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曉春
摘要:本文關注了廣播文藝節(jié)目存在的幾種“泛娛樂化”現象,剖析了現象背后的原因,并提出了應對方法。強調廣播文藝節(jié)目在提供娛樂的同時,不能忘記媒體責任和文化擔當。
關鍵詞:泛娛樂化 價值觀 媒體公信力 廣播文藝
【中圖分類號】G222 【文獻標識碼】A
廣播文藝節(jié)目可以給聽眾帶來輕松和愉悅,但如果“泛娛樂化”,播出格調不高的娛樂內容,人為制造笑料、噱頭,盲目引用網絡上的娛樂消息,將低俗化混同于“接地氣”,那么它恰恰違背了娛樂的本質和要義,不但達不到娛樂受眾的目的,反而影響了媒體自身的公信力,得不償失。
一、廣播文藝節(jié)目中目前存在的主要幾種“泛娛樂化”現象
1.低俗不堪
某電臺文藝頻率中一檔冠以“時尚”標題的欄目有一期節(jié)目中,其中一嘉賓——某雜志時尚主編談及有關辦公室白領健康的話題,另一位嘉賓說:“你看我的肌肉,哈哈!”女主持人卻嗔怒道:“把褲子穿起來!”緊接著直播間里一陣哄笑。將時尚話題引入低俗不堪的境地,不知節(jié)目制作者是何種考慮?
2.荒誕不經
某傳奇故事欄目播出過這樣的內容:裝有果戈理頭骨的火車在隧道口的一團大霧中消失后,完全不知去向。幾十年后,人們又多次見到這輛老式火車,有時沒有鐵軌,它也在行進。還有一期節(jié)目中說,我們的地下或許存在著另一個世界,由錯綜復雜的地下長廊組成,縱貫歐亞美。地下世界里有很多金銀寶藏,那里生活著另類居民,他們的文明比我們更先進。有時他們會在我們的世界里短暫現身,埃及出現過地下人上來掠走美女的事件,俄羅斯出現過矮小的地鼠人,土耳其勘探隊員曾遭遇身高四米的巨人……這些荒誕不經的故事已經逾越了科幻或魔幻的范疇,純屬無稽之談,只能誤導缺乏辨別能力的聽眾。
3.調侃失當
適逢端午節(jié),一檔下班晚高峰時段播出的娛樂節(jié)目中,主持人調侃到:“大學里面學習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馬克思走了,給我們留下的是背誦到口吐白沫的馬克思主義,還有默寫到手長老繭的試題,而屈原走了卻給我們留下了三天的假期?!敝鞒秩烁袊@道:“同樣是偉人,還是咱中國老祖宗心疼咱中國人……”如此調侃顯然不妥。
另一檔節(jié)目中,主持人吃了榴蓮上節(jié)目,并將其作為節(jié)目調侃的話題,一再說吃榴蓮后的氣味有“香港腳的味道”,并且說“中國是香港腳的味道”等。這種毫無邏輯、毫無底線的調侃,不能不讓聽眾質疑該媒體從業(yè)人員的素養(yǎng),進而質疑該媒體的公信力。
4.盲目引用
某電臺開設“十大微博熱門話題”板塊,直接把網絡微博內容搬到節(jié)目中,如:“韓寒酒店偷情,他老婆也與其他男人糾纏不清”“劉詩詩和楊冪不和”“成龍對嘴熱吻王力宏”等。這些八卦的網絡信息大都是捕風捉影的,其真實性令人質疑。即使信息是真實的,主流媒體也不能簡單地照搬引用。況且網絡熱議的話題不一定就適合廣播。
近來還有一類廣播綜藝節(jié)目,喜歡把國內外時事拿來評論調侃,但他們不是以新華社等權威可靠的新聞為準,而是從網絡上直接引用。如2013年2月16日,某早間直播綜藝節(jié)目的主持人說:“去年12月18號韓國向朝鮮發(fā)放了10個巨型的氣球,里面裝了20萬份傳單和1000張1美金的鈔票,但是這個氣球的長相不是那么體面……像小孩子用家長安全套吹過的氣球……這不明擺著是韓國與朝鮮‘約炮嘛。果然,朝鮮的大炮第一時間就向南邊瞄準……”主持人不僅用了“約炮”等不雅詞匯和不雅類比,而且在新聞的準確性上發(fā)生了問題。經查,2012年10月22日,韓國曾向朝鮮發(fā)送了宣傳品氣球。再如,2012年6月某天,一檔下班高峰時段直播的娛樂節(jié)目中談到:“小升初(擇校費)今年已經漲到九萬……但不知是否屬實。幼升小都已經十萬了……以上是網友,或是網上的消息?!边B主持人自己都承認“不知是否屬實”,未經核實的網上消息就這樣隨便地拿到節(jié)目里說,把廣播的媒體責任拋到九霄云外,其求真意識和受眾引導意識的薄弱可見一斑,嚴重折損了國家電臺的媒體形象。
5.素養(yǎng)缺失
