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才
高考計算題從考查學生思維能力的角度上來看,是把理論問題抽象為數學問題并進行相應的運算,這是一種較高層次的抽象思維,它反映了學生思考問題的方式的一種發(fā)展和提高。計算題在一定程度上還通過數學和有關文字表述,考查學生思維的邏輯性,敏捷性,發(fā)散性和創(chuàng)造性,也會考查學生知識網絡的形成,考查學生是否形成了以靜治動、以不變應萬變的學習理念。化學計算是高中化學教學中的重點內容之一,也是高考試題難點之一。如何在平時的訓練中處理好這部分內容,我以為要做到以下幾點:
化學計算的特點
㈠內容的綜合性
化學計算必須綜合運用化學基本概念、化學基本理論、元素化合物知識、有機化學、化學實驗等知識模塊中的有關知識,但其重點是有關物質組成和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十字交叉法
例子:取100克膽礬,需加入多少克水才能配成溶質質量分數為40%的硫酸銅溶液?
㈡設問的層次性
較低層次的計算題在設問時偏重于概念、原理和元素化合物知識的理解與直接應用;而綜合計算題在設問時著重于概念、原理以及元素化合物知識的理解與直接應用。特別是分析和綜合、創(chuàng)新能力的訓練與測試。其中有難度較大的討論型計算題;也有題中提供新信息,考查學生能力的計算題。難度較大的習題往往分幾個設問。一般地說前面的小題的思考與解答實際是為后面的小計算題起提示和鋪墊作用的。
差量法
㈢條件的隱蔽性
題中的隱蔽條件有多種情況,一是數據參與運算,有的則不參與運算。有的明示,有的隱含(特別是在所謂無數據的題中)有的則要攤求,也有可能給出虛設的數據,或者給出多個數據,必須經過推算判斷之后才能選擇使用的情況,不參與運算的數據有的是作為思考的前提或討論的范圍,有的則起迷或的作用。二是題中隱蔽的條件還往往隱含在化學原理之中,以考查學生的思維嚴密性和整體性。
守恒法
例子:取一定量的硝酸銨和硫酸銨固體混合物,分成質量相等的兩份,其中一份與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共熱,在標準情況下收集到6.72L氨氣。另一份加水完全溶解后,加入過量的氯化鋇溶液充分反應后得到11.65g白色沉淀。試計算:原混合物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
所謂隱蔽,就是硝酸根中的氮易被忽略,小心隱井。
㈣解法的多樣性與靈活性
由于題的綜合性強,涉及的知識點多,因此由已知到未知往往有多種轉變方式與途徑。故解題時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次、不同的側面、不同的方式進行剖析求解,還要比較不同的解法,找出最佳解法。力求思考問題深刻一些,解決問題靈活一些。通過一題多解,發(fā)展思維的流暢性;通過一題簡解,發(fā)展思維的變通性;通過一題優(yōu)解,發(fā)展思維的獨特性。
電荷守恒法
由定性向定量轉變------化學學科一個合理的發(fā)展方向
化學計算對基本概念、基本理論以及元素化合物知識、化學實驗等從定量的角度來設問可以在較高的深度上考查學生對上述相關知識的認識。同時通過數學的抽象和簡潔的文字敘述考查學生的思維邏輯性,靈活性,敏捷性等。以及對相關學科知識的運用能力和將中學各學科知識形成的網絡狀況,因此,化學計算是對學生知識和能力的綜合性考查,而不是單純的數字計算的考查。
三、化學計算的方法
在處理化學計算題時,首先要認真審題和分析題意,找到已知條件,明確計算的目的,分析計算的目的和已知條件之間有哪些直接和間接關聯,可以用哪些化學概念、化學原理和化學定律來表達這些關聯及它們之間的量變,各種量可以使用的計算單位,然后聯系化學的基本的計算方法找出解題的最佳途徑。解題時要注意思維的靈活性、條理性、邏輯性、發(fā)散性和格式的規(guī)范性,力求做到層次分明,運算正確。我們在日常的教學和學習中,常采用的方法有:守恒法、關系式法、假設法、討論法、極限法、差量法、估算法、平均值法、十字交叉法拆分法等。其中重點考查的有關系式法、守恒法、差量法、平均值法、極限法、估算法等。另外,一些有機信息計算題往往集分析、計算、推理、遷移、創(chuàng)新于一體,還有較成熟的但尚未被高中教材收入的化學事實,也包括近幾年科技的新成就,這些題目知識新,問題的置入與教材基礎知識有關,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起點高,落點低。望讀者朋友們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靈活運用數學和化學知識具體處理問題。在逐步掌握該題型的特點和解法的基礎上,提高解決這類問題的信心。
總之,高考題型的設置是為測試目標服務的,不同的題型功能不同,要靠我們集思廣益,不斷思考和探索,摸索出自己的一套解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