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運黎
摘 要:在《月牙兒》這部作品中,作者通過采用具有女性立場的情緒性結構、運用男性缺席的結構、采用母親形象對情節(jié)進行主導的方式,表現(xiàn)出了女性主體意識,也體現(xiàn)了對女性的尊重,是以女性為題材的文學作品的典范。
關鍵詞:老舍 月牙兒 女性主體意識
一、引言
《月牙兒》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在這部作品當中,老舍站在城市貧民的立場上,揭示了下層人民生活的辛酸和整個社會的黑暗,是一部悲情敘事長詩,對讀者具有強大的感染力。此外,作者在這部作品當中,還展示了女性主體意識,字里行間體現(xiàn)出了對女性的尊重,是以女性為題材的作品的代表。文章主要剖析作品中的女性主體意識,希望能夠對該作品有更為深刻的認識,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
二、采用具有女性立場的情緒性結構
1、采用女性第一人稱的講述方式。文中采用這種敘述方式,話語當中流露出女性特有的氣息,在這些話語當中,作者以一種近乎獨白的方式,大膽的挖掘和表現(xiàn)了女性的內心世界,也體現(xiàn)出了女性主體意識。其中,最為突出的表現(xiàn)是主人公經(jīng)常有歇斯底里的語言和行為,例如,“我后悔,我自慰,我要哭,我喜歡,我不知道怎樣好。”“我有時,痛了似的吻他,然后把他推開,甚至于破口大罵,他老笑。”等等這些語言和行為是女性所特有的,通過這種方式,主人公來發(fā)泄和表達自己的感情。
2、從女性的立場來描寫女性的情欲。在傳統(tǒng)作家的筆下,女性是沒有正當性欲的,沒有作家從平等的立場來審視兩性關系,也不可能產(chǎn)生現(xiàn)代性愛意識。五四運動之后,才有作家從女性的立場來描寫女性的感情和心理體悟。丁玲是第一個正視女性欲望的女性作家,承認女性合理的性愛要求,而老舍則是第一個正視女性欲望的男性作家。例如,“什么都融化著春的力量,把春收在那微妙的地方,然后,放出一些香味來,像花蕊頂破了花瓣,我忘了自己,像四處的花草似的,承受著春的透入,我沒了自己,像花在那點春風與月的微光中?!痹谛≌f當中,老舍運用含蓄的語言,象征的手法,描寫的完全是女性發(fā)出的真實聲音,同時也表現(xiàn)了女性的感情和心理體悟,完全站在女性的立場,描寫女性的情欲,表達了女性合理的性愛需求,也體現(xiàn)了女性的主體意識。
三、運用男性缺席的結構方式
1、沒有塑造一個完整的男性人物。通過細讀《月牙兒》這部作品可以得知,作品當中的男性形象面目模糊,作者通過運用男性缺席的結構方式,體現(xiàn)出了女性的主體意識。作品中主人公父親的出現(xiàn)只是一具尸體,沒有給主人公帶來任何關愛,似乎主人公在以后的生活當中所遭受的困難都是因為這個男人的缺席所造成的。由于主人公缺少父親的關愛,在生活中遭遇這樣那樣的痛苦經(jīng)歷,這也為小說的發(fā)展做鋪墊。而主人公新爸的出現(xiàn)在小說也只是一閃而過,幾乎沒有給主人公帶來什么,在小說中甚至可以忽略不計。而最后一個出現(xiàn)在主人公回憶里的男人是一個紈绔子弟,就是胖校長的侄兒,盡管這個男人的出現(xiàn)給主人公帶來了短暫的幸福,但主人公還是逃不過悲慘的命運,最終淪為暗娼,這個男人所帶來的幸福是短暫的,而帶來最主要的是痛苦的折磨和感情的欺騙。后來在文中出現(xiàn)的男人,要么就是嫖客,要么就是給主人公帶來痛苦遭遇的負面人物,沒有一個完整的男性人物。
2、更好的體現(xiàn)出了女性主體意識。完全可以這么說,在作品當中,作者運用的是男性缺席的結構方式,沒有塑造一個完整的男性人物。正是采用這種男性缺席的結構方式,顛覆了男性世界,消解了男性霸權,從而更好的體現(xiàn)出了女性主體意識。
四、采用母親形象對情節(jié)進行主導
1、主人公在恨母親的背后隱藏著深深的愛。該方法與男性缺席結構形成鮮明對比,也體現(xiàn)出了女性主體意識。這種看似對立的手法,實際上是從不同的側面來體現(xiàn)女性主體意識。細讀作品,通過文中的意象、人物、詞句等,就能夠知道他們之間的聯(lián)系。當我們去重新認識《月牙兒》中的主人公與母親關系的時候,主人公對母親的感情不能簡單的用一個愛字就能夠概括。主人公生活在痛苦當中,過著地獄般的生活,而母親是主人公這個世界上唯一的親人,但是,家境貧寒,貧窮將愛的權力也剝奪了。主人公從小就與母親生活在一起,當時最為緊要的事情就是解決母女倆的吃食問題,而迫于生計,母親不得不淪為暗娼,在這時,主人公對母親的態(tài)度是“躲著她,恨她”。當時主人公正在接受教育,對母親的職業(yè)主人公感到非常的恥辱。然而,主人公對母親實際上是愛恨交加,在恨的背后隱藏著對母親深深的愛,以至于夜晚媽媽常常到自己的夢里來。
2、一個形象的兩個側面。事實上,等主人公畢業(yè)之后找不到工作的時候,這時候她才真正理解媽媽,佩服媽媽,想念媽媽,對媽媽有的是深深的愛。主人公的命運和媽媽的命運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兩人都生活在社會的底層,過著暗無天日的日子。媽媽和主人公是一個形象的兩個側面,集中概括了女人悲慘的一身。
五、結束語
總之,在《月牙兒》這部作品中,作者通過多種方式方法,體現(xiàn)出了女性主體意識,向讀者展示了女性主體意識逐漸成熟的過程,不僅對女主人的遭遇寄予了深深的同情,也深刻揭露了整個社會制度的黑暗,是同類題材文學作品的代表與典范,在文學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力。
參考文獻:
[1]張岳.超越性別的女性生命體驗——析老舍《月牙兒》的女性意識[J].成都大學學報(社科版),2007(1)
[2]侯艷娜.高揚女性主體意識——淺析《月牙兒》中的女性意識[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1(3)
[3]章立明.女性主體意識及其主體性殘缺──曹禺四大名劇女性悲劇命運解讀[J].云南社會科學,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