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霏
【摘要】學生是學校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是比較特殊的公眾,同時也是學校教育的重要消費群體,這樣的雙重身份讓輔導員在管理學生維持公共管理秩序的同時,還需要保持學校良好的形象管理。因此,就學生與輔導員之間的關系管理問題,本文提出了輔導員的語言技巧,以便為學生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溝通方式。
【關鍵詞】學生管理 輔導員 語言技巧
在學生成長中,輔導員是重要的塑造者。這是因為輔導員的表達方式會直接影響學生的成長質(zhì)量和心理感受,二者之間的關系構成學校與學生關系的重要內(nèi)容。輔導員與學生關系良好是指學生受挫感低、自尊感強;輔導員壓力感小,包容性強,彼此和諧。主動權在輔導員手里,因此,本文就輔導員在學生管理中的技巧進行研究。
語言是輔導員與學生進行溝通的主要途徑,輔導員在對學生的管理與教育中的所有語言都必須是經(jīng)過思考和處理的。不同的語言形式,尤其是口頭語言的表達,會產(chǎn)生不同的交際效果。輔導員被強調(diào)應該是道德高尚的原因之一,是其一言一行都要具有非凡的倫理意義——關注關心學生的成長和進步。平時我們并不太在意自己使用的語言結構和詞語,很少反思自己在說什么,為什么使用這個詞而不是用那一個詞呢?現(xiàn)實中生活和工作中的許多沖突,就是源于詞語選擇和表達方式的不正確。尤其是在學生管理中,輔導員的語言表達方式、內(nèi)容影響的是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傾向,更重要的是影響其目前的心理感受——受挫過多顯然不利于學生的成長和心理的健康發(fā)展。你認為你的一句話是無心的隨便說說而已,可對學生來說其產(chǎn)生的影響是你無法估量的。建議輔導員每說一句話都要經(jīng)過意識控制和倫理思考,都必須負責任。輔導員也因此必然承擔比其他職業(yè)更多的監(jiān)督和更大的壓力。因此輔導員在說話時可以講究一下語言的使用技巧:
一、提問方式要正確
不論是上課還是與學生聊天時一般輔導員享有主動權。對于上課來說,課堂情境中的提問方式不當會影響師生之間的交往和溝通效果。對于提問,學生常見的抱怨是問題太多,讓學生感覺是在被審問和考問;而輔導員則是抱怨學生們沒有興趣參與討論?!安蛔屇銈冋f話的時候說得很帶勁,現(xiàn)在給你們機會討論怎么又沒有動靜?”發(fā)生這種情況時輔導員應該檢討一下自己的提問方式。在不同的場合應使用不同的提問方式:比如:我想知道學生簡單的事實信息,就可以使用封閉式的提問方法,只是讓學生來回答是或不是就可以;如果想讓學生主動積極表達,就實行開放式提問讓學生可以各抒己見,如:你怎樣評價這件事情?在做學生的思想教育時,有意識并慎重選擇和使用疑問詞。輔導員常用的疑問詞是“為什么”,而被問者會用“不知道”來回答,把開放式提問變成封閉式的回答。在這種情況下,輔導員可以采用溫和的疑問詞是“怎么樣”來展開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學生如果出現(xiàn)了違紀事件,輔導員首先需要冷靜思考,然后采取溫和、中性的方式來盤問,導引學生對自我行為做出總結與檢討。在類似的實踐中,輔導員采取中性提問方式且不帶有發(fā)問者的感受、價值觀與想象,往往會產(chǎn)生事半功倍、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語言的表達方式要正確
首先要正確使用陳述句,每個疑問句都可以改寫成陳述句。陳述句表達出來的效果是比較直率,如“我要求你不能曠課?!逼浯问菧蚀_使用祈使句。對學生提出要求的時候常常帶有命令的口氣,比如“我讓你起來回答問題?!痹谶@類情境下運用祈使句效果會好些,可以改為“請起來回答問題,好嗎?”再次是用“我要求你”代替“應該”。這種句型變化發(fā)生在陳述句中,它的好處是這樣會讓學生感覺到輔導員有責任心,對他負責,而不是空洞的道德規(guī)范。如“你應該認真聽講?!薄拔乙竽阏J真聽講。”兩句話有完全不同的效果。
三、用“我向信息”代替“你向信息”
“我向信息”,就是在看到學生有不良的行為時,不是直接對學生呵斥、挖苦,而是強調(diào)自己對學生行為的感覺,從正面談及學生行為對自己的心理影響。比如:“當我看到你們?nèi)〉玫某煽儠r,我很驕傲。”“我向信息”是輔導員將自己對學生行為的真實感受進行傳達,有很強的責任意識。這種信息避免了“你向信息”的責備、命令式的否定,可以讓學生發(fā)現(xiàn)自我的錯誤并及時改正而不是使學生怨憤或迷惑。
如果輔導員信息表達方式運用不恰當那就有可能與學生之間產(chǎn)生溝通障礙?!澳阆蛐畔ⅰ笔且环N把焦點置于學生而不涉及到教師的語言溝通。例如:“你最好別曠課,否則……”這是一種命令、責備的語氣。這種語言,非常直接地提醒學生應該怎樣做,不應該怎樣做。它雖然是一種提醒、一種指導,但在學生聽來卻是批評、命令、恐嚇。雖然學生能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但心里卻是別扭的,不情愿的。甚至有時有些學生根本不聽,反而與老師作對。所以這種“你向信息”溝通方式,是師生溝通的殺手,是損害師生情感的最快方式,我們應該少用。
語言訓練的目的是幫助輔導員和學生更加確定自己應該怎么說,從而對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承擔更多的責任。教育觀念和質(zhì)量的改變應該從語言及其運用技巧開始。
總而言之,在學生的管理過程中輔導員如果能掌握語言的藝術與技巧,就會贏得教育的主動權,取得良好的教育管理效果。
【參考文獻】
[1][美]斯圖爾特·克雷納, 管理百年,邱瓊等譯. ??冢汉D铣霭嫔纾?003.
[2]陳孝彬. 教育管理學.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3][美]詹姆斯·斯通納等. 管理學教程. 劉學等譯. 華夏出版社,2001.
[4]唐思群. 師生溝通的藝術. 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