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沄
摘 要:質量是教育的生命線,為了適應新形勢下的教學要求,讓教育教學工作更加行之有效,提高小學英語課程的教學質量,在教學過程中一直在探索新的更有效的教學方法與思路。興趣培養(yǎng)是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主線。
關鍵詞:素質教育;教學質量;教學方法;學習興趣
小學英語教學是學生英語學習生活的開始,作為教師必須履行好職責,提高小學英語教學水平。小學英語雖然簡單,但是不容忽視,尤其是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英語的學習對于今后學生造福社會至關重要,所以我們要不斷地探究新思路,不斷地摸索新方法,不斷地積累教學經驗,從而提高我們的教學質量。在我的教學過程中,我一直注重通過興趣培養(yǎng)教學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一、把握良機,渲染英語課堂氣氛,引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
對于小學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他們無所顧忌,好說好動,求新求異的欲望特別強烈,愛說愛鬧。但是這是這個年齡段的正常特征,所以我們必須因勢利導,不能用我們傳統(tǒng)的思維去盲目地追求課堂紀律,打擊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上課時,教師應盡可能地風趣幽默,且要讓孩子覺得你充滿了懸念,并且要注意運用豐富的表情和手勢來組織課堂教學,這樣能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相對開放的教學課堂環(huán)境,在這樣和諧的氣氛中,可以使學生更加愉悅地投入學習,自然地就敢于大膽發(fā)言,積極思考,不斷增強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同時我們可以適當地把教室當成他們的活動場所,讓他們在一定程度上自由地施展個性,激發(fā)他們的想象力和學習興趣,這樣一來他們就對英語的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課堂教學中還要特別注意利用好上課前的短暫時間創(chuàng)造出一個良好的課堂氣氛,例如,可以唱一些英文歌曲,開展“Let me guess.”或“Follow me.”等有趣的知識型游戲,通過活躍課前的氣氛來引導學生對英語課堂產生興趣,引發(fā)他們的求知欲。
二、充分研究教材,認真?zhèn)湔n,在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增加趣味性
教師在對學習材料和內容處理過程中,一般遵循由易到難,逐步推進的原則,但是還應考慮到要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可以使學生的思想始終處于積極的狀態(tài),使他們對于學習的興趣逐步升級,還要增加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趣味性,想要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以保持就要注意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在進行情境對話教學之前,教師要想辦法為學生創(chuàng)造新穎可聯(lián)想的情境,由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逐步過渡到教材所展現的情境中,與此同時,要合理地運用實物,多媒體課件等,讓所要呈現的情境更加直觀而富有情趣。在這一點上,我一般在網上下載聽說讀寫的英語材料,采用自制的課件來進行教學,用生動的畫面、優(yōu)美動聽的語言和音樂來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刺激他們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對于知識的記憶效果,從而實現教學目標達到教學目的。
三、努力創(chuàng)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
我們知道,小學生如果在一個沒有壓力、不感到緊張、有愉悅的心情,并時常得到老師以及同學家人關愛幫助鼓勵的環(huán)境中學習,他們的學習效果會有質的變化,收獲會更多,進步也會更大。因此我們就要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這樣的一個學習環(huán)境,我時常提醒我自己把笑容和幽默帶進自己的課堂,一個微笑、一句問候、一個鼓勵,可能對學生來說就是一種貼心的問候,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不論學生的表現好壞,只要他們盡力了,我們就要盡可能地給他們更多的鼓勵和獎勵,一個:Good!Clever boy(girl)...對他們來說都是莫大的鼓舞,如果他(她)沒有獲得成功或出了差錯,我們也要鼓勵地告訴他(她):Try again!/Dont worry. Ill help you...即使有個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遵守紀律,我們教師也要理智地對待,這樣才能不至于既傷害了他(她)的自尊心、自信心,又干擾影響了正常的教學秩序??偠灾?,我們就是要盡可能地給他們一個相對寬松的教學氛圍,只有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才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所幫助,也只有這樣才能奠定良好的情感與心理溝通基礎。
四、建立新型師生關系,重視師生情感交流,培養(yǎng)興趣
師生關系在教學過程中是以基本的人性觀為前提的,就以前的教學思想來說,尊崇師道尊嚴,是權威性師生關系的體現,而現在的教學思想認為人的本性是積極向上的,具有生長和汲取的潛質,我們素質教育的目的在于開發(fā)人的潛能,促進人的全面健康發(fā)展,這與以前的師生關系論相違背,但是確實適應了現今教育的要求。所以我們有必要建立新的師生關系。
