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璇
家壞習慣的組合,也就是“磨磨蹭蹭、拖拖拉拉、啰里啰唆”的總稱。
“磨”——磨磨蹭蹭的本大小姐
要說起我的磨蹭,那可是相當有功力的。一天早晨,我起床晚了,媽媽就不停地催我。我卻像個沒事兒人一樣,慢慢騰騰地穿衣服,慢慢騰騰地洗臉,還把水給灑了一地。我梳好了頭又找不到皮筋兒,后來找了半天才找到。等出了衛(wèi)生間,一看表,都7:45啦!我還沒吃早飯呢!媽媽哪還顧得上給我盛飯,拉著我就出了門,騎上車子就往學校奔。可惜無論怎樣努力,到學校時都已經(jīng)開始上課了。于是,媽媽罵,老師罵,我成了風箱里的老鼠——兩頭受氣!唉!可是這又能怨誰呢?誰讓我那么磨蹭呢?
“拖”——拖拖拉拉的老爸
老爸的拖拉在我們家可是出了名的。爸爸每天都會把一些小事拖到第二天去干,第二天的事兒又拖到第三天去干,甚至第三天也不干。我經(jīng)常在家給爸爸讀《明日歌》:“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可是爸爸卻從不當回事兒。一天,媽媽大發(fā)雷霆,絮絮叨叨地說了老爸一大堆不是,甚至以不做飯來迫使爸爸就范。從此,爸爸的休息日變成了“勞動節(jié)”。拖地、擦玻璃、清理灶臺、收拾屋子、洗衣服、買菜、買米、買面……一直干到晚上十一二點才收工,把老爸累得那叫一個腰酸背疼腿抽筋。我“教訓”爸爸:“呵呵呵……不聽女兒言,吃虧在眼前嘍!”
“啰啦”——啰里啰唆的老媽
說起老媽的啰唆,那可是父女皆知呀!只要是媽媽一到家,我和爸爸就沒有好果子吃。只要是我和爸爸有一丁點兒做得不對,老媽就會啰唆個沒完沒了。我一放學回家,老媽就開始嘮叨:“今天學得怎么樣?老師講的你聽懂了嗎?題都會做嗎?老師表揚你了,還是批評你了?中午小飯桌的飯菜好吃嗎?吃飽了嗎……”如果我不馬上回到課桌上去寫作業(yè),老媽又會嘮叨個沒完沒了。哎呀!老媽呀!您就饒了您的寶貝女兒吧!嗚嗚嗚嗚……
這就是我們的“磨拖啰啦”一家。啥時候,才能變成智能版的iphone5呀!
(054000 河北省邢臺市小天才學校吳老師作文工作室五<3>班)
(指導老師 吳印濤)
魏晨《愛有你才完整》
Lalalalalala磨磨蹭,
Lalalalalala拖拖拉,
Lalalalalala啰里啰。
拖拉只在一轉念,
于磨蹭當空百煉,
且啰唆最美畫面。
“磨拖啰啦”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