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為貴州民族大學2012年學生科研課題文章。
摘 要:《仰阿莎》敘事長詩在苗族民間享有崇高的聲譽,被譽為苗族“最美麗的歌”,長詩以擬人的手法,塑造了仰阿莎、太陽 、月亮等人物形象,反映了古代人民追求婚姻自由和幸福的理想,也表現(xiàn)了追求這個理想的斗爭。本文將通過對不同版本的《仰阿莎》敘事長詩進行比較研究。
關鍵詞:仰阿莎;婚姻愛情;異文比較
作者簡介:文小丹(1986-),女,苗族,籍貫:貴州錦屏,單位:貴州民族大學文學院,研究方向:中國少數(shù)民族苗瑤語言文學。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3)-8-0-02
一、《仰阿莎》的故事簡介
傳說仰阿莎是在井中誕生的,長得非常漂亮。大家都來找她“游方”。但只有月亮得到了她的青睞,后來水龍王知道仰阿莎真正愛的是月亮,之前只是與他逢場作戲,他一氣之下飛上了天,去串掇太陽來和月亮搶奪仰阿莎。當時的仰阿莎太年輕,在太陽的花言巧語下,糊里糊涂就嫁給了他?;楹螅柦K于暴露了它重利輕別離的本性,到遙遠的東方去作理老,為別人說理辦案,既沽名釣譽又賺大錢。一去十多個年頭不回來,撇下年輕美麗的仰阿莎守空房。在太陽家當雇工的月亮看到仰阿莎婚后的生活并不幸福,非常的同情她,處處幫助她,而仰阿莎也在月亮的身上看到了自己所要追求的幸福,勇敢的仰阿莎就跟著月亮私奔了。等到太陽名利雙收歸回來,想去追回仰阿莎時,仰阿莎不愿與他回來,最后在天狗的調解下,太陽要割月亮身上的肉,以補償他被搶奪美妻的聲譽。這才了結了這一樁公案。
二、《仰阿莎》敘事長詩的人物形象分析
(1)仰阿莎、太陽、月亮的人物形象分析
仰阿莎在文中是一個,美麗、活潑、純潔、勤勞、善良、勇敢、堅定的這么一個人物形象,但最能表現(xiàn)她性格特征的是她對自由幸福愛情的熱烈追求,以及為達到這個目的而進行的抗爭。她的堅定和勇敢文中這樣寫道:我嫌你到處去串游,年年都去遠方串。別人去了一年轉,別人去了兩年還。你一去就是十年半,你心中惦的是銀兩,你不把愛妻放心上,丟下孩子流浪在村坊,撇嚇我喲日夜空守個火塘。太陽在文中是個丑惡、懶散、孤傲、自負、虛榮的這么一個人物形象。他出門做生意當理老,重利輕別離。當他娶了仰阿莎后,感到家事有妻子,活路有長工,便放心出門撈名撈利,一去十年不返。他的丑惡形象在他被告知仰阿
和月亮私奔后,顯得淋漓盡致,他到家后先是責問狗,踢了狗三腳,趕后責問黃牛,打了黃牛三刀背。趕后又去責問馬,打了馬兒三巴掌。 月亮在文中是一個俊俏、勤勞、憨厚、誠樸、善良的人物形象。當太陽一心追求名利,留下仰阿莎獨守空房時,月亮非常同情仰阿莎,處處幫助仰阿莎。早晨天一亮,家家在舂米,仰阿莎家里靜悄悄,仰阿莎舂不起來了。月亮起得早,幫仰阿莎舂完九糟米,再到坡上割牛草。麻雀回了窩,家家挑水煮夜飯。月亮做活回家來,身上灰撲撲,臉也沒有洗,腳也沒有洗,拿起扁擔去挑水,這就是勤勞善良的月亮。
三、《仰阿莎》故事異文比較
這部分主要以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貴州分會搜集整理的苗族《仰阿莎》敘事長詩為范本來與其他版本進行比較。具體比較不同版本關于仰阿莎敘事中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1)、《仰阿莎》敘事長詩中的相同點
