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婷婷
語文學科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和工具性,在蘇教版初中語文中有很多關(guān)于道德教育的篇章,如:《出師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等。道德是衡量行為正當與否的觀念標準,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和規(guī)范。“道”是“德”的根本,“德”是“道”的化身?!暗隆笔怯纱蟮罌Q定的,真正的“德”是厚道而真實的,不負于人,不欺于人,叫厚道。如果敢面無懼色地承擔起“厚道”與生俱來的良知和沉甸甸的社會責任,我們就會形成誠實、善良、豁達、感恩、直率、助人為樂、愛憎分明等品質(zhì),厚道得人心,厚道才可以贏得友情和尊重。無論是誰都會犯錯,當別人犯下一些小過失時,不要不尊重別人的人格,而要厚德載物,雅量容人,不揭隱私,不念舊惡,樸實無華,以誠相待。
一、分析初中生的特點,進行針對性教育
初中學生品德迅速發(fā)展,處于倫理形成時期。倫理道德是道德發(fā)展的最高階段,由于初中學生抽象思維快速發(fā)展,對道德概念理解的正確率逐步提高。這個階段學生對道德概念的掌握還受到具體環(huán)境的影響,集體的輿論、家長的是非觀念對孩子都有很大的影響。在品德發(fā)展的過程中,中學生更關(guān)注自我道德修養(yǎng),并努力提高??梢哉f中學生對自我道德修養(yǎng)的反省性和監(jiān)控性的提高,為產(chǎn)生自覺的道德行為提供了前提。
初中生道德品德的形成,經(jīng)歷依從、認同與內(nèi)化三個階段。處于依從階段的態(tài)度與品德,其水平較低,是一個不可缺少的階段,是態(tài)度與品德建立的開端環(huán)節(jié)。認同實質(zhì)上就是對榜樣的模仿,其出發(fā)點就是試圖與榜樣一致。與依從相比,行為具有一定的自覺性、主動性和穩(wěn)定性等特點。在內(nèi)化階段,個體的行為具有高度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并具有堅定性,表現(xiàn)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時,穩(wěn)定的態(tài)度和品德形成了。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因語文學科的工具性,我們不能把語文課上成思想品德課,我們的主要教育手段是滲透,而不是灌輸。我們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更多采用榜樣示范和價值辨析法。在初中語文教材中,有許多可以作為榜樣的人物,我們要讓學生在評詞析句中感受人物的正能量。在學生身邊和生活中也有許多榜樣人物,如2013年10月1日,中央電視臺播放的“第四屆道德模范頒獎典禮”,讓我們看到許多模范人物柔情似水心如鏡,他們舉起愛的大旗,以清澈照人的心境,純潔自己,感召他人。是他們用愛的陽光,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圓了多少人的夢,愛是一個圓,好人好報,圓總有回歸的時候,我們的社會終會團結(jié)圓滿。我們可以結(jié)合文本和生活的實例,讓學生進行正反兩方面的辨析,設(shè)計假定的與真實的兩難問題,讓學生辯論,從而明辨是非。
二、利用教科書內(nèi)容,進行滲透性影響
初中語文以多樣化形式體現(xiàn)多元化的思想,這些思想可以豐富青少年的人生經(jīng)歷和生活經(jīng)驗。在語文教學中,我們要站在一定的高度宏觀把控文本,不要肢解課文,在掌握文本框架之后,要進行深入閱讀,認真吃透和把握教材,善于在語言環(huán)境中抓住關(guān)鍵的字、詞、句進行巧妙的滲透,做到文道結(jié)合、水乳交融,在讀中體悟作者的情感,在讀中領(lǐng)略人生的真、善、美,然后,由文本拓開去,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聯(lián)想,展開練筆。緣文釋道,因道解文,以善的美德開啟他們的心靈,啟發(fā)他們的智慧。
如《父母的心》的教學片斷:
1.聽讀課文,感悟親情。思考四次送換情況、所去的人及表情、為什么會這樣?生1:第一次,送去的是大兒子,夫妻二人眼含熱淚,難舍難分,貧窮啊。生2:第二次用二兒換回大兒,父親無精打采大兒子,大兒子是接班人啊。生3:第三次用女兒換二兒,母親不好意思,失魂落魄。生4:第四次,要回女兒,夫妻二人失聲痛哭。女兒太小了……
2.文中說“與其舍掉一個孩子,還不如爹媽兒女一家六口餓死在一起好”,設(shè)想,這家人在團聚以后命運會怎樣,為文章續(xù)寫一個結(jié)尾。
3.品析語言:用你最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說說文中哪個畫面最使你感動,請簡述理由。(提示:從神態(tài)、動作、語言描寫入手,抓住關(guān)鍵字詞等方面作分析,揣摩人物心理,進而領(lǐng)悟父母對孩子的心。)
如:送走大兒子時,夫婦倆眼含熱淚,充滿了不舍,“那,就請您把這個小家伙收下吧”,斷續(xù)的話語,看得出他們還有些許猶豫,但想到孩子的未來,還是在內(nèi)心充滿了祝福,決定忍痛割愛。
4.收集一些反映父母關(guān)愛子女的諺語、格言、民謠、詩歌.
5.真誠行動,寫一份感恩的文章。
如:我班的吳同學在文中寫道:在我生活的這16年里,令我感動過的事不計其數(shù),感恩,伴我同行。我要感謝我的父母。是他們給了我生命;是他們在我蹣跚學步時,幫我腳踏實地地邁出人生中的第一步;是他們在我咿呀學語時,第一次教給我做人的道理;還是他們在我遭受狂風暴雨時,給了我可以依靠的溫暖港灣……他們給了我太多太多,而我回報他們的少之又少。因此,我要對他們說:“謝謝你們,親愛的爸爸媽媽!”
我要感謝我的老師。是他們引領(lǐng)我暢游知識的海洋;是他們一年又一年,一屆又一屆始終耐心地培育著我們這些祖國的花朵;還是他們?yōu)榱俗鎳慕逃聵I(yè),寧愿讓粉筆將青絲染白;是他們不計報酬,為我們額外輔導;還是他們,總像福樓拜的燈塔一樣,引領(lǐng)著我們這一艘艘夜航的小船,不致迷失方向……因此,我要說:“謝謝你們,敬愛的老師!”
我要感謝我的朋友。是他們,與我朝夕相伴,心心相印;是他們與我一同分享成功的喜悅,還是他們在我失敗時,鼓勵我勇敢向前,不輕言放棄……因此,我也要對他們說聲:“謝謝你們,我親愛的朋友!”
我還要感謝秦始皇嬴政,是他讓我們中華兒女擁有了可以引以為傲的奇跡的萬里長城;我要感謝霍金,是他讓我們見識到了頑強;我要感謝愛迪生,是他發(fā)明了文明之火——電燈;我還要感謝邰麗華,是她讓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光輝……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
從日記可以看出學生對別人的管束是反感的。上完這節(jié)課后,我讓學生寫感恩日記,每天寫一句也行,如:“感謝奶奶,是她提醒我要認真聽講,雖然說得太多,但本心為我?!薄案兄x老師,她今天解了心中的疑惑。”“感謝媽媽,她提醒我按時休息。”這樣潛移默化,孩子們的思想會漸漸發(fā)生變化。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是一門藝術(shù),在教學中要摸準孩子的脈搏,不斷總結(jié)教學經(jīng)驗,切實提高效率,為公民道德建設(shè)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