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宗容
【摘要】興趣是獲得知識的內驅力,它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行為與效果。學生對所學學科興趣濃厚,其學業(yè)成績一般都比較理想。因此,在新課教學中努力激發(fā)、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十分重要。
【關鍵詞】化學新課;教學;興趣;培養(yǎng)
一、新課巧引入---激趣
中學化學教學每節(jié)課的引入,也是整個教學過程的重要一環(huán),是課堂教學的前奏,要千方百計的讓學生對這節(jié)課的內容產生興趣,因為興趣是學生的摯友,是學生學習動機中最現(xiàn)實的成分,它是推動學生力求認識世界,渴望獲得知識,不斷求真理的動力。若學生感覺對這節(jié)課沒有興趣,便會沒精打采,興味索然,昏昏欲睡,收效甚微。
運用實驗引課,是化學課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巧妙安排色彩強烈、變化明快的小實驗,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講化學第一節(jié)課時,我就給學生表演了“反復無?!钡膶嶒?,用無色的酚酞試液滴入無色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溶液變成紅色,又往其中滴入鹽酸溶液振蕩,溶液又變成無色。讓學生目睹發(fā)生的變化和那種妙不可言的情景,把學生領進化學的世界。在講“CO2的化學性質”時,我首先安排學生準備了4朵用紫色石蕊試液染成的干燥小花,分別噴上稀醋酸、水、干燥的小花放入CO2的集氣瓶中、噴水后放入CO2的集氣瓶中,讓他們仔細觀察顏色發(fā)生的變化。然后讓學生思考究竟是什么使紫色小花變紅?實驗使他們情緒高漲,興趣油然而生,然后教師因勢利導,讓學生繼續(xù)追求、探索。
設置懸念,讓學生在好奇中摸索推斷答案,也是引入新課的好方法。在講“碳的同素異形體”時,我給學生展示了一把切割玻璃的刀和一枝鉛筆芯。告訴學生玻璃刀的刀口是由世界上最堅硬的物質制成的,它叫金剛石,而鉛筆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它們都屬于碳元素組成的不同單質,既然是同一元素組成,為何性質相差甚遠?使學生感覺不可思議,寥寥數語,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給學生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二、新課巧講解---增味
引好新課,只是課堂教學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要上好一堂課,還得嚴肅認真地對待教學過程中的沒一個環(huán)節(jié),以生動形象、優(yōu)美風趣的語言和科學多樣的教學方法,才能使學生自始自終地處于積極思維、努力探索的狀態(tài)。
教師講課語言精彩,是最能贏得學生的。一些重點、難點不在于教師在此處重復來重復去,過多地旁征博引,要少而精。在講過濾基本操作時,我給學生指出注意“一貼、二低、三靠”六個字?!耙毁N”是濾紙要緊貼漏斗內壁;“二低”是濾紙邊緣要低于漏斗口,過濾液體的液面要低于濾紙邊緣;“三靠”是燒杯中的液體要靠著玻璃棒向下倒,玻璃棒要靠著三層濾紙?zhí)帲┒废露说募庾煲o靠燒杯內壁。用少而精的板書,雖不能一目十行,過目不忘,但便于學生記憶,使他們感到雖然是幾個字,卻聽有所得,品有余香,增添他們的聽課興趣。
課堂教學要創(chuàng)造一個快樂的學習氣氛。因為當學生心情愉快時,大腦皮層容易形成優(yōu)勢興奮中心,便于建立暫時神經聯(lián)系,并能使舊的神經聯(lián)系重新復活,使人思維敏捷,學習效率提高。學的輕松愉快,就會對這門課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形成良性循環(huán)。
根據青少年的年齡和心理特點,當經過一定的努力能學到新的知識,或解出了難題以后,會沾沾自喜,相反,當通過一定的努力或較大的努力都學不會、掌握不了應得的知識,他們會感到懊喪,前者會產生興趣,后者則相反,尤其應當注意的是后者。在課堂上,當學生答錯了問題,應盡可能注意肯定回答內容中哪些方面是正確的,哪些思維是可取的,哪些是值得大家借鑒的,即使錯得一塌糊涂,也決不火冒三丈,聲色俱厲,去挖苦和諷刺學生,只有教師尊重學生,不傷害他們的心靈最敏感的角落——人的尊嚴,不挫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相反在學生學習困難的時候,更應注意多鼓勵、多指導,想方設法使其獲得學習成績有所提高的愉快,才能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教師愛學生,學生才能愛老師,才能愛這位老師所教的學科。
三、新課巧總結---余興
興趣需要不斷的激發(fā)和培養(yǎng),這節(jié)課要為下節(jié)課的興趣作出努力。每當一節(jié)課結束時,我經常提出一些下節(jié)課將要解決的問題,在講完“金剛石、石墨、C60”后,我提出,它們的物理性質差異大的原因是它們的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那么它們的化學性質是否相同呢?這是我們下節(jié)課要探討的問題。讓學生心中時時有探求的目標。當下一節(jié)課鈴聲響起,學生立即做好準備用一種喜滋滋的期待等待老師的到來,等待著解決上一節(jié)課留下的問題,這時就會感到這是上節(jié)課最后一句話起了作用。
興趣,作為一種非智力的心理因素,對人的智力活動和其它實踐活動,有著積極的功能,它能促使人們去探討、去創(chuàng)新。實踐證明一個人對感興趣的事物或活動,可以保持持久而集中的注意力,引起積極的思維和豐富的想象,產生愉快的情緒,以堅強的意志去克服困難而不感到疲勞。在課堂四十五分鐘的“攻關戰(zhàn)場”上,時時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開頭要引人入勝,中間要波瀾起伏,結尾要耐人回味,這樣才能更好的在課堂教學培養(yǎng)學生興趣,使課堂達到最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