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鋒
有這樣一個故事:幾只小烏龜聚集在一塊兒,談起各自未來的理想。一只說:“我長大后,一定要出息,變成敏捷的兔子,永遠脫去這無比沉重的甲殼!”另一只說:“我要做一頭大象,建立一個只有我說了算的王國?!庇忠恢徽f:“我要變成一條美麗的小金魚,徹底與我們?yōu)觚敿易宓某舐獩Q裂!”這幾位宏論大發(fā)、滔滔不絕,仿佛他們現(xiàn)在就已經(jīng)成為兔子、大象和小金魚似的。
只有最小的那只烏龜在一邊一聲不響。大家問他:“小弟,你的理想是什么?準備變成什么呢?”誰知,這只小烏龜語出驚人,他回答說:“我只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只真正的烏龜,不給我們的先輩
丟臉!”
“我只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只真正的烏龜,不給我們的先輩丟臉!”震撼、樸實,而且很有深意!小烏龜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是什么。他不是大象,也不是小金魚,更不是兔子,他知道自己是烏龜,他清楚地看到了自己!
看清自己,容易嗎?很多人認為很容易,但其實很難,因為我們的身邊充滿了太多的虛幻,導致我們很容易迷失自己,忘記自己的身份,最終變得和其他幾只烏龜一般,想著變成其他的動物,完全脫離烏龜?shù)纳矸荨?/p>
但是烏龜只是烏龜,永遠不會變成大象、兔子和小金魚,但看清自己真的很難,難怪佛家說:“保持本心就是成佛”。
保持本心,容易嗎?不容易,佛家又說了一句話——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由此可見,保持本心的困難。
作為教育工作者,如何保持本心?保持本心,就是要明白自己的身份,我們是教育工作者,只是普普通通的教師,我們要做的是普普通通的事,雖然可以有崇高的理想,但不能脫離身份,更不應(yīng)該離譜,只有不離譜,才能真正地用夢想引領(lǐng)自己成長。
別貪高,別望遠,切切實實地做好本職,一切才不會虛妄,才有一個最好的基礎(chǔ),如此才有更多的成長。正如小烏龜說的一般,我們要做一個真真正正的教育工作者,唯有如此才不會對不起教師這個
稱謂。
作者單位:江蘇省靖江市季市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