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賀華
大家都知道,我們的老祖先為我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最重要的字“愛”。這“愛”字里,隱藏著一個“心”,它告訴我們愛在“心”里,用“心”去愛,而對于這三點,有人說那是愛的傷心淚,也有人說那是愛的汗水結晶。我覺得,對于我們教師而言,傷心淚未免覺得哀愁,汗水結晶也未免讓人覺得沉重,我想這“心”上的三個點,更像是我們親手培育出的小花,那里面承載著我們滿滿的深情,這書寫復雜的“愛”字更需要我們用深情去分析它的結構,品味它的內涵。所以一直以來,我一直信奉著三個原則,其間也發(fā)生了很多小故事。
一、賞識他,他一定是金子
開學初,我和其他科教師都有同感,這個班有部分學生聽講注意力十分不集中,東張西望,亂搞小動作,沒有幾個人愿意回答問題,課堂死氣沉沉,雖然不是調皮搗蛋,但卻非常影響課堂教學效果。面對這種狀況,剛開始我先是一味批評斥責,可效果很差。于是我想為什么不換個思路?記得周弘教授的《賞識教育》一書中曾寫到:“小題大做,無限夸張”。靈感有了,馬上行動,于是每當學生當中有人回答了問題,有人聽講認真了,我便小題大作,大加夸獎。學生被我的激情所帶動了,連一些學習稍差的學生也開始認真聽講,回答問題,對于這種情況我更是大加贊賞,無限夸張。并且我趁熱打鐵,在班內設立了“金話筒”獎,對于聽講認真、回答問題積極、有見解有進步的,發(fā)給一張“金話筒”的喜報。當學生望著自己手中的喜報,干勁更足了?,F(xiàn)在學生,想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搶不到機會,就很不高興,我則給予及時的疏導,這種狀況與開學時形成鮮明的對比。尤其我們班有一個語數(shù)雙科,全年級倒數(shù)第一的孩子張××,但這個孩子老實厚道,遵守紀律,我抓住他這個優(yōu)點,“小題大做,無限夸張”學生的積極性馬上被調動起來,從以前的課上從不說一句話,作業(yè)拖拖沓沓,逐漸變得敢于發(fā)言,會表達,作業(yè)清楚及時。有次單元測驗竟然考了對于他來說82分的高分,當然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轉變的。如果學生有了暫時的波動,我同樣也會送上一向鼓勵的話,一個贊賞的眼神,因為我始終堅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我更堅信每一個學生只要給他足夠的耐心,都一定會閃出耀眼的金光。
二、寬容他,他會漸漸長大
寬容是一種美德,對于我們教師來說在面對學生的小缺點小錯誤,除了批評、教育外同時還需要一些寬容,耐心地等待,但寬容并不意味著放縱。我們班有一個非常聰明的學生,叫陳星,每一個教過他的教師都知道,他是個極其好動的學生,根本不會像其他學生一樣端坐聽講,舉手投足都透著散漫,哪怕有聽講的教師在場,他也毫不畏懼。剛開始我真有點兒受不了,幾乎每節(jié)課都要批評他好幾次,有時他也會無地自容掉眼淚。可是他的行為,可慣并未有所致變,而是越發(fā)消沉,情緒越發(fā)低落,這使我萬分焦急,心中沒了主張。一次我在《賞識教育》這本書時,書中提到一些孩子“高智商高脆弱”的問題,這樣的孩子需要我們加倍的呵護、關注和加倍的耐心。于是我開始試著改變自己的心態(tài),用一種寬容的態(tài)度對待他。有時他課上犯錯誤,我很少當面批評,而是用眼神告誡他,然后課下再對他耐心引導,這樣他的自尊心得到了保護,又明白了自己錯在了哪兒,久而久之,他的毛病改了不少,但與別的孩子相比他依然好動,但起碼比從前有了進步。記得有一次學校觀看殘疾人表演,這個好動分子,竟然坐不住了,激動地跑南樓邊轉了一圈,我當時非常生氣,狠狠訓斥了他一頓。放學時,陳星久久不肯回家,我怎么說他也不走,我很奇怪,等同學們都走之后,悄悄跑到我跟前對我說:“老師,對不起,剛才我惹您生氣了?!蓖鴮W生真誠的眼神,聽著這從不肯向別人低頭道歉的任性孩子的話,我當時心真地動了一下,感覺這學生真的懂事了。
三、理解他,他不會讓你失望
我們經(jīng)常聽到“理解萬歲”這句話,一位教育家說過:“理解是學生最渴求的一束陽光?!碑攲W生成績沒能考好,情緒低落,我會摸摸他的頭說:“老師理解你,我相信只要你努力,就一定會取得成功?!碑攲W生與同學發(fā)生了矛盾不快樂時,我會悄悄找他談心:“老師理解你我相信你是個寬宏大量的孩子,這點小事一定能處理好?!睂τ诮處煵贾玫娜蝿眨瑢W生沒能完成得很好,感到自卑時,我會拍拍他的肩膀:“老師理解你,這次你肯定是疏忽了,我相信你下次一定會是最出色的?!本瓦@樣,學生在教師的理解中感到了信任,感到了自己肯定會成功,那么結果就一定不會讓我們失望。我班有一個叫劉××的人,整天悶悶不樂,學習很不上進,再加上頭腦本來就不聰明,學習成績一直穩(wěn)居后十名。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發(fā)現(xiàn)他是個不幸的孩子,與媽媽和后父一起生活。當我得知這件事時,心頭不由得沉了一下,我也是一個孩子的母親,我知道孩子需要母愛,同樣也需要父愛,可人生的缺憾讓他這么小就經(jīng)受著心靈的折磨。我決定我一定要讓他得到更多的愛。但孩子的心是脆弱的,他每日強裝歡笑的自尊不容我去知道真相,更不容我有什么直白的關懷。于是,我便更加小心翼翼地關注他、愛護他。每當他聽講認真時,我便及時地投去贊賞的目光,于是他也會更加努力;每當他書寫工整時,我便不由得獎給他一小笑臉,于是他也會露出微笑;每當他成績有了小小的提高,我便在全班面前表揚他,于是他便會干勁更足。時間一天天過去,劉××臉上的微笑越來越多了。在第四單元的考試中他突然考了99.5的高分,從以前的后十名一躍為全班的第十一名。抓住這一個大好機會,我更是“無限夸贊”了起來,他的信心越來越足了,他感受到了教師對他的“情有獨鐘”,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自尊,感受到來自同學的羨慕欽佩的目光,他的心被溫暖了。漸漸地,他不再孤僻了,學習越來越努力,也越來越喜歡與同學交談。我深深地知道: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冰化三尺也非一日之暖。這個學生需要的不是一時的關懷,他需要的更多的愛來暖透他那心頭之冰。我想我會一如既往地更多地關注他,填補他那缺失的一縷陽光。
賞識、理解、寬容這就是我對師愛最淺顯的注解。我知道憑我區(qū)區(qū)幾年的從教經(jīng)歷,弄透這師愛的深刻內涵還差很遠。但我想我只要用心去愛、真心去愛,每個學生就一定會感受到這愛的陽光。我想我也會用我畢生的精力去分析“愛”的結構,體味“愛”字的內涵。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