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志強
【摘 要】 在我們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常常采用各種手段方法去推動學習,提升學習積極性,提高教育效能。其中,以激勵為手段,激發(fā)出學生內(nèi)在的激情情緒,使學生產(chǎn)生“我要學”的內(nèi)在心理需求,使學生學習的能動性得到提高,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
【關 鍵 詞】 激勵;進步;教育
回憶北京奧運會“鳥巢”里激動人心的一幕幕,若如就在眼前。記得運動員史冬鵬以小組第一名的成績輕松挺進男子110米欄半決賽,賽后他透露:在比賽前劉翔打來電話,告訴我“一定要加油”!正是大師兄劉翔的鼓勵使史冬鵬有了更大的信心和動力沖擊比賽。
美國心理學家威普·詹姆斯曾說:“一個沒有受過激勵的人僅能發(fā)揮其能力的20%~30%,而當他受過激勵后,其能力是激勵前的3~4倍?!蔽覀兘逃龑W生取得成人、成才上的成功就需要通過激勵來激發(fā)學生內(nèi)在的潛能力量和內(nèi)在積極的心理情緒,激發(fā)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推動學生積極學習,激揚于知識的海洋,成就個人的進步,獲取成功的幸福。
一、激勵的目標化
目標是動力源。人有了目標就能迸發(fā)出前進的力量。正如星云大師所說:“立志發(fā)愿就是確立目標。立志發(fā)愿就像汽車加足了汽油,又如時鐘上緊了發(fā)條,產(chǎn)生了前進的動力,所以轉動不停。一個人如果沒有志向目標,就如船只缺乏指南針,如何在茫茫大海里航向彼岸?!蓖瑯?,沒有任何一個學生不期望在學習中取得好成績,不期待自己的人生成功。所以學習需要目標,備考需要目標。讓學生確立明確的目標,以目標引領前進的方向。以目標為指引,讓學生樹立自信,讓信心成為學生學習動力的倍增器。
為了激勵學生進步,我們讓參加中考的每一個學生在每一個時期確立一個目標,一個跳一跳就可以觸手可及的學習目標。讓全級前幾名的同學確立向更高層次努力的目標,讓他們知道平均分95分還有提升前進的空間,再努力多一點,再前進一步。而平均分只有50分的同學今天多記一個單詞,明天多做一題練習,爭取下次平均分52分。如此,每一次都激勵同學為每一個小目標努力多一點,每一次的達標都樹立起前進的信心。
二、激勵的活動化
說教式的激勵并不能有效地使學生內(nèi)在的學習激情激發(fā)出來。不斷地說教反而會收到適得其反的效果,讓學生感到厭煩。就如很多的教育者都反對在課堂教學上一味地說教填鴨式的教學一樣。所以,把激勵活動化,以榜樣、活動等因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能,誘使學生在不同形式的激勵活動中感悟到“我要學習,我要進步,我要向目標努力學習”的內(nèi)在心理需要,建立起“我要學”的內(nèi)心需求。
如舉行往屆優(yōu)秀學子見面會、“我的明天”主題班會、“向目標進發(fā)”之愿望樹、“我的明天”之演講會、“向目標前進”行動踐行記錄、“請在我背上留言”等系列激勵活動。在眾多激勵活動項目中,讓學生在不同時期、以不同方式、從不同的人中受到鼓舞、鼓勵,激發(fā)出了學習的潛能。在往屆優(yōu)秀學子見面會中讓學生看到在他們身邊成功的優(yōu)秀榜樣,看到學習前進的光明標桿;在主題班會中可以讓學生思考“我為什么要學、我怎樣學、我要學到什么”;在“愿望樹”中,學生明確自己的目標,并寫在小紙片上張貼出來讓同學更好地督促自己,也時刻提醒著自己;在演講活動中,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情緒,激活內(nèi)在的潛力,讓學生發(fā)出“我要向目標進發(fā)”的響亮號角;“請在我的背上留言”活動更是在中考、高考前畫龍點睛式地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向目標作最后沖刺的激情。
三、激勵的自我踐行
迸發(fā)出來的“我要學”的激情情緒更為重要的是見行動。只有讓情緒轉化為自己的實際行為,才是真正有效的激勵,才能讓學生成功。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許多人一直都在計劃、夢想、等待、準備中蹉跎歲月,而沒有把所想、所求付以行動。正因沒有行動、缺乏行動,永遠都是一個可憐的空想家。如何促進激勵活動的有效性?在激勵系列活動中做一個行動踐行記錄。這個記錄是公開、開放的,目的是督促同學為目標努力地進行每一個學習行為,讓周邊的同學、讓學生自己看到自己和他人的每一個進步。以記錄推動同學的行動,督促同學的行動,這樣的激勵效果顯著。我們欣喜地看到,早讀午讀的讀書聲浪更為響亮;課間課后都有那么的十幾個、幾十個同學自愿地留在桌椅上看更多的書,做更多的練習題,記更多的知識點;晚修更為安靜、更專注于學習;更多的同學自主地參加體育鍛煉,讓自己每天都有一個好的身體狀態(tài)投入學習中。同學們把激勵迸發(fā)的激情號角真正賦予行動,進步的記錄也隨著時間推移逐漸多了起來。
四、激勵的持續(xù)性
情緒具有短暫性的特征。一次的激勵只能在某一時間里取得激發(fā)的效果。就如往水里扔一塊石頭,只能一次性地激蕩起水波,但波紋不可能長時間地存在于水中,更難以在寬廣的水面把水波傳送到岸邊。只能不斷地往水里扔石塊,一次又一次地激起水波,才能長時間地產(chǎn)生波紋,更讓其到達彼岸。同樣,要想得到有效的激勵直至最終目標的成功,就要多次且持續(xù)的激勵。只有這樣,才能把學生的潛力持續(xù)拼發(fā)出來,在較長的時間里激發(fā)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才能讓學生更成功。
激勵使人對美好前景、理想和幸福的彼岸不斷地向往、追求,它能激發(fā)倍增的力量, 催人進步;它如甘泉,使生命之樹茁壯成長、枝繁葉茂。作為教育者,我們需要往學生的學習生命里注入最有激情的激勵,激發(fā)他進步,讓他們獲得學習成功的幸福。
【參考文獻】
[1] 星云大師. 舍得——星云大師的人生經(jīng)營課[M]. 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09.
[2] 王曉妮. 賞識教育為生命喝彩[J]. 陜西教育·教學,2009(4).
[3] 臧昳淼. 力教育:激勵藝術的運用[J]. 新課程(綜合版),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