1、仰阿莎的出生與架橋的聯(lián)系
在黔東南地區(qū)民間有這樣一種習俗,架橋生子保平安。苗族同胞認為,修橋并拜橋為保爺,孩子可以健康成長。在文中架橋出生仰阿莎這一章節(jié),花了將近上百行來描寫人們四處奔波為仰阿莎的出身選取架橋的地方,首先是黃斗雀老人家,身披紅短褂。尾巴翹一翹,山口邊上兮兮叫。它去選山坡,選得一座山,東邊兩個小山頭,山頂象官帽。山梁直直如馬頸,平平穩(wěn)穩(wěn)象椅子。就在這里架橋吧!接著是喜鵲老人家,他去選得三個坡,東邊四個小山頭。山頭園園象頂漢官帽。山梁直直如馬勁,好比靠椅一般的平穩(wěn)。這里是架橋的地方,就架在這里吧。文中就這樣一直追問下去,最后,古老公公老人家,挑選山坡很久了,就是那東邊兩個小山頭,兩條古老公公的山梁。山沖上邊有個坳,真真是個低山坳。吉日就要來架橋。在苗族每年的農歷二月二就是苗家的祭橋節(jié),在苗族人的觀念里認為架橋才生兒育女。
2、仰阿莎的游方活動
在貴州由于苗族多聚族而居,同寨同姓,且苗族有同姓同宗不婚,嚴禁在寨內求偶的婚姻習俗。因此未婚男青年,唱著游方歌,到鄰寨或更遠的地方尋偶,也就是俗稱的“游方。這是黔東南苗族青年男女公開的社交和娛樂活動。苗族青年男女往往通過游方這種方式,交結朋友,選擇伴侶。仰阿莎先是和螃蟹大王游方,文中寫道:仰阿莎長大了,她長大了要去游方,和哪一個去談情?同螃蟹大王游方,談情在清涼的水井邊,井邊有游魚的地方,仰阿莎姑娘嘴巧,開口來問阿哥:螃蟹阿哥打哪來?長得窈窕真不賴,像只鳧水的公鴨。螃蟹大王嘴也巧,螃蟹大王說道:我從巖石窩中來,河沙灘上石窩窩。那個地方美極啦!阿妹嫁來我們地方吧!苗族男女青年就是這樣以歌為媒,一問一答的方式相互試探了解,如果在對歌的這過程中,彼此相互喜歡送了定情物,那么這門親事就算成了。
3、舅權制度下的姑媽錢
舅權是指母系家庭中舅舅對外甥、外甥女的義務及權利。在母系家庭中舅舅享有男性崇高的榮譽和地位,并且在苗族的婚姻家庭里沒有父親這一角色,所有男性都是以母親的兄、弟,即舅舅的身份在家庭中活動, 他們干重的體力活,撫養(yǎng)教育姐姐妹妹的兒女,承擔著父親的責任,他們與母親一起組成供養(yǎng)集團。直到今天,“舅權”還在一些苗族家庭中保留著。而在《仰阿莎》文本的第七節(jié)太陽追捕仰阿莎里我們看到,當太陽找到仰阿莎,要扛著九楞搶打死仰阿莎的時候,仰阿莎的舅舅旁敲側擊的對太陽說道:你打死個仰阿莎,可不能斷了我的姜銀呀;你殺了仰阿莎,可不能斷了我的姜銀哪。你要打死仰阿莎,我一定要把你來燒化;你要殺死仰阿莎,我一定要拿你來熬油。原來我說就算了!你是要把人家的性命呀!跳起就去抓住搶,從太陽手上奪過來,擱在河邊沙灘上。這也正說明了舅權制度在苗族社會的重要影響。
(2)、《仰阿莎》敘事長詩中的不同點
1、仰阿莎嫁給太陽的三種不同方式
