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改花
多年來,我國的中等職業(yè)教育一直采用理論性教學方法,課程上,基礎課程多,專業(yè)課程少,注重理論基礎,不注重專業(yè)技能,經常進行理論教學,對實踐教學不甚重視,而且課程較多,理論知識較強,理解難度較大,對于學生來說,用這種教學方法教育出的學生,具備系統(tǒng)的理論知識,但動手能力差,無法把書本上的知識和實際知識內容聯系起來。這種教學模式并不適應現代社會的發(fā)展需要。
化工原理這門課是中等職業(yè)學?;ゎ愓n程的基礎,是一門典型的以單元操作為主要內容,以研究方法為主線的工程基礎基礎課。它的研究目的是為了讓學生了解并掌握在化工生產過程中出現運用到的各單元操作方法,為工程技術和工程方法打下牢固的基礎,為此,這門課必須理論結合實踐。作為聯系文化課和專業(yè)課的重要紐帶,更應該加強對這門課程的教學,但是該課程內容抽象,公式繁雜,概念多,難度大,如何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并掌握,就成了一個化工教學的難題。
一、修改教學計劃
2000年開始,生源素質逐漸下降,學生的知識基礎參差不齊,因此教師很難制定統(tǒng)一的教學計劃,那么就需要對教學現狀進行教學改革。首先,要調整基礎課和專業(yè)課的比例。中職學校的學生多半基礎課較差,因此,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就要把基礎課和專業(yè)課同時開設,并盡量減少基礎課的課程,防止學生因學習理論知識的困難而產生厭學情緒,用專業(yè)課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就是要在課程的比例制定上,重點培養(yǎng)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要求學生能夠做到可以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并進行自主創(chuàng)造。課程倡導以能力為目的的指導思想,做到重技能、降理論、寬基礎、寬專業(yè)的教學思想,在學習到理論知識的前提下還要保證充足的實踐課程,加強學生的實訓和動手能力,做到課程的實踐性。另外,知識的應用是對各學科綜合能力的體現,在實際運用中,各門知識是難以分割的,將課程系統(tǒng)地綜合起來可以使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對社會更加了解。從小方面來說,還可以減少課程,不會出現教學內容重復的現象。
二、改革教學內容
根據修改的教學計劃,制定一年級主要學習基礎課,并為進行專業(yè)課的技能操作訓練開始打基礎,二年級全面學習基礎課和專業(yè)課,三年級進行實踐教學,還可以從二年級開始酌情增加小專業(yè),這樣可發(fā)揮出學生的個性,利于學生畢業(yè)后的發(fā)展。
教學內容的改革應以掌握應用為原則,確保學生學到的知識能夠為以后的工作服務,學到的技能能夠與職位對口,增加學生適應社會市場需求的能力。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在教材的選擇上要慎重,選擇理論復雜、實踐技術最新的教材。一切內容的選擇,都應以用人單位的需要為前提,調整教學內容,加強實用性,提高學生的綜合技術能力。
三、改革教學方法
化工類課程與其他課程比有自己的特殊性,它更加重視理論知識在現實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無法滿足這個條件,只會給教學帶來更大的困難。多媒體的應用,可以更加形象地解釋抽象的知識點,用課件的方法表達出具體的化工知識,可以更加逼真、直觀、生動地讓學生理解教學內容,這種方法大大增強了學生對這門課程的想象力和對實際工業(yè)的感性認識。
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是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可以采取加分的辦法激發(fā)學生對知識理解的興趣,并可以使教師對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有直觀的了解,對分多的學生進行表揚,對分少的學生進行激勵,堅持下去,學生的成績會得到提高,也可以調動學生主動回答問題的興趣。還可以采用分組競賽的方法,讓學生在學習中了解到合作的重要性。競爭的激烈是一個良好的互動平臺,學生會為了集體利益踴躍參與到活動中去,教師應當在課前對教學內容做好充分的準備,發(fā)現教學中的難點,設計好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并解決。
總而言之,中職的化工課程有自己的獨特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采取以人為本的教學方法,充分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培養(yǎng)出具有綜合素質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