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細長長的藤條彼此纏繞,無論是小小的空隙,還是規(guī)律的交錯,仿佛都帶著一種無比自然的親昵。藤藝就這樣為我們編織出一個悠閑愜意的田園小天地!
藤,無處不在
關(guān)于藤藝的故事,可以從“很久很久以前”開始,心靈手巧的古代人也沒有對此吝嗇他們的智慧和熱情。早在公元前2000年,埃及人就已經(jīng)用燈芯草編籃子了;在古羅馬的肖像壁畫里能看見柳條編成的椅子;而在漢代以前的中國,藤則多以席的形式出現(xiàn)。
如今,從花園里、陽臺上的圓桌、吊籃、躺椅,到客廳的沙發(fā)、茶幾,再到餐廳的休閑桌椅;從實用的儲物架子,再到各種好看的小擺件,只要你喜歡,藤真的無處不在。
藤,優(yōu)點一籮筐
從原產(chǎn)于熱帶的棕櫚科植物,到用藤皮和藤芯編織出的各種家具,經(jīng)過了一系列工序,但是這類家具的優(yōu)點似乎都是藤天生的:重量輕,可塑性強、柔韌、有彈性、吸濕熱、透氣、耐用等。
回頭想想,在茶室里,藤具還真是另有一番素雅;客廳里的沙發(fā)躺著也挺舒適;花園陽臺上的吊椅,悠閑中帶著自然的愉悅;還有各種小藤藝,似乎都能在各處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