在《仰阿莎》的異文里,仰阿莎嫁給太陽的過程在四個文本里呈現(xiàn)了三種不同的方式。第一種是烏云給太陽做媒,烏云對太陽說:吹煙子給兩頭聞,用索子子將兩頭捆,把話給兩頭說,算在我身上。太陽心理開了花:“好,你給我說成仰阿莎,天上任憑你住家?!睘踉朴謱ρ霭⑸f:“天上太陽最發(fā)財,地下你仰阿莎最美麗,一個發(fā)財一個美麗,你們兩個天生是一對?!贝禑熥咏o兩頭問,用索子將兩頭捆,把話給兩頭說,仰阿莎年輕不懂事,任憑烏云來擺布。從而使仰阿莎嫁給了太陽。第二種是水龍王為報復仰阿莎的感情戲弄而告知太陽說,天下有個好姑娘,有個最美的姑娘,你去游方看她愛不愛,愛就娶來做婆娘。最后仰阿莎在太陽的花言巧語下嫁給了太陽。第三種是仰阿莎和太陽通過游方認識,并且太陽用美麗的歌聲打動了仰阿莎,從而兩人彼此相互喜歡,太陽請水雀做媒人,好話說了九籮筐,三個漢子挑不動。最后殺雞看眼睛,是個好兆頭,從而“古達”公公和“丑娘”婆婆答應了這門親事。
2、仰阿莎與婆婆之間的矛盾
在我收集整理的《仰阿莎》文本里,只有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貴州分會編印的民間文學資料第六十二集里提到仰阿莎與婆婆之間的矛盾,文章中這樣寫道她和婆婆的關系,仰阿莎十七歲生了孩子,也可以稱她為婆婆,三十未出嫁,也喊她做姑娘,在家是個年輕媳婦,在外才可當婆婆。太陽家富極了,白銀把把柜子拿,媳婦與婆婆不和,為一把織布的梭子吵架。爭吵長達十七年,請村坊寨鄰來評理,婆媳糾紛理難評,真是愁死仰阿莎。而其他三篇均未提到。自古以來婆媳關系就是中國家庭內部人際關系中的一個傳統(tǒng)難題,婆媳關系融洽與否直接影響著整個家庭的和諧。我想當初仰阿莎堅定的選擇離家出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時,或許多少有些原因是因為和婆婆之間的矛盾有關系吧,因為在這樣的家庭里她不僅沒有得到丈夫的愛而且還受到了婆婆的管束和責備。這和她當初所想象的幸福家庭完全不一樣,所以她選擇離開。
(3)、《仰阿莎》異文開頭、情節(jié)和結尾的不同等
在我收集到的《仰阿莎》文本里,它們的開頭有的比較直接,有的則比較委婉。從下面的例句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開頭直接的,如,我們來看仰阿莎,瑟姬姑娘真美呀,裙帶兒長長如網繩,裙褶兒密密象菌紋,裙沿兒翹翹,好比屋檐邊上的瓦楞。委婉型的他們是先唱一段長長的歌花后才進入主題,如,路有千萬條,歌有千萬首。千萬條路我不走,千萬首歌我不唱,我只想唱仰阿莎,你也愛唱仰阿莎,我也愛唱仰阿莎,人人都愛唱仰阿莎,連討飯的叫花子,也都會唱仰阿莎。我們來唱仰阿莎,我們來看仰阿莎:臉龐白嫩象茶泡,頭發(fā)油亮像絲線,眼睛像竹葉,牙齒象白銀。
在仰阿莎文本里,只有民間文學資料第六十二集的《仰阿莎》文本是幾個版本中情節(jié)描寫得比較細致的,共分為十個章節(jié)來描寫,其他的則是不分章節(jié)或章節(jié)分得比較簡單。由于文中情節(jié)不同之處有很多,在這里我僅以其中兩個部分做一些簡單的分析。第一部分是在追問誰是仰阿莎的媽媽時,民間文學資料第一集的三個版本都只是簡單地用一兩句話來描寫,如,山頭是她的爸爸,山谷是她的媽媽,或仰阿莎是山精水靈生,就結束了這個話題,而開啟了另一話題,而民間文學資料第六十二集則在交代完誰是仰阿莎的媽媽后,接著又詢問仰阿莎的媽媽的媽媽又是誰,一直詢問下去。第二個部分就是取名這一章節(jié),在民間文學第六十二集里完全沒有提到取名這件事,而在民間文學資料第一集里,也只有桂舟人收集整理的這個文本里有提到取名事件。文中寫道:抱仰阿莎出門,曉得她看見什么呢?她喜歡清明透亮的水井,她高興河水翻滾,就笑白了牙。才給她取個貴重的名字:美麗的“仰阿莎”。
