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會娟
摘 要:課堂提問是師生在課堂交往中的一種重要形式,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設計良好的課堂提問能提示學生學習的重點、難點,能激發(fā)學生思維,了解學生聽課的質量,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能力等。然而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提問方式確實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相關策略。
關鍵詞:思考;不足;策略
一、現(xiàn)存課堂提問的不足
課堂提問是師生在課堂交往中的一種重要形式,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設計良好的課堂提問能提示學生學習的重點、難點,能激發(fā)學生思維,了解學生聽課的質量,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能力 等。然而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提問方式確實還存在著一些問題。
1.一問一答,頻繁問答,表面熱鬧,華而不實。這樣“一問一答”式一般設計為師問眾生答,如,“答案等于幾?”“是不是?”“對不對?”“好不好?”等,這類問題的提出,教師只關注結果是什么,而忽視對規(guī)律的揭示,學生可以不假思索地齊聲回答“是”或“不是”,“對”或“不對”,問題太過于簡單僵化,不利于學生思維訓練,顯然喪失了優(yōu)化學生思維品質的機會。
2.設計的問題過難、過偏或過于籠統(tǒng),學生難以理解和接受。提問離題遙遠,脫離學生思維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啟而不發(fā)。
3.提問目的不明確,淡化了正常的教學。備課時問題未精心設計,問題不能很好地服務于教學,有時甚至脫離了教學目標,影響了學生的正常思考,使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抓不住重點,能力得不到提高。
4.答案被教師控制,排斥求異思維。提問時對學生新穎或錯誤的回答置之不理,或者中途打斷,只滿足單一的“通法”或標準答案。這樣提問,學生偶爾閃現(xiàn)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火花容易被教師否定扼殺,不利于學生求異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5.提問后候答時間過短,或先點名后提問,學生無時間思考。教師的提問,要求學生能正確地回答,必須給予充足的時間讓學生進行充分的思考,其目的在于讓全體學生能在這個“時間差”里去動腦思維,積極參與認識活動。像這樣的提問,不利于學生冷靜地思考問題,起不到提問的應有作用。
6.提問面向少數學生。教師的問題設計,如果只針對少數學生能回答,課堂上就會“冷場”,就會有“被遺忘的角落”。所以,教師要針對提問的難易程度從“學情”出發(fā),選擇不同類型的學生回答,以便調動不同層次學生的思維積極性和口語表達能力。
二、有效提問的教學策略
有效提問是相對“低效提問”和“無效提問”而提出來的。所謂“有效”,《現(xiàn)代漢語詞典》對其的解釋是:“能實現(xiàn)預期目的,有效果。”“有效提問”,意味著教師提出的問題能夠引起學生的回應或回答,且這種回應或回答讓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學習,由此獲得具體的進步和發(fā)展。有效提問包含兩個層面的含義:一是有效的問題;二是有效的提問策略。為了達到“教學過程最優(yōu)化”,充分體現(xiàn)課堂提問的科學性與有效性,我們在實踐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提問要明確。提的問題只有明確具體,才能為學生指明思維的方向。如,有一位數學教師在教學“觀察物體”時,讓學生觀察玩具小狗,提出問題:你看到了什么?學生答到:“小狗?!憋@然,這一提問不明確,學生的回答沒有達到教師的提問意圖。如果在學生觀察后出示四張不同位置拍到的照片后問:“你在小狗的哪面?看到了這里的哪一張照片?”這樣的提問既明確,又問在關鍵處,有助于學生理解觀察物體時所處的位置不同觀察到的圖像也就不同。
2.提問要具有思考性。教師在知識的關鍵處提問,能突出重點,分散難點,幫助學生掃除學習障礙。在思維的轉折處提問,有利于促進知識的遷移,有利于建構和加深所學的新知。
3.提問要靈活。教學過程是一個動態(tài)的變化過程,這就要求教師的提問要靈活應變。
4.提問要多向。教師所提的問題的答案,或解決問題的思路與方法,不能是唯一的,學生回答這類問題時,需要綜合運用各種知識,學生的思維要躍出線性思維的軌道。鼓勵學生質疑問難,改變信息單向傳遞的被動局面,使課堂呈現(xiàn)教師問學生答、學生問教師答、學生問學生答的生動活潑局面。
5.提問要具有邏輯性。教師所設計的問題,必須符合小學生思維的形式與規(guī)律。設計出一系列由淺入深的問題,問題之間有著嚴密的邏輯性,然后一環(huán)緊扣一環(huán)地設問,從而使學生的認識逐步深化。
6.提問要巧妙。當學生的情感被激發(fā)起來時,教師要善于激疑促思,或于無疑處設疑,或在內容深處、關鍵處、結合部設疑,使課堂教學時有波瀾。
7.提問要面向全體學生。提問時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要面向全體學生,特別要“偏愛”后進生。
在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運用藝術的手法精心設計課堂提問,既能促進學生積極思維,主動探索,又能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基本控制,使課堂教學效果最優(yōu)化。教師借助課堂,藝術性地層層設疑提問,能促思益智,使學生覺得學習數學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趣味無窮的??傊n堂提問是思維訓練的指揮棒。教師只要在教學中深入鉆研教材,了解學生實際,緊緊抓住學生的求知心理,優(yōu)化課堂提問方式,就能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避免滿堂問帶來的思維訓練不到位的弊端。
參考文獻:
[1]周小山.教師教學究竟靠什么.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06.
[2]游愛霞.小學數學教師課堂提問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教研究,2009(6).
[3]何明建.課堂提問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效率淺析[J].教改聚焦,2009(5).
[4]楊惠娟.小學數學課堂提問誤區(qū)及其對策[J].小學教學研究,2009(7).
(作者單位 山東省巨野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