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山遠
日本女優(yōu)蒼井空的一幅“書法作品”高價拍出的新聞,讓國人開始反思“蒼井空熱”。人類自古以來就有偏居主流之外的低俗或隱秘文化,無可厚非。但倘若讓這些登堂入室、以恥為榮,我們就不得不感慨這個社會確實是病了,病名“粗鄙”。
無論是蒼井空,還是干露露,或者以各種冠以體育或娛樂之名,實則為了盡可能暴露女性身體的電視節(jié)目,都能引起狂熱的追捧。尤其是傳統(tǒng)價值判斷中的“丑”和“無恥”,搖身一變,成為人氣的標簽,例如以裸露和臟話著稱的某對母女,一方面屢遭唾罵,另一方面卻偏偏邀約不斷。
以丑為美,以出位搏上位,早已不是新聞,這是一些人的成名捷徑,同時也是一些企業(yè)賺取眼球從而賺取真金白銀的手段。一些有意為之或病態(tài)已久的出名狂,隨時可以找到盛宴,來滿足這個社會的病態(tài)需求。盡管任何社會都免不了有病態(tài)需求,但需求如此直接,需求量如此之大,需求欲望如此不知遮掩,確實罕見。
人們常用“嗜癡之癖”來形容怪癖的嗜好,其大意是:南朝劉邕性喜食痂,感其味似食鰒魚(鮑魚)。一日,劉邕拜望正患瘡疾之友孟靈休,見床上頗多落痂,就撿起來吃掉。孟靈休先是嚇壞了,不過他隨后將其身上未剝落之瘡痂,盡數(shù)剝下給劉邕吃,弄得自己瘡口又流血了。后來劉邕命所屬南康郡之二百多名官吏,不論有無罪愆,每人須輪番挨鞭,致傷以成痂,供其食用……
這真是一個惡心的故事。但觀今日亂象,“嗜癡之癖”或許真的存在。任何一個商業(yè)社會,都免不了存在對女色的消費,但大多數(shù)能為公眾接受的消費,是建立在一定底線之上的。即使在AV合法的日本,也不可能出現(xiàn)大批民眾公然對一個AV女優(yōu)的狂熱追捧。對一個健康運轉(zhuǎn)的社會來說,以良俗筑成底線,價值取向可以多元化,但多元化絕不是低俗化。
任何時代,粗鄙都有其生存的土壤,因為簡單的感官享受,是人性之中難以抗拒的脆弱之處。在商業(yè)社會,有眾多這種提供簡單的感官享受的“文化”產(chǎn)品,讓人沉迷其中卻對人類文明進步無絲毫助益?,F(xiàn)在,很多人拒絕深奧、高雅、細膩,選擇粗線條、重口味的生活,理由是他們太累,要“活得輕松”。
馮驥才說:“一個民族文化的粗鄙帶來的問題,不僅是對自身文化的損害,更影響著民族素質(zhì)的下降,同時致使人們喪失文化的自尊與自信。而失去這種文化的自尊和自信才是最危險的?!?/p>
粗鄙的社會病,何時能夠治愈?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舉個例子,如果中國的孩子們苦學藝術,還只是為了高考加分的話,粗鄙難去,優(yōu)雅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