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小萱
單位某同事極愛怨天尤人,經常對你說:“像咱們這樣沒心眼的就是吃虧!”聽得你心里很不爽,敢情在對方眼里自己就是個缺心眼的主?但面對他的熱忱卻又不好還擊;閨蜜對自己相貌不自信,自嘲時不忘拉著你:“就咱們這身材,旗袍就別想了!”頓時堵心,沒有征得你的同意,你就被生生拽出了美人行列。
比起男性來,女性更容易與親近的人套近乎,這是因為女性對親和的需要更為強烈。曾有一項心理實驗:處于危險環(huán)境時,男性之間容易發(fā)生攻擊,而女性間卻表現(xiàn)得更團結親近。她們從內心深處希望與朋友保持一致,從而得到情感共鳴和支持。那些消極的感受讓她們感到不安,她們急需渴望和依靠。
如果一個人屢次如此“套近乎”,只能說明她的心理有點不成熟或是因為脆弱而出現(xiàn)“退行”行為。我們都知道,一個處于嬰兒期的孩子會有分不清“我是我,你是你”的階段。作為成年人,雖然我們也會難免“心理投射”,即把自己所想的認為是別人所想的,但如果屢屢用消極思維投射別人,那就說明自己的心態(tài)出現(xiàn)問題了。
生悶氣或是表面迎合實則是逃離,是很多被“套近乎”的人最常做出的回應。然而,這都不是最好的回應方式,它的代價很可能是累積誤會或是讓彼此關系破裂。其實,有一種最簡單的方式那就是積極回應。你不必因為好面子而順應對方的抱怨,你如果那樣做了,就等于認同了自己的消極角色,將助長對方下次繼續(xù)與你“套近乎”的行為。
比較恰當?shù)姆绞绞侵苯蛹m正她的消極想法,并提出自己的積極看法。比如“不至于吧,我覺得咱們都是聰明的人??!”“不會吧!我覺得咱們也蠻有魅力的嘛!”這樣的回應既拒絕了與對方一起“沉淪”,又表達了自己的積極思維。對方是否能夠受到你積極思維的影響,那需要看她的心理基礎。至少,在我們這么有力量地說話時,等于給自己打氣了,使自己不會太郁悶,也不會被她的消極所拖累。而且,在不傷及她情感的同時,你等于是在告訴她“我不是這樣認為的”。
(摘自《大眾衛(wèi)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