某講故事的節(jié)目,主持人深情地講述了世界著名小提琴家伊扎克·帕爾曼的感人故事,如果配上帕爾曼演奏的小提琴曲,是順理成章的事,也會令故事聽來更感人,但配樂卻是流行歌曲。另外一檔旅游節(jié)目,介紹柬埔寨,其實有很多東南亞風格的音樂可以選作配樂,然而節(jié)目所選的歌曲是跟主題一點不搭調的流行音樂。為文章或主題選擇相應的音樂,應是廣播文藝節(jié)目制作者的基本素質,合格的廣播文藝節(jié)目制作者應當具備文學、音樂、戲劇、戲曲、曲藝,甚至哲學、歷史、政治等多方面文化素質。可現實是,許多編輯、主持人在基本素質上,還差得很遠。
二、“泛娛樂化”現象的原因剖析
1.忽視主流價值觀
在中國社會轉型的特殊時期,多種價值觀并存、碰撞,而有的廣播文藝節(jié)目制作者沒有能力和素養(yǎng)去判斷和選擇正確的價值觀;再者,隨著中國經濟市場化的日益深化,廣播節(jié)目的商品屬性也逐漸顯現,其價值也由過去純粹的社會價值轉變?yōu)榧婢呱鐣r值和商業(yè)價值雙重屬性。近年來,其社會價值屬性有淡化趨向。節(jié)目是否傳播了真善美的主流價值觀,是否繼承和發(fā)揚了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和傳統(tǒng),在許多節(jié)目制作者心目中變得無足輕重,因為它們不能即刻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經濟效益。因此,低俗的、淺薄的、八卦的“泛娛樂化”內容時有出現。
“泛娛樂化”其實不是真正的娛樂,而是使娛樂失去了豐富性和多樣性。它不僅不能使聽眾獲得真正的愉悅,而且有害人們的身心健康,更影響了一個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傳承和一個社會的精氣神。為了經濟利益的最大化,不惜損害社會效益,這是一種很短視的行為。
2.輕視媒體公信力
“媒體的公信力,是指媒體在長期發(fā)展過程中積累的一種被社會公眾所信任、信服的內在力量,它決定了媒體的權威性、信譽度,是媒介的核心競爭力?!雹賯鹘y(tǒng)主流媒體具有很高的公信力,公信力是其核心價值所在。然而,在走向市場化運作的過程中,個別主流媒體在媒介責任和經濟效益之間,卻選擇了后者,把公信力放在了一邊,于是產生了一些喪失人文精神和職業(yè)操守的現象。作為大眾傳媒,公信力是其存在的價值基礎。無法想象,一個缺乏公信力的媒體會得到受眾的承認和喜愛。
廣播既不能沉浸在昔日的輝煌里,也不能在社會轉型時期紛繁復雜的現實中隨波逐流。主流媒體獨特的價值在于其意見和視角,其核心資源是其觀點和理性分析。主流媒體要發(fā)揮自身特長,揚長避短,不能以“三俗”的內容來迎合聽眾和商家,不能以多年積累的主流媒體在受眾心目中的優(yōu)秀形象,去換取短期的廣告效益或一個節(jié)目組、一個頻率局部的小利益。“衡量一個媒體強勢與否的標準,并不完全在于它的發(fā)行量有多大,而在于它的公信力,以及基于公信力所輻射出的影響力。”②廣播節(jié)目力圖吸引更廣泛的受眾是很自然的,但在網絡新媒體的受眾呈幾何倍數增長的當下,傳統(tǒng)主流媒體不應該與新媒體拼信息量和受眾量,而應該在增強可信度和提高品位上下工夫。
3.對娛樂的誤讀和對聽眾的低估
娛樂是人們與生俱來的一種生理需要和情感需要。雖然窺私、獵奇、惡搞也確實能滿足一部分人的某種需要,并在一定程度上給他們帶來某種快樂,但這絕對不是娛樂的全部意義,不等于快樂的全部,也不等于街談巷議或網絡傳播的這些內容就適合在廣播電臺播出。媒體沒有理由只提供單一的娛樂,其實還有很多內容和形式的文藝節(jié)目可以愉悅受眾,需要節(jié)目制作者靜下心來去嘗試、去創(chuàng)新。
另外,主觀認定那些低級趣味、獵奇搞怪的內容就是聽眾喜歡的,是陷入了誤區(qū)??赡艿退椎臇|西能迎合一部分聽眾,也能夠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下生存和傳播,但隨著全民素質的不斷提升,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需要高品質、高品位的文藝節(jié)目來放松心情,釋放壓力。浙江衛(wèi)視節(jié)目中心副主任陳偉說:“現在電視人有一些誤區(qū),總是自作聰明地以為老百姓喜歡那些低俗的東西,而事實證明,中國電視觀眾的審美水平是非常高的,只要你給他好的東西,他會認出來的?!雹邸吨袊寐曇簟肪妥龅搅税蚜魇У碾娨曈^眾和精英人群拉回到電視機前,與此同時,像蘋果公司、迪奧、香奈兒這樣的高端客戶主動投放廣告也是很好的證明。因為在這些國際大品牌客戶眼里,“好聲音”的觀眾與它們所要影響的目標人群相契合。
