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愛農
一、“探究式四步教學法”的基本概念
“探究式四步教學法”分為“導學”“探究”“質疑”“反饋”四個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它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導學案為依托,以學生自學為基礎,以探究質疑為核心,以反饋為手段,激發(fā)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興趣,培養(yǎng)合作探究的精神,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最終實現自主學習。“探究式四步教學法”的靈魂在于抓住一個“變”字,改變教學順序,變“先教后學”為“先學后教”;變革師生角色,變以老師主體為以學生主體,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人翁地位;改變學習方式,變被動學為主動學,變死記硬背為自主探究,變老師問為學生問,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要求老師一方面要擁有廣博的專業(yè)素養(yǎng);另一方面要具有善于啟發(fā)誘導、靈活化解矛盾、熟練調控課堂的教學能力。
二、“探究式四步教學法”的主要特征
1.學生的主體性
實行“探究式四步教學法”的課堂,不再是教師表演、展示的舞臺,而是師生共同參與、快樂學習、共同演繹精彩的場所。課堂的主角由教師轉為學生,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成為教學過程中認識活動的主體。學生通過自己的大腦去獨立思考,用自己的雙眼去認真觀察,用自己的嘴巴去交流、評價,用自己的雙耳去聽、辨別,用自己的雙手去觸摸、操作,從而獲取自己獨有的感受和體驗,得出自己的判斷和結論。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不再是接受知識的容器;學生不再是配角,而是教育活動的主體。
2.教師的引導性
“探究式四步教學法”雖然改變了傳統(tǒng)意義上的師生角色,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體,但教師并非變得可有可無。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者、學生人生路上的引路人。教師引導學生全身心地參與教學,引導學生從各種束縛、禁錮、定式和依附中超越出來。教師的這種“引”是一種真誠的幫助,不僅表現為一種啟迪,也表現為一種激勵。教師引導的內容不僅包括方法和思維,同時也包括價值和做人;不僅有智力因素參與,也有非智力因素參與;不僅引導學生參與學,也引導學生參與教,使學生真正認識到學習是自己的事,自己是課堂上的主人。
3.學習的自主性
“探究式四步教學法”重組教學順序,改變了以往課堂上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局面,打破了“老師教、學生學”的傳統(tǒng)模式。學生是能動的主體,他在原有認知結構的基礎上吸收、同化新知識,充實、完善原有的認知結構,或者改組原有的認知結構,組成新舊知識統(tǒng)一的新的認知結構。 “探究式四步教學法”根據學生身心發(fā)展和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真正實現了由“能學”“想學”到“會學”的轉變,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學習。
4.教學的民主性
在“探究式四步教學法”中,教師真正蹲下身來,尊重學生、賞識學生、鼓勵學生,成為學生學習的伙伴、生活的知己;給學生創(chuàng)設主動、互動、生動的學習環(huán)境,把教學過程變成一個師生互動、生生合作的動態(tài)過程;給各種類型的學生提供適合他們發(fā)展的機會和舞臺,尊重他們的差異,讓學生在這種多向的互動合作探究中,獲得多元的、鮮活的、豐富多彩的信息,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
民主化的教學不僅保證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全過程,而且強調師生共同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因此,教師不僅要針對學生的狀況長善救失,而且也要教學相長;不僅學生要參與學,教師也要參與學;不僅教師指導教,學生也要指導教。教學過程中的“小環(huán)節(jié)、多臺階、多角度、多賞識”,為學生搭建了展示自己的平臺,可以引導學生一步步走向知識的樂園,讓每一個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5.學習的質疑性
課堂是質疑問難的場所,是通過對話探尋真理的地方?!疤骄渴剿牟浇虒W法”倡導質疑學習,在不同環(huán)節(jié)設計上要求用不同的質疑方法,或師疑生,或生疑師,或生生互疑。課堂上,教師為學生提供質疑的機會,以“疑”為主線。學生不疑,教師不講;學生有疑,老師解疑;學生無疑,老師追疑。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滲透問題意識,讓學生自己學,自己觀察,自己發(fā)現問題,激發(fā)學生勇于探索創(chuàng)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激起學生的求異思維和創(chuàng)造精神,不僅使學生知其然,而且使學生知其所以然;不僅使學生參與學習,而且使其學會學習;不僅培養(yǎng)學生的一般能力,而且培養(yǎng)他們的實踐能力,培育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
(責 編 東 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