舱諔?,寫作者每看到梅花就想起外祖父;中間列舉外祖父的五件事,具體表達老人眷戀祖國的一顆心。這種首尾照應,中間列舉具體事例的寫人方法是學生寫人文章最好的范例。學完此文后,我讓學生練筆,并出示習作要求:
1.開頭提出自己的一個特點;
2.中間列舉2-3個事例具體寫特點;
3.結尾再次總結這種特點。
孩子們思忖片刻,便伏案疾書,20分鐘后,交上來的文章人物鮮活,精彩紛呈:
“牛氣沖天”的我
我不屬牛,可我偏偏“牛氣沖天”,想知道為什么嗎?
我對牛仔褲情有獨鐘。冬天穿牛仔長褲,夏天穿牛仔短褲,我的牛仔褲占了半個衣柜。一次逛街,媽媽要給我買運動褲,說運動褲彈性大,可我卻不以為然:運動褲哪有牛仔褲的“范兒”呀?媽媽軟磨硬泡,最終還是敗下陣來,任憑我穿著心愛的牛仔褲大擺街舞“pose”。
我的脾氣倔得像頭牛。一次,媽媽把豐盛的晚餐擺上桌了,弟弟趕緊跑到餐桌旁,伸手就要拿大蝦?!白苛?,去洗手!”我及時提醒。弟弟不情愿地把眼睛從肥嘟嘟的大蝦身上挪開,蹭蹭蹭,跑去洗手,又跑回餐桌旁,“放下,去關燈!”我一聲斷喝。弟弟頓時拉下了“苦瓜臉”。我心里不免有一絲憐憫,但還是硬生生把弟弟拽到衛(wèi)生間??粗艿苡H手把燈關掉,我才愉快地吃起飯來。
我還特別愛鉆牛角尖。在學習中一旦碰上“攔路虎”,我會徹夜奮戰(zhàn)直到難題解決。
你看,我是不是一個“牛氣沖天”的女孩?
這次習作,學生抓住人物的一個特點來寫,事例充分,內容具體。好的布局謀篇的指導可以開拓思路,發(fā)展思維,并能在實踐中內化為學生自己的寫作技巧。
二、構建段式,悟寫作之策
很多文章構段方式典型,如總分段式。老舍先生的《貓》運用了總分構段寫貓的性格古怪。學完此課后,我讓學生寫自己熟悉的一種動物,也用上總分段式。經過這樣的訓練,學生習得了此種語言表達形式。
另外還有過渡句的運用,如《圓明園的毀滅》一文中,“圓明園不但建筑宏偉,還收藏著最珍貴的歷史文物”一句承接上一段的“建筑宏偉”,引出下一段的“收藏著最珍貴的歷史文物”。學完此課后,我讓學生向大家介紹自己心愛文具的兩個特點,并用上過渡句。通過訓練,學生明白在寫一個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面時,可用過渡句連接上下段,使內容更加緊湊連貫。
三、遷移句型,探文筆之妙
典型句型的遷移訓練不但實現了對課文中經典語句的有效吸納,而且使學生在模仿中創(chuàng)生出自己獨特的語言。教學《走遍天下書為旅》一課時,我發(fā)現“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處你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這一句連續(xù)使用兩個形象的比喻把作者對書的喜愛表達了出來。于是在課堂上讓學生針對這句話進行仿寫,沒想到孩子們以獨特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性地表達自己對書的熱愛:
有的說:“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位知心的大姐姐,也是一位你隨叫隨到的鐵哥們。”
有的說:“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夏天炎熱時的涼風,也是冬天里的一把火?!?/p>
我們不要以為學生詞匯貧乏,不善表達,其實,只要交給孩子們可以依傍的“拐杖”,他們文學的火花就會迸發(fā)。
四、學習表達,夯寫作之基
文章的表達方式不外乎是敘述、描寫、說明、抒情、議論五種,只要運用得當,就能使描述對象豐滿有力。在《小橋流水人家》中,作者時而描寫家鄉(xiāng)的美景,時而敘述兒時的趣事,時而直接抒發(fā)自己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這種“寫景、敘事、抒情”的表達方式,值得借鑒。學完此課后,我提出寫作要求:
用“描寫、敘述、抒情”的表達方式,寫出你家鄉(xiāng)的美景,講出你的童年趣事,抒發(fā)你對家鄉(xiāng)的熱愛。通過這種練筆方式,學生把“描寫、敘述、抒情”內化為自己的表達方式。
五、用好標點,點言語之睛
標點符號是書面語言的有機組成部分,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標點就是表情,就是動作!如《慈母情深》一課中:
母親大聲問:“你來干什么?”
“我……”
“有事快說,別耽誤媽干活!”
“我……要錢……”
“要錢干什么?”
“買書……”
教學中,我引導學生體會對話中恰當運用感嘆號,可表現人物干脆利落的說話風格,運用省略號則可表現人物底氣不足,說話吞吞吐吐的特點,然后讓學生描寫一段同學間的對話,遷移運用豐富的標點表達人物不同的心理。如:
“周詣然!今天都星期三了,你咋還不把借我的書還我?”
“我……”
“你弄丟了?這可是我花25元買的!”
“我……再找找……找找?!?/p>
“哼!你趕緊找!不然,讓你賠,小可憐!”
“知道了……”
通過這樣的隨文練筆,旨在讓學生明白:標點不同,語氣就不同,在習作中要妥善用標點表情達意。
總之,教材是最好的范本,相信有效的隨文練筆定能幫助學生學習表達方法,掌握表達技巧,既知道“寫什么”,又知道“怎么寫”。
(責任編輯: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