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興軍
考量中國這一關鍵詞,個中思索的都是中國正遭遇的風險,和未來的可能命運。
作為發(fā)展速度最快的新興市場國家、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第一大貿易國,中國的一舉一動都自然而然地成為世界的焦點。輕松如文化、體育、娛樂,深沉如經濟、人文,任何方式的“縱論中國”都會成為熱點。
不難理解,對中國的每一次夸贊和批駁,都能在中國的媒體上以顯微鏡下的形態(tài)得以呈現(xiàn)。
這是有關市場與未來的大命題。因為從來沒有一個國家,在三十年的時間里,綜合國力以及對世界的影響力,上升得如此之快。
而另一層面,本土學者對中國未來的審視,則充滿著一種居安思危的驚醒,和對外來者立場與目的的追問。
一
《論中國》是美國前國務卿、“政壇常青樹”亨利·基辛格唯一一部中國問題專著。他以一位資深外交家和思想家的獨特視角,分析和梳理了中國自鴉片戰(zhàn)爭以來的外交傳統(tǒng),從圍棋文化與孫子兵法中探尋中國人的戰(zhàn)略思維模式,特別是試圖揭示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外交戰(zhàn)略的制定和決策機制,以及對“一邊倒”的外交政策、抗美援朝、中美建交、三次臺海危機等等重大外交事件來龍去脈的深度解讀。作為歷史的親歷者,基辛格博士還在書中記錄了自己與毛澤東、鄧小平等幾代中國領導人的交往。
作為哈佛大學博士、教授和美國前國務卿,外界對基辛格有著“20世紀美國最著名的外交家、國際問題專家”之譽,被稱為“美國政壇常青樹”、“中國人民的老朋友”。1971年7月,基辛格曾作為尼克松總統(tǒng)秘密特使訪華,為中美建交開啟了大門,為中美關系作出了歷史性貢獻。他與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中國領導人都有過深入的交往。1973年1月,基辛格在巴黎完成了結束越南戰(zhàn)爭的談判,并因此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其主要著作有《大外交》、《白宮歲月》、《復興年代》等。
這樣的資歷給了《論中國》不可忽略的注視:“讀懂它,你會比95%的人更懂中國”。的確,基辛格是用世界視角和國際眼光,重新解讀了中國的過去和未來,這不僅凝結了一個學者的戰(zhàn)略理論以及對中國問題數(shù)十年的研究成果,也飽含著他與中國領導人之間交往的一手資料。稱其為“讓世界認識中國、讓中國重新認識自己”的重量級作品可謂實至名歸。
二
1910年,羅納德·哈里·科斯出生于倫敦的威爾斯登。這個出身英國的經濟學家,在1991年81歲高齡的時候,因為對經濟的體制結構取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而榮獲是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扑沟乃枷脒€被概括為“在完全競爭條件下,私人成本等于社會成本”,并命名為“科斯定理”。
早在2008年,科斯遍邀全球著名經濟學家如蒙代爾、諾斯、福格爾,以及中國的經濟學家、企業(yè)家和政府官員等,組織了“中國經濟制度變革三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張五常著名的《中國的經濟制度》,即根據(jù)這次研討會的主題論文整理而成。
《變革中國》基于作者長期以來對中國經濟的跟蹤觀察和研究,從毛澤東時代談起,完整地梳理了中國如何從一個市場和企業(yè)精神被禁錮的國度,成功轉型為一個市場開放的全球經濟重鎮(zhèn),以及這個過程中經歷的曲折和波瀾,同時針對存在的問題,對中國經濟的未來提出了診斷和預測。
有人認為《變革中國》就是經濟版的《論中國》,相比于國內作者,科斯教授的立場更獨立,敘述更客觀、更有說服力。
“如今的中國經濟面臨著一個重要問題,即缺乏思想市場,這是中國經濟諸多弊端和險象叢生的根源?!边@是2011年的《財經》年會上,百歲老人科斯的致辭。他說:“在一個開放的社會,錯誤的思想很少能侵蝕社會的根基,威脅社會穩(wěn)定。思想市場的發(fā)展,將使中國經濟的發(fā)展以知識為動力,更具可持續(xù)性?!?/p>
這可能是隨后《變革中國》的注腳。這本書,是科斯以實地調研為基礎,參考國內外眾多文獻,根據(jù)多年對中國經濟發(fā)展的跟蹤觀察和對市場經濟的長期理論思考。
三
從三大評級巨頭對歐洲發(fā)難導致歐債危機步步升級開始,《評級真相》一書對信用評級、評級機構進行了深入剖析。更重要的,是邱仰林也在新一輪世界經濟較量中,中國的信用評級業(yè)如何發(fā)展,如何與美國三大信用評級巨頭進行博弈,如何與俄羅斯、印度等新興國家進行聯(lián)合等問題上,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前副院長、博導曹鳳岐教授認為,信用評級對一個國家和大的金融機構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往往由那些權威的評級機構評出的信用等級對于一個國家和機構未來的發(fā)展前景會產生重要影響。從這一點來看,新銳經濟學者邱仰林聚焦評級的真相而完成的《評級真相》一書,在對信用評級的程序、指標體系和評級過程進行介紹之外,也有了另外層面的審視。
美國標準普爾、穆迪以及惠譽三大信用評級機構雖然被公認為是最公正的評級機構,但并不排除他們打著貌似公允的旗號,來對各國進行主權信用評級,這種有失公允的行為作用于一個公司,會給其帶來毀滅性的打擊。作用于一國,亦會帶來深刻的負面影響。有鑒于此,邱仰林所提出的“中國等國家應建立起自己的具有公信力的評級機構”便有了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