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錦玉
摘 要:沈從文以自然為主體營造抒情意境,著重塑造充滿“神性”的人物,再加上營造出一種平和美麗的人際情態(tài),使得他筆下的鄉(xiāng)土婚姻悲劇呈現(xiàn)出詩性的抒情的審美形式。
關(guān)鍵詞:沈從文;鄉(xiāng)土婚姻小說;詩性的抒情
[中圖分類號]:I20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3)-8-00-01
沈從文對其文學理想,是有如下的表現(xiàn):“我始終認為,做一個作家,值得尊重的地方,不應(yīng)當是他官職的大而多,實在應(yīng)當看他的作品對于人類進步、世界和平有沒有真正的貢獻。”[1]終其一生,他反復(fù)提起自己受益于詩歌及詩的修辭和意向。悲劇的抒情主要體現(xiàn)在沈從文鄉(xiāng)土小說中對婚姻悲劇的描述。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沈從文對造成婚姻悲劇的現(xiàn)實是有很深刻的感觸。然而,對于導(dǎo)致這些悲劇的因素,沈從文并沒有從一般的批判角度,加以鞭撻和反抗,而是發(fā)掘他們在這種悲劇中所顯示出來的人性和生命的美,創(chuàng)作出自己的牧歌。這種抒情包含以下三個方面:
一、以自然為主體營造抒情意境
在沈從文的婚戀形式的小說中,對自然的禮贊是著重要表達的部分。沈從文的小說總是給人以風俗畫的美感,他用很多筆墨著重的描寫大自然的美。自然意向不再是單一的物體,它是跟作品分不開的,人物在自然的映照下是如此的和諧。沈從文在寫自然意向時,總是運用各種感官。他說道:“用各種官能向自然捕捉各種聲音、顏色同氣味,向社會中注意各種人事。脫去一切陳腐的拘束,學會把一支筆運用自然,在執(zhí)筆時且如何訓(xùn)練一個人的耳朵、鼻子、眼睛,在現(xiàn)實里以至于在回憶同想象里馳騁,把各種官能同時并用,來產(chǎn)生一個作品。”這種感官全部運用,主要體現(xiàn)在對自然意象的描寫中。在《月下小景》中,大自然中美麗的景色和勃發(fā)的生命氣息,使得這一對男女相愛。“到了秋天,一切皆在成熟,懸在樹上的果子落了地,谷米上了倉,秋雞伏了卵,大自然為點綴了這大地一年來的忙碌,還在天空中涂抹華麗的色澤,使溪澗澄清,空氣溫暖而香甜,且裝飾了遍地的黃花,以及在草木枝葉間傅上虞云霞同樣的炫目顏色。一切皆布置妥當以后,便應(yīng)輪到人的事情了。”“秋成熟了一切,也成熟了兩個年輕人的愛情?!盵2]而在《阿黑小史》中,阿黑和五明,更是在大自然的籠罩下,在秋天溫柔的氣息吹拂下,做那溫柔的體操。阿黑和五明美好的愛情在天地自然之間產(chǎn)生。蕨菜成為他們兩個感情生長的維系。在那茁壯生長的蕨菜之間,阿黑和五明彼此相愛,并且完成了融合之行為。而這一切,如同萬事萬物一樣,是這樣的自然。
二、塑造“神性”形象
在沈從文的婚姻形式的小說中,雖然可愛的年青男女,由于各種原因沒在一起,而是以悲劇告終。但是,沈從文描寫敘述的重點不是在對現(xiàn)象的鞭撻,而在這些因愛而死去的人們身上,給予他們神性的贊美。沈從文認為:“人之為人,應(yīng)當還有超越單純‘生活的神性,一種屬于人生理想與情操的精神活動,這才是區(qū)別于動物的人的‘生命,‘生命具有神性”。這種神性的追求,是沈從文婚姻形式題材的小說中,著重表現(xiàn)出來的。媚金,在沈從文的筆下,被當成了一個完美女性的化身。他用很多的篇幅來描寫媚金的美麗和神性。媚金的所有一切都是美好的,而這份美好現(xiàn)在已經(jīng)消失了。豹子,也被沈從文描寫為男子中少有的優(yōu)秀人物。對這兩個人,在“那羊”的誤解下,為愛情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沈從文是贊揚的。沈從文著重在塑造豹子和媚金的可貴和偉大,卻對致使兩人死去的原因歸結(jié)于“命運”。而在《邊城》中,翠翠的婚事是故事發(fā)展的主線,但是作為主角的翠翠,卻是沈從文著力要贊頌的對象。她的天真無邪、純潔、勤勞代表了整個邊地人民的優(yōu)秀品質(zhì)。對她的遭遇,沈從文也只是些歸咎于宿命。而翠翠則是一直在等待她的儺送,“可能明天回來,也可能永不回來?!?/p>