4.對主持人和編輯缺乏培養(yǎng)和要求
近年來,雖然廣播日漸式微,有的頻率收聽率非常低,即使說錯話也幾乎沒有什么影響,但這不等于說廣播就能任由主持人在話筒前聲嘶力竭,咋咋呼呼,或是吹噓自己如何風光、宣揚自己的微博、乞求粉絲數量;更不能任由主持人把直播間當成肆意張狂的酒吧。先不說能做什么,現在的主持人和編輯首先要知道的是“不能做什么”。
廣播文藝是有它的規(guī)律的,電臺宣傳是有口徑和導向的,做文藝節(jié)目也是有基本方法和要求的。但是,一批又一批年輕的編輯、記者、主持人入職后,沒有人向他們強調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工作的特殊性,培養(yǎng)他們把握輿論導向的能力,也沒有定期地組織業(yè)務培訓,告訴他們基本的文藝規(guī)律和做文藝節(jié)目的方法和技巧?,F狀是有些編輯、記者頭腦里沒有紅線,沒有標尺,主持人在話筒前口不擇言,有機會就自戀一把,如此這般埋下了種種“安全隱患”,不知哪天就會觸雷引爆。
三、抵制“泛娛樂化”的應對方法
1.堅定信念:弘揚真善美是文藝作品及文藝節(jié)目永恒的主題
縱覽古今,環(huán)顧中外,凡是經典流傳的、頗有人氣的文藝作品及文藝節(jié)目,都是以真善美為創(chuàng)作主旨的。作品中也許有玩世不恭、有嫉妒欺詐、有插科打諢……但是最終著落點都是人間真愛、善良和希望。比如王朔的“痞子文學”、馮小剛的喜劇電影、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逃離德黑蘭》、風靡全球的美劇《緋聞女孩》、成功引進的音樂選秀節(jié)目《中國好聲音》,還有中央電臺曾經數十年播出的數百部精彩的長篇連播作品,如《穆斯林的葬禮》《白鹿原》,等等。
《中國好聲音》的成功取決于超大投資、新型合作模式、版權和“寶典”支持、建立產業(yè)鏈等多種因素,但最重要的是它加上了“中國芯”,即價值回歸的內核。節(jié)目導演金磊說:“……想借這個平臺,喚回中國人對音樂的信仰?!粋€國家的音樂是否發(fā)達,是跟這個國家的文化狀態(tài)有很深的關系的。……我們要重新梳理中國的流行音樂,我們要讓大眾的審美提高,我們要出更多的屬于我們自己的作品和新人?!雹堋吨袊寐曇簟分谱鞣綘N星公司總裁田明說:“好聲音的標準,一個是音樂的標準,一個是價值觀的標準,你要做出好的音樂,要付出一定努力才能成功,不是只要豁得出去就成,那是扭曲的價值觀?!?⑤
無論世事如何變遷,無論文化背景有何差異,但對真善美的追求和弘揚是永恒不變的。所以,文藝節(jié)目的制作者尤其應當堅信真善美才是能觸動心靈、捕獲最多受眾的法寶。如果節(jié)目制作者心底長存這樣一份真善美,就不會隨便拿理想主義、英雄主義調侃,就不會動輒窺私、獵奇,就會知道究竟要給聽眾什么,什么才能真正地愉悅他們。
2.堅守責任:廣播的特性決定了它的媒體責任
“媒體作為一個國家意識形態(tài)的載體,不能完全推向市場?!雹弈壳?,我國的廣播電臺仍然屬于公共電臺,不能等同于企業(yè),不能為了經濟利益而喪失社會擔當。作為傳統(tǒng)主流媒體,追求正當的經濟利益是無可厚非的,而“作為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傳媒業(yè),必須處理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之間的關系,并且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這是毋庸質疑的。”⑦