1.合作的師生關系
強制性的教育不適合小學階段的教育初衷,很容易傷害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引起學生對教師的抵觸情緒,甚至感到恐懼,也容易扼殺學生的學習興趣。合作要求教師放下教師的架子,不以教育者自居。不運用強制手段,例如訓斥,羞辱,向學生家長告狀等來強迫學生服從教師的意志。合作就意味著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我們必須轉變過去你不會學習,我教你學習。你不愿學習我來強制你學習的思想,現在的觀念是:你不會學習我來教你學習,你不愿學習,我來引導你學習。所謂的引導就是指使學生樂于學習,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
2.和諧的師生關系
所謂和諧的師生關系是促進學生學習的強勁動力,和諧是指師生間情感的聯(lián)系。愛是其中的核心元素,這就需要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對學生傾注相當的熱情,對其給予各方面的關注,對
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更是如此,愛是將教學中存在的師生的“我”與“你”的關系,變成了“我們”的關系。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得教師與學生在相互依存中取得心靈的溝通。分享快樂,分擔煩惱,是教學情感教育的升華。
3.互動的師生關系
教學過程是一種師生交互作用的過程,在教學活動中,教師總是由一定的觀念(諸如教育觀、學生觀、質量觀等)支配其教學行為,對學生施加影響,所以說師生互動的性質和質量,在一定程度上對教學活動的效果起著決定性的影響。在另一層面上,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也會根據自己的價值取向和需求,接受理解教師的影響,并在行動上體現出來,學生的反應又會進一步強化或者修改教師原來的教學觀念,所以師生就形成了互相影響、互相促進的正反反饋機制,不過師生在進行互動影響時要注意盡可能地加強正效應,盡可能地避免負面效應的出現,只有這樣才能在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同時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
4.融洽的師生關系
離開感情層面就不能鑄造精神世界,教育工作是充滿情感和愛的事業(yè),教師除了注重學生的學習外,還應更多地注重與學生進行情感的交流,做學生的知心朋友,讓學生覺得老師是最值得信任和尊敬的,只有這樣,才會把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告訴老師,才會得以解決,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五、開展內容廣泛、形式多樣的英語課外活動
教師可以設計和組織多種課外活動,通過活動增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給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運用英語交流的機會,只有學生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才能知道自己的欠缺和優(yōu)勢,
取得不同程度的提高,進而可以長久地保持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教師可以經常性地編輯英語學習園地或辦英語墻報,解決疑難問題、分析常見錯誤、辨析詞語用法、英美風情知識講座等,還可適當刊登一些游戲方法、英語小詩歌、謎語、典故、趣聞、學生日記等;可以成立英語課外活動小組,開展學習課外材料、演唱英語歌曲、表演英語會話或短劇等小組活動;結合實際組織英語競賽,如:英文書寫競賽、朗誦比賽、單詞聽寫競賽、單詞接龍比賽、智力比賽等。讓學生在這些活動中互相幫助、互相感染,進而共同提高,長久保持學習英語的興趣。
六、探索小學英語的測評與評價
傳統(tǒng)意義上的小學英語測評,主要是仿照一般中學英語的考試方法,進行了含聽力與筆試兩個部分的試卷測評。由于這種測試與評價的不全面性以及測試內容的難度較大,也導致部分學生認為英語很難學,并開始對英語喪失信心和興趣。只有建立符合小學生學習階段的測評標準,通過科學、全面的英語測評,才能增強學生學好英語的自信心,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熱情。我在平時教學活動中,注意培養(yǎng)和及時測評學生的英語朗讀能力、聽說能力并建立學生個人檔案。再結合期末試卷考試,或本校命題的期末試卷考試,就比較全面地考查了學生的聽、說、讀、寫多方面的能力。
對于小學生英語的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最為關鍵。學生語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英語學習興趣的程度。很難想象失去了興趣還能培養(yǎng)交際能力。所以,作為英語教師,我們在注重向學生傳授語言知識并使他們掌握技能的同時更要重視培養(yǎng)和保持學生對這門學科的興趣,這樣才能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樣才能真正把新課程標準提出的要求落到實處。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把我們的教學工作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劉建清.小學英語游戲教學研究.中小學外語教學,2009.
[2]周建英.競賽:小學英語教學的有效手段.中小學英語教學研究,2010.
[3]梁立東.小學英語“課堂游戲模式”初探.江蘇教育,2009.
(作者單位 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qū)木瀆第五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