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我游
人生而平凡,卻無時不向往偉大,如果做不到偉大,圍觀自然的壯麗總可以做到吧。當大量的國人跟在導游的小旗后面,走著整齊劃一的旅行社線路時,年輕力壯的背包客們卻把EBC——Everest Base Camp(珠穆朗瑪峰地區(qū)徒步路線)和ACT——Annapurna Circuit Trek(安娜普爾納大環(huán)線)徒步當做了人生的必登峰。他們相信,吃苦有時也是一種幸福。
15天的安娜普爾納大環(huán)線徒步,我吃著簡單的食物,住簡陋的民宿,臉曬黑了,鞋底磨平了,渾身上下沒有一件干凈的衣服,但卻完成了人生中最漫長的一次徒步。
人生必做的第11件事:去安娜山中看星空
在徒步起點Bhulbhule的ACAP(Annapurna Conservation Area Project,即“安納普爾納保護區(qū)項目”)檢查點登記完,我就正式開始了徒步。因為剛開始海拔不高,又是輕裝上陣,伴著美好的天氣和一路的風景相伴,大家都走得很輕松。走累了,就在路邊看溪流聽瀑布,等候落在后頭的同伴和背夫。水喝光了,路邊就有山泉水可以補充。偶爾路過的山民都會面帶微笑,問候一聲“Namaste”(意味著歡迎光臨),小孩則會嘻哈地追著你,給你額頭點“提卡”(印度教民族在額頭點紅色的?。┵嶞c小費,或者邀請你到他家開的飯館坐坐。
愉快的行走中,不知不覺就到了黃昏。兩邊盡是蒼翠的梯田,走過一段平緩的山路,半山腰的木屋漸次多了起來。炊煙在四下的暮色中裊裊升起,飄散在金黃的稻田之上。路的盡頭是一座沿坡而建的村莊,在蕩秋千的孩子們的笑聲和視禮中,我們翻過了最后一個山坡,慢吞吞走進一個大村子——第一天的目的地到了。
Bahundanda有幾十戶人家,錯落在兩邊的山坡上。背夫們?yōu)槲覀冞x的客棧Hotel Superb View占據(jù)了村中最高的位置,這里無敵的山景跟客棧的名字很相配,兩邊皆是峻拔的山峰,半山腰以下是即將成熟的稻田,一條閃著藍光的溪水一直蜿蜒到峽谷的深處,消失在暮色之中。
客棧的房間居然是免費的。不過,這有個前提——必須在客棧里吃飯。尼泊爾人的五星級服務并不體現(xiàn)在硬件上,而在有求必應的微笑之中。當然,淳樸的尼泊爾人的希望從沒落空,從熱水澡、飲料、米酒,到電池充電,能消費的我們都消費了,最后還把菜單上看得懂的菜式都點了個遍,個個吃到撐為止。
度過了最初的適應期,后面幾天走得更輕松了,這種輕松不僅僅是因為適應了徒步的節(jié)奏,還因為安娜山中無數(shù)的瀑布。那些瀑布大小不一,或秀美,或雄渾,風姿迥異。一邊聽著瀑布奏鳴曲,一邊在蒼茫的群山中徒步,也算是一種很愜意的體驗吧。在Chamche的那一晚,我們住的客棧正面就對著一條大瀑布,那頓就著轟鳴的水聲下肚的晚餐令人終生難忘。
飯后,我們?nèi)ゴ蹇谏⒉?,不期然與漫天的星斗邂逅。漆黑的天幕上,滿天的繁星明滅閃爍,仿佛群仙在赴王母娘娘的蟠桃會。那種震撼,實在無法用言語表達,“珍珠”“項鏈”之類的比喻簡直就是對它們的玷污,而“天上的街市”也遠不夠貼切。加上,地上成群飛舞的螢火蟲,直把人看得眼花繚亂,真分不清是地上的螢火蟲飛到了天上,還是天上的星星落到地上。那一刻,我想在“人生必做的10件事”后真該添一條——到安娜山中看星空。