在沈從文的婚姻形式的小說中,他雖說對致使鄉(xiāng)下人婚姻悲劇的因素有自己的探索,但是由于沈從文的人生觀,他沒有從社會問題去解決這些問題,而是希望把這些問題歸于“另一個世界”。沈從文借由對美好神性的年青男女進行贊頌,把不幸歸于“命運”和“宿命”,而把美好的人性美留于現(xiàn)在的世界。這是一種詩人的追求。
三、以平和的人事來塑造牧歌情調(diào)
沈從文的小說,注重對人事的描寫。在他的筆下。他“把小說看成是‘用文字很恰當記錄下來的人事。因為既然是人事,就容許包含了兩個部分:一是社會現(xiàn)象,是說人與人相互之間的種種關(guān)系;一是夢的現(xiàn)象,便是說人的心或意識的單獨種種活動?!鄙驈奈膹男《紝ι鐣饲橛猩羁痰捏w會?!霸趯W習一本大書的時候,同時學習一本小書?!背鲇趯Α氨亢娃r(nóng)民”的熱愛,沈從文的筆觸總是溫暖的而又充滿愛的。沈從文從表現(xiàn)鄉(xiāng)土人民的善良和友愛來沖淡發(fā)生在他們身上的悲劇。在沈從文的婚姻形式的鄉(xiāng)土小說中,人與人之間都是相互友愛的。即使造成了悲劇,也大都是命運或者是規(guī)矩。最明顯的表述是《蕭蕭》,在這篇小說中,蕭蕭作為一個經(jīng)受過苦難的女子,但是在她的身上沒有一點的悲傷的感觸,她對所有的一切都是一種善良單純的模樣。雖然,這個地方是有著一些使蕭蕭可能陷入悲慘遭遇的規(guī)矩。由于生下了一個兒子,所以蕭蕭的命運便被改變了。此外在《一個女人的故事》中,三翠的命運也是很艱難的,但是由于三翠那簡單的樸實和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使得三翠也只是在下雪的時刻才會留上幾滴淚,剩下的日子還是勤勞的工作,最終給兒子娶了媳婦?!哆叧恰芬彩怯伞皭邸痹斐傻恼`解而產(chǎn)生的悲劇。
沈從文以自然為主體營造抒情意境,著重塑造充滿“神性”的人物,再加上營造出一種平和美麗的人際情態(tài),使得他筆下的鄉(xiāng)土婚姻悲劇呈現(xiàn)出詩性的抒情的審美形式。作為一個受五四影響的知識分子,“文學”被賦予了重要的改造人生、啟迪社會的重要力量。沈從文不止一次的說過這點。但是作為一個詩人和文學家,他是帶著審美和抒情的筆觸去描寫他所鐘愛和喜歡的這一切。然而作為一個知識分子,在面對民族和社會問題時,又不由自主地拿起那戰(zhàn)斗的筆。沈從文的文學思想表現(xiàn)出啟迪和避世的矛盾意味。然而作為詩人的沈從文,既要服從于內(nèi)心深處里對“愛”和“美”的追求,又不得不面對現(xiàn)實中的種種悲慘的事情,這使得他用一種詩性的抒情,來描寫他的這種復(fù)雜的感受。
注釋:
[1]、沈從文:《20年代的中國新文學》,《抽象的抒情》,上海:復(fù)旦大學出版社,第35頁
[2]、沈從文:《月下小景》,《沈從文全集第9卷》,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2002年版,第227頁
參考文獻:
1、沈從文:《抽象的抒情》,上海:復(fù)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2、石啟貴:《湘西苗族實地調(diào)查報告》,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