結尾的不同,在四篇異文里有三篇的故事結局是說太陽得江山,而月亮不惜萬里河山也要和仰阿莎相親相愛,太陽沒臉見世人,而放出千萬顆銀針,叫人們不要看他害羞的臉。而民間文學資料第六十二集的《仰阿莎》文本的故事結局是說因為天狗給太陽、月亮來斷案,他們報酬沒給足,少給酬銀一兩一,而和太陽、月亮結了仇,天狗遇著太陽在路上,要吃太陽來過早,遇著月亮在路上,要吃月亮來長膘。從而解釋了日食月食的
現(xiàn)象。
(4)、仰阿莎故事與其他民族故事的比較
這部分主要以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貴州分會搜集整理的苗族《仰阿莎》敘事長詩中的苗族“美神”仰阿莎形象同其他民族的婚姻女性進行比較。首先是“仰阿莎”和侗族婚姻女性“秦娘美”的比較。其次是“仰阿莎”同布依族婚姻女性“白妹”的比較。秦娘美和珠郎從小就青梅竹馬,但由于受到“姑舅表婚”舊俗的約束,秦娘美還未出生就被許配給了舅舅家的兒子,于是兩人商議決定一起逃往外鄉(xiāng),可誰知貫洞的財主銀宜卻貪戀美貌的娘美想娶她為妾,于是與寨老萬松設計殺害了珠郎。娘美得知真相后,痛苦萬分,在眾相親幫助下,以埋葬珠郎的尸骨為由,機智果敢地殺死財主銀宜, 為丈夫報了仇。而“白妹”的故事,相傳古時候,查白場的查郎救了白妹的命,兩人遂成為情深意長的伴侶,可是,當?shù)匾粋€叫“野山貓”的財主,卻依仗權勢向白妹逼婚、搶婚。不料白巖寨主野山貓施計害死了查郎,搶走了白妹。在野山貓強硬張羅婚事的那天晚上,白妹一把火燒了他的房屋,野山貓被燒死了。白妹為查郎報了仇,自己也縱身火海,以身殉情。
在通過對仰阿莎、珠郎與娘美、查郎與白妹這三個婚姻愛情故事的比較發(fā)現(xiàn),故事中的女主人公她們都有一個共性就是聰敏漂亮、勤勞勇敢、不貪富貴、敢于反抗、善于斗爭具有反抗精神的婦女形象。這三個愛情故事在摒棄不合理的古理古規(guī)的同時,還竭力謳歌了青年人為追求幸福自由的愛情生活而做出的抗爭。不同的是,仰阿莎是大團圓的結局,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悲劇。而秦娘美和白妹則更具有悲劇色彩。與仰阿莎的女性形象相比,白妹和秦娘美的反抗更為直接和徹底,這也就注定了她們的命運必然是悲劇性的。
參考文獻:
1、貴州省文聯(lián)編印,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貴州分會翻印.民間文學資料第一集(黔東南苗族仰阿莎等敘事詩) [M].貴陽:中中印刷廠,1985.
2、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貴州分會編印.民間文學資料第六十二集(仰阿莎)[M].貴陽:中中印刷廠,1984.
3、張講博.仰阿莎——苗族敘事詩選編[J].民族文學.2007,(4).
4、余勇.最美麗的歌——解讀苗族長篇敘事詩《仰阿莎》[J].時代文學.2008,(7).
5、余未人.《仰阿莎》[J].當代貴州.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