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淑芳
摘要目的:評價茵梔黃顆粒治療新生兒黃疸的療效。方法:將79例新生兒病理性黃疸隨機分為治療組(40例)和對照組(39例),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加用茵梔黃顆??诜S^察皮膚黃染(經(jīng)皮測膽紅素儀監(jiān)測動態(tài)變化)、血清膽紅素減退的時間及程度。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為100%,對照組為84.6%,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茵梔黃顆粒治療新生兒病理性黃疸是安全有效的,不良反應輕,且價格低廉。
關鍵詞新生兒病理性黃疸茵梔黃顆??诜?/p>
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期常見的疾病,60%的足月兒,80%的早產(chǎn)兒均可出現(xiàn)不同程度黃疸,大部分患兒均能消退,有一部分如未及時發(fā)現(xiàn),或未監(jiān)測黃疸水平,黃疸過高,血清游離膽紅素會通過血腦屏障,損傷大腦,形成膽紅素腦病,造成患兒永久性傷害,導致殘疾或死亡。故臨床要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防止膽紅素腦病的發(fā)生。2010年5月~2012年5月收治新生兒病理性黃疸79例,其中40例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加用茵梔黃顆??诜?,療效顯著,無明顯的不良反應?,F(xiàn)總結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選擇標準:所選病例均符合新生兒病理性黃疸的診斷標準[1]:①生后24小時內出現(xiàn)黃疸,血清膽紅素濃度>102μmol/L;②足月兒血清膽紅素濃度>2206μmol/L,早產(chǎn)兒>255μmol/L;③血清結合膽紅素濃度>34μmol/L;④血清膽紅素每天上升>85μmol/L;⑤黃疸持續(xù)時間較長,超過2~4周,或進行性加重。滿足其中任何一項均成立。
一般資料:2010年5月~2012年5月收治新生兒病理性黃疸79例,均符合以上入選標準。將其分為兩組,治療組40例,男22例,女18例,日齡2~28天,順產(chǎn)14例,剖宮產(chǎn)26例,血清膽紅素28556±5662μmol/L。其中16例伴感染,2例為ABO不合溶血癥,母乳性黃疸15例,其他7例。對照組39例,男19例,女20例,日齡3~30天,順產(chǎn)12例,剖宮產(chǎn)27例,血清膽紅素27872±6026μmol/L,其中伴感染14例,1例ABO不合溶血癥,母乳性黃疸15例,其他9例。兩組患兒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顯著性,有可比性(P>005)。
治療方法:兩組院患兒均有專人負責觀察,并詳細記錄黃疸的動態(tài)變化。對照組在治療原發(fā)病的同時,給予藍光照射治療,治療組在常規(guī)治療(藍光治療、補液、碳酸氫鈉,伴有感染的給予抗感染,ABO不合溶血癥加用丙球及白蛋白,母乳性黃疸停母乳3~5天等治療)基礎上加用茵梔黃顆粒,口服,30g/袋,每次1/3包,3次/日。7~10天為1個療程,用至膽紅素降至正常。
療效判斷標準:①顯效:治療5天皮膚黃疸完全消退,血清膽紅素或皮測膽紅素指數(shù)正常;②有效:治療5天皮膚黃疸減輕,血清膽紅素或皮測膽紅素指數(shù)未完全消退;③無效:治療5天皮膚黃疸無明顯變化,血清膽紅素或皮測膽紅素指數(shù)下降不明顯甚至上升。
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患兒治療后臨床療效比較:兩組患兒治療后顯效及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396,P<005)。見表1。
兩組患兒膽紅素值及下降幅度,黃疸消退時間比較:在治療5~7天后,治療組黃疸均已消失,對照組無效6例,加用茵梔黃顆粒3~5天,黃疸也明顯消退或黃疸消失。治療組治療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黃疸下降的幅度明顯大于對照組。見表2。
不良反應:治療組在服藥期間,僅見大便次數(shù)增加,余無不適反應。停藥后癥狀緩解。
討論
新生兒黃疸是新生兒期常見疾病,因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特點肝臟不成熟,腸肝循環(huán)的特點,都容易造成膽紅素濃度過高,臨床上出現(xiàn)黃疸。又因新生兒血腦屏障功能差,當膽紅素過高時,會發(fā)生膽紅素腦病,造成永久性損傷。故臨床因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早期干預,防止膽紅素腦病的發(fā)生。本研究對79例新生兒病理性黃疸分兩組治療,其中40例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加茵梔黃顆??诜?,療效顯著,除大便次數(shù)增多外,均無其他不良反應。且病程明顯短于對照組。
茵梔黃顆粒是一種傳統(tǒng)的治療黃疸的藥物,臨床已廣泛應用。茵梔黃顆粒主要由茵陳,黃芩,金銀花等的提取物,能通過誘導肝酶系統(tǒng)增加肝臟對膽紅素的攝取,結合和排泄能力,同時還可以促進腸蠕動,使分泌物增加,瀉熱通便,增加糞便的排出,從而減少膽紅素的腸肝循環(huán),更有效地減少膽紅素的重吸收,有效降低血清膽紅素的濃度,達到治療黃疸的目的[2]。
本研究結果顯示,對于新生兒病理性黃疸的治療,治療組的療效明顯高于對照組,且病程明顯短于對照組;對于早期的黃疸給予干預治療,防止黃疸加重,發(fā)生膽紅素腦病,亦有很好的療效。因此在新生兒病理性黃疸的治療中,加用茵梔黃顆??诜?,是有效的,且不良反應少,價格低廉,可以減輕患兒家庭的經(jīng)濟負擔及靜脈給藥帶來的痛苦及風險,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金漢珍,黃德珉,官希吉.實用新生兒學[M].第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7:215,217.
2劉嵐,紹晳.新生兒病理性黃疸及治療方法研究進展[J].國際兒科學雜志,2006,33(16):429-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