廣播有自身的特性,廣播在傳媒業(yè)獨特的位置決定了它的責任,決定了它應當樹立自己的媒體形象,即以公信為重,擔負起輿論引導、意見領袖、保持品位的責任。這也正是受眾對廣播媒體的期望所在。廣播不同于小劇場、微博,不能把小劇場里和微博上的東西照搬過來。盡管小劇場的作品可能使人捧腹大笑,微博的言論可能令人暢快淋漓,感覺很貼近生活,但是這種貼近,與新聞宣傳的“三貼近”不能簡單地畫等號?,F在常說節(jié)目要“接地氣”,并不是一味地迎合聽眾就叫做“接地氣”,而是要切實把握人民群眾的文化需要,創(chuàng)造出更多更好的文化產品,以此抵制“泛娛樂化”的蔓延,引導受眾走向更高層次的文化審美,給受眾多元化的愉悅感受。
3.打造精品:創(chuàng)作“人有我精”和“人無我有”的文藝精品
一方面,隨著全球經濟文化一體化進程的加速,廣播文藝節(jié)目有更多的途徑和機會去借鑒國外傳媒業(yè)在宏觀管理和微觀操作上的先進經驗,比如國內一些電視娛樂節(jié)目,就是購買了國外節(jié)目的版權,按照已有的嚴謹精密的節(jié)目規(guī)程,成功運作,獲得了強烈的社會反響和喜人的經濟效益?;蚴窃诮梃b外來形式的基礎上,形成中國特色的新節(jié)目,比如國內一些真人秀節(jié)目,就是將西方真人秀節(jié)目加以改造,融入了本土化的娛樂元素并不斷地創(chuàng)新。廣播文藝亟需拓寬視野,多學習和引進國外同行的先進經驗。
另一方面,廣播文藝節(jié)目應著力挖掘和展示中華民族的文化精華,比如戲曲、曲藝、原生態(tài)民歌等有聲資源,搜集整理后,加上獨具匠心的創(chuàng)意和編排,把它們變成高品位的、具有留存價值的廣播文藝作品。這樣的精品節(jié)目還可以向國外傳播,讓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國文化。
再有,像廣播劇,融合了文學、音樂、音響、演播等多種文藝元素,是廣播最高級別的綜合文藝表現形式。而創(chuàng)作生產這樣的節(jié)目是廣播電臺,特別是國家級廣播電臺的優(yōu)勢,它需要專業(yè)的錄音設備、錄音棚、制作機房、優(yōu)秀的演員,這些遠遠不是一個播客或一個微信能完成的。廣播要檢視和利用自身的優(yōu)勢,爭取生產出更多更好的廣播劇作品,為豐富人們的文化生活盡一份力量。
4.加強監(jiān)管:讓節(jié)目的監(jiān)管科學化、制度化
要克服“泛娛樂化”,提高節(jié)目制作者的自身素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用一套科學完整的監(jiān)管體系來對節(jié)目實施監(jiān)督和管理,也是十分必要的。通過一整套量化標準和獎懲措施,來保證節(jié)目的思想性、藝術性、娛樂性等能夠達到預期,保持水準。美國是世界上對電視節(jié)目內容最早進行管制的國家,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的制度系統(tǒng),分為五級:憲法基礎、法律規(guī)定、政策制度、行業(yè)規(guī)范、公民監(jiān)督。這五級管理,同樣適用于我國,適用于廣播。廣播業(yè)界應當促進監(jiān)管手段的科學化、制度化和可操作性,以此來規(guī)范和杜絕“泛娛樂化”等問題。
廣播文藝節(jié)目是反射社會文化的一面鏡子。它的“泛娛樂化”已經損害了廣播媒體的公信力,并且可能引發(fā)社會責任感的缺失和道德感的滑坡。世界著名媒體文化研究者和批評家尼爾·波茲曼說:“如果一個民族分心于繁雜瑣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義為娛樂的周而復始,如果嚴肅的公眾對話變成了幼稚的嬰兒語言,總而言之,如果人民退化為被動的受眾,而一切公共事務形同雜耍,那么這個民族就會發(fā)現自己危在旦夕,文化滅亡的命運就在劫難逃?!雹唷皧蕵分了馈钡念A言并非聳人聽聞,廣播理應承擔起一份社會責任,在提供娛樂的同時,不忘自己的文化擔當。
(作者單位: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綜藝中心)
(本文編輯:莫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