而過了Manang那道象征性的門坊后,開始能感受到明顯的藏風,藏式風格的裝飾、轉(zhuǎn)經(jīng)輪和瑪尼堆隨處可見。遠古的藏人不畏艱險翻山而來,在這里擇地而居,當然有他們的理由,這里有溫暖的氣候,更有宜人的風景。然而美麗和危險總是相伴,山谷中的路面有很多的碎石子,瀑布飛濺過后,就變得很濕滑。我的徒步鞋已跟著我南征北戰(zhàn)多年,鞋底差不多快磨平了,就在下一道石階的時候,我不出所料地摔了一跤。因為手上端著單反,無法用手撐地,只能本能地在臺階上順勢一滾。這一切發(fā)生在電光火石之間,等我停住滾動,回過神來,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左腿已經(jīng)懸空在石階之外的坡岸,下面就是翻滾著白色泡沫的江水。幸好只是手臂蹭破了一點皮,褲子剮了一個洞,沒有滾下河去,這已是安娜女神對我最好的呵護了。
神會安娜二姑娘
Tal村是ACT路上規(guī)劃得最齊整的村落。很難想象曲折難入的山谷中,會有這樣一大塊平地。一條平路穿村而過,兩旁安置著各式花里胡哨的客棧,院子里諸多不知名的花爭奇斗艷,任何一家都值得逗留一兩晚。不知那些寫攻略的人怎么會對如此夢幻的花園視而不見,見而不提。豈不知大山大水和村落民居,就好比宋詞中的“豪放派”和“婉約派”,是一個都不能少的。
過了Tal村的那個下午,我看到了常年積雪的山頂。而要真正一睹安娜雪峰的芳容,要到過了Temang之后,也就是進入山中的第4天。安娜家族有諸多“佳麗”,而這才是其中一位,這是怎樣的“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在Thanchok,我們享用了有生以來最壯麗的午餐:以雪山為遠景,下臨蒼茫的峽谷,眼前是青青的草地,背靠孤立的木屋,暖洋洋的陽光照在身上。如果你想要找一個適合發(fā)呆、長住的地方,那這兒就是了。
Upper Pisang大概是世界上最靠近雪山的村莊了,雖然當時已是深秋時節(jié),但遍布房前屋后的蘋果樹煞是惹眼,紅色、綠色的蘋果掛滿枝頭,和異彩紛呈的房屋一起,在一片蕭瑟中堅守著夏季絢麗的色彩。小村中心有一座小寺廟,供村民平常轉(zhuǎn)經(jīng)祈禱用。山頂上還有一座更大的喇嘛廟,滿眼的彩色風馬旗在風中簌簌抖動,好似誦經(jīng)的呢喃聲。
黃昏時分,山上的風漸漸強勁起來,即便裹緊全身的衣服,也還是能感覺到絲絲冷意滲進身體。當游客陸續(xù)上山來看日落,便到了負責倒茶的小喇嘛最忙碌的時候。這里沒有藏區(qū)常見的酥油茶,只有速泡的檸檬茶免費供應,并可任意續(xù)杯。小喇嘛穿著大棉袍,身形看起來有點笨拙,他的雙手常舉到胸前呵氣取暖,這樣便于隨時添茶。他站在我們的右前方,夕陽從他身后投射過來,在他周邊鑲上了一圈光暈,茶桶中升騰起的熱氣將他氤氳得朦朦朧朧,有點幻而不真了。
我的目光時而仰視,試圖找到傳說中山峰間的那張人臉,時而又落在身邊懷著同樣目的的觀光客身上。能這樣近距離凝視景仰已久的雪山,赴一場與安娜普爾納二姑娘的約會,這種無比的幸福感,住在這里的村民可能很難體會到。
同樣一座安娜二峰,不同的人,卻有不一樣的解讀:有的看到雄偉,有的讀出秀美,有的想到了征服,有的則體會到了敬畏。只是不知要怎樣的機緣巧合,我們才有可能這樣坐在山頂,一起看一場壯麗的日落。漫漫人生路,無數(shù)的岔路口,只要在其中一條岔道上拐了個不同的彎,也許就永遠錯過了吧。下一次這樣的偶遇,大概又要等上千百年!
Tips
線路簡介
ACT(安娜普爾納大環(huán)線徒步)位列世界頂級徒步線路之首,全世界14座8000米以上的雪山,這里就獨占了8座。每年的11月到次年3月是徒步的黃金季節(jié),基本每天都能看到日照金山,能見度好,最適合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