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亮
摘要:在語文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利用各種資源,采用多種教學方法,為學生創(chuàng)設輕松、愉悅、民主、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充分發(fā)揮主體作用,心身愉悅地投入到學習中,快樂學習語文,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喜歡語文,使語文課堂效率大大提高。
關鍵詞:語文;高效;情境;興趣
實踐證明,寬松、和諧的課堂環(huán)境對于學生充分發(fā)揮主體作用,發(fā)揮學習積極性,進行自主學習等方面是非常有利的。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一定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愉悅的、和諧的語文課堂環(huán)境,使學生身心愉悅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快樂學習語文知識,提高學習效率,打造高效課堂。
一、教師要善于為學生創(chuàng)設和諧民主的教學情境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一定要合理利用身邊的資源,采用多種教學手法,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寬松的課堂環(huán)境。教師需要在課堂上調(diào)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產(chǎn)生強烈的求知欲,而這些行為的產(chǎn)生往往受到教學環(huán)境的約束。所以,我們要盡力做到讓學習變得生動、鮮活,讓學生學得興致勃勃、意猶未盡。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學生既能享受到學習的樂趣,又能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
比如,在教學《雪地里的小畫家》時,教師可以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展示如下場景:一座座小房子,房頂是白的,雪地里立著幾棵披著白衣的松樹,到處都是白茫茫的一片……學生看到這樣的情景,伴隨著美妙的音樂,仿佛到了一個雪的世界。學生很快就融入到了課文的場景中,學習積極性也就被激發(fā)了起來了。
二、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思考、質(zhì)疑
教學就是教與學,教學相長,教與學是相輔相成的,單純一方的教學活動都不是成功的。所以,我們要在課堂上精心設計問題,善于誘導學生,積極點撥學生思路;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活動獲取知識。在課堂上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要引導學生,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這樣才會有高效率的教學質(zhì)量。一位專家說過,在課堂上,學生只有經(jīng)常動手、動腦、動口,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才會處于一種最佳學習狀態(tài)中,積極尋求知識的答案。
比如,在上課前,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圍繞本課課題提出一些問題,然后帶著這些問題去朗讀課文,去課文里尋求問題的答案。對于找到的問題答案,用直線標出,沒有找到的,用問號作標記。在自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一邊讀一邊想一邊寫。這樣手腦口并用,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挖掘他們的潛能,主動去掌握知識,逐步形成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技能。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我們要充分調(diào)動起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運用感官全方位去參與學習,這樣學生的學習效率才會提高,我們的語文課堂才會充滿活力。
三、鼓勵學生勇于質(zhì)疑,大膽發(fā)表不同意見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庇捎趯W生對語義的理解、體會不同,致使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種情況尤其在語文教學活動中特別常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誘導學生,在認真思考問題之后,大膽地發(fā)表不同的見解,辯論有分歧的問題,各抒己見。通過這樣的教學互動,學生會理解,會感悟即使博學多才的人也有不知道的地方,知識是浩瀚無邊的,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
比如,在學習《群鳥學藝》后,大部分學生都說從課文中明白了,要想學到真本領,只有虛心、認真地學習才行??捎形粚W生就回答地與別人不一樣:有的鳥之所以沒有學會搭窩的本領,是因為老師教的方法不對。這下引起了其他同學的熱烈討論,并推薦了幾個更好的搭窩方法。我適時進行全面總結(jié),讓學生對課文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更加正確的理解。這種方法不僅會讓學生積極地進行獨立思考,而且也能讓他們在課堂上充分張揚自己的個性。
四、教師要善于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學生興趣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每篇課文都是精品,它們有的文質(zhì)兼美,有的布局獨到,有的意義深遠,有的語言精妙,這都有待學生去體會、去感悟。所以,教師要采用多種多樣的方法進行教學,讓學生愛上學習。要讓學生反復進行朗讀,就要多舉行朗讀比賽、詩歌朗誦會、組織寫讀后感等活動,充分挖掘?qū)W生的潛能,讓他們在某個方面發(fā)揮一技之長。學生在朗讀過程中,要注意詞句的積累,內(nèi)容的理解,長此以往,不僅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而且還能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例如,《將相和》這一課的教學,先讓學生反復閱讀,同時在閱讀過程中抓住重點,尤其要反復誦讀藺相如、廉頗的語言,去體會和感悟他們二人對待彼此的態(tài)度和他們內(nèi)心想法的變化。不僅如此,在課后我們還組織學生自編自演了這一課的課本劇,并獲得了一致的好評。在表演時,學生語言豐富而生動,演技獨特,用他們自己的肢體語言來表達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這樣的教學方法就是讓學生自己去閱讀感悟,并能具體描述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從而使他們的語文學習上到一個新臺階。
五、教師要創(chuàng)設機會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悅,激發(fā)學生興趣
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我們要創(chuàng)設機會讓學生嘗試成功的喜悅,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對此進行表揚、鼓勵,盡量使每位學生的興趣、特長得到發(fā)揮,使學生個性張揚。尤其是讓基礎較差的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獲得成功,讓他們品嘗成功的果實,體驗成功的喜悅,重塑他們對學習語文的信心,調(diào)動起他們的積極性,使我們的語文課堂真正地生動起來。比如,因材施教,即給他們設置一些簡單的問題,讓他們回答,布置一些容易的作業(yè),讓他們完成。他們答對了,做完了,馬上加以表揚鼓勵。然后題目要逐漸加大難度,讓他們分層次地進行訓練,不斷取得進步。
總之,要讓學生學好語文,我們教師就一定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輕松、和諧的語文課堂環(huán)境,把我們的語文課堂打造成學生樂學、愿學、愛學、戀學的場所,只有讓學生真正成為語文課堂的主人,成為學習的主人,我們的語文教學才算是成功的。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