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欣
摘要目的:探討根尖膿腫軟膏治療竇道型慢性根尖周炎的臨床療效。方法:收治慢性竇道型根尖周炎患者120例,隨機分成三組,每組40例(40顆牙)。Ⅰ組根管內用糊劑輸送器將根尖膿腫軟膏導入根管,直到充滿根尖,或從瘺管溢出;Ⅱ組根管內導入氫氧化鈣糊劑;Ⅲ組根管內封入FC棉捻,氧化鋅丁香油糊劑暫封。結果:Ⅰ組出現(xiàn)約診間疼痛4例,約診間疼痛發(fā)生率為10.0%,Ⅱ組出現(xiàn)約診間疼痛8例,診間疼痛發(fā)生率為20.0%,Ⅲ組出現(xiàn)約診間疼痛13例,約診間疼痛發(fā)生率為32.5%。Ⅰ組約診間疼痛發(fā)生率明顯低于Ⅱ組和Ⅲ組,與Ⅱ組、Ⅲ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Ⅰ組總有效率為92.5%,Ⅱ組為85.0%,Ⅲ組為60.0%,Ⅰ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Ⅱ組和Ⅲ組,與Ⅱ組和Ⅲ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結論:根尖膿腫軟膏治療竇道型慢性根尖周炎的療效顯著。
關鍵詞根尖膿腫軟膏竇道型慢性根尖周炎臨床療效
慢性竇道型根尖周炎臨床比較常見,由于癥狀不明顯,患者治療不及時,常規(guī)治療效果不佳。近年來,我們采用根尖膿腫軟膏進行治療取得較好的臨床效果?,F(xiàn)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1年8月~2012年11月收治慢性竇道型根尖周炎患者120例,其中男50例,女70例,年齡21~57歲,平均452歲。共有80顆牙,均為單根管上下頜前牙。隨機分成三組,每組40例(40顆牙)。三組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Ⅰ組根管內用糊劑輸送器將根尖膿腫軟膏導入根管,直到充滿根尖,或從瘺管溢出;Ⅱ組根管內導入氫氧化鈣糊劑;Ⅲ組根管內封入FC棉捻,氧化鋅丁香油糊劑暫封。1周后復診詢問患者術后反應,檢查竇道愈合情況,竇道愈合者用AH-PLUS根管糊劑加牙膠尖側方加壓完成根管充填,未愈合者根管清理、沖洗后重新封藥。
結果
三組約診間痛的發(fā)生率比較:見表1。
三組治療效果比較:見表2。
討論
竇道型慢性根尖周炎在臨床上很常見,感染是其重要的致病因素。由于癥狀不明顯,患者治療不及時,常規(guī)治療效果不佳。根尖膿腫軟膏含有三種廣效性抗生素硫酸新霉素、硫酸聚霉素和短桿菌素、賦形劑以及地塞米松。適用于根尖膿腫及根尖周感染形成的竇道。它是一種局部緩釋抗菌藥物,通過糊劑輸送器導入根管,使藥物充滿根尖。機體能夠迅速反應,使抗生素產(chǎn)生殺菌作用、類固醇產(chǎn)生抗炎抗過敏作用,并形成足夠有效濃度,維持1周的作用時間,修復受損的根尖周組織。由于實施了瘺管通過術后竇道與根管相通,所以數(shù)日內部分糊劑會從竇道溢出,使竇道迅速愈合。
本研究中Ⅰ組根管內用糊劑輸送器將根尖膿腫軟膏導入根管,直到充滿根尖,或從瘺管溢出;Ⅱ組根管內導入氫氧化鈣糊劑;Ⅲ組根管內封入FC棉捻,氧化鋅丁香油糊劑暫封。Ⅰ組出現(xiàn)約診間疼痛4例,約診間疼痛發(fā)生率為100%,Ⅱ組出現(xiàn)約診間疼痛8例,診間疼痛發(fā)生率為200%,Ⅲ組出現(xiàn)約診間疼痛13例,約診間疼痛發(fā)生率為325%。Ⅰ組約診間疼痛發(fā)生率明顯低于Ⅱ組和Ⅲ組,與Ⅱ組、Ⅲ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Ⅰ組總有效率為925%,Ⅱ組為850%,Ⅲ組為600%,Ⅰ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Ⅱ組和Ⅲ組,與Ⅱ組和Ⅲ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本組資料結果表明根尖膿腫軟膏治療竇道型慢性根尖周炎安全無毒,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王橋,段建民.派麗奧用于竇道型難治型根尖周炎的療效觀察[J].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2008,18(9):524-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