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軍輝
新課程改革倡導反思性教學,反思教學是一種現(xiàn)代教學思潮,它是教師研究解決教學問題的重要手段,也是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有效途徑。反思教學在英語教學中是一個連續(xù)的、動態(tài)發(fā)展的過程。新課程改革反思教學教學實踐一、前言
新課程改革倡導反思性教學,反思教學是一種現(xiàn)代教學思潮,它是教師研究解決教學問題的重要手段,也是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有效途徑。一方面,教師之所以要反思,主要是為了進一步改進教學,這實質上是向更合理的教學實踐努力。另一方面,通過反思可以不斷發(fā)現(xiàn)新問題,進一步激發(fā)教師的責任心,使教師在改進教學的過程中,把自己的教學實踐提升到新的高度。
二、反思教學的涵義及特征
現(xiàn)代漢語詞典對“反思”的解釋是“思考過去的事情,從中總結經(jīng)驗教訓”,反思過去,是為了將來。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對反思教學作如下定義:教學主體借助行動研究,不斷探究與解決自身和教學目的,以及教學工具等方面的問題,將“學會教學”與“學會學習”結合起來,努力提升教學實踐的合理性,使自己成為學者型教師的過程。由此可見,反思教學不僅僅是回憶或回顧已有的教學活動和教學行為,而是要通過教學主體的不斷探究、質疑,找到其中的問題和答案,審慎地考慮教學實踐并不斷矯正不良的教學行為,合理的進行自我評價,追求教學實踐的合理性,指導未來的教學行動,使自身的教學具有發(fā)展的價值,創(chuàng)造的價值和自我實現(xiàn)的價值,使自我從經(jīng)驗型的教師發(fā)展成為學者型的教師的過程。
1.反思教學具有明確的目的性和指向性
反思教學從教學實踐中的具體問題出發(fā)以解決教學問題為基本點,以追求教學實踐合理性為動力,從而實現(xiàn)教學過程的優(yōu)化,提高教學實踐的效果。
2.反思教學具有全程性和全面性
反思教學要求教師以指導性的目標和價值為中心,全面參與反思過程,既重視教師的教學反思,又重視對教學賴以發(fā)生的社會和組織前景的分析,貫穿于教師職業(yè)生涯的始終。反思性教學環(huán)節(jié)具有全程性和全面性、內在性、連貫性的特點。
3.反思教學具有實踐性和社會性
反思教學立足于實踐,要從教學實踐中的問題出發(fā),發(fā)展行動研究;是一種依賴群體支持的個體活動,是一種合作互動的社會實踐和交流活動。
4.反思教學具有自主性和互動性
反思教學以增強教師的道德感為突破口,重視培養(yǎng)教師對教學的主人翁態(tài)度;強調反思教學要重視教師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鼓勵教師進行實踐與理論之間的多重整合和轉化。
三、反思教學的實現(xiàn)形式及操作方法
反思教學對教師的教學推理能力和應變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這些能力??梢酝ㄟ^以下手段來提高:
1.課堂觀察
即同事間互相協(xié)作,互相聽課。授課教師在課前雖然對課堂活動、任務、時間安排進行精心設計,但設計與實際的教學實施往往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有必要請同事幫助觀察課堂教學,收集教學信息。通常要求他們收集以下幾方面的信息:課堂組織方面(教師如何開始課堂教學、組織活動?如何結束該課)、時間分配方面(教師如何分配不同活動的時間)、學生任務完成情況、提高問答方面(課堂上教師所提問題的類型,如是一般疑問句還是特殊疑問句,是推理型問題還是開放型問題以及學生回答的方式)、教師講解方面、教師活動覆蓋面(教師與學生交流的范圍有多廣)、學生結對活動方面(學生結對活動的方式,在活動中所應用的語言是母語還是英語)、小組活動方面(教師以何種方式分組)、教材使用方面(課堂上教師對教材的依賴程度如何,以及以何種形式脫開教材)。
2.教學日志
教學日志是促進反思性探究的一種有效的手段。它是對教學經(jīng)歷所作的書面描述和反思。教學日志可涉及以下幾方面:
(1)教學理論
它包括對教與學理論和信念的認識,以及這些信念對教學的影響,還包括對學生背景知識以及學校環(huán)境的認識。
(2)教學評價
包括對課堂教學正面和反面的評價,對學生、教師課堂交流所出現(xiàn)問題的診斷,并提出可取代的方法,制訂出行動的計劃。
(3)自我意識
包括對自己作為教師的長處和局限性的認識,了解自己的教學風格、語言熟練程度,制定個人目標。
在教學“Do you like bananas”時,寫了這樣一篇教學日志“本單元教學亮點是學生通過聽、說、讀、寫訓練,熟練掌握“l(fā)ike”的不同句型以及名詞(即可數(shù)、不可數(shù)、復數(shù)形式)的不同用法,同時學會用食物名稱和調查表格表達自己和他人早、中、晚餐喜歡吃的食物,還有他們喜歡去的KFC和MacDonald。食物是學生愛談的話題,他們興致盎然地進行小組活動,用英語進行問答,小組代表用英語來匯報調查結果,體現(xiàn)了學以致用的教學理念。在生活中學生的飲食不是很健康,教師就適時進行德育滲透:“Healthy food makes you healthy. Do not eat too much junk food.”
但是在呈現(xiàn)名詞(即可數(shù)、不可數(shù)、復數(shù)形式)的不同用法時,由于方法比較單一,又加上食物名詞比較多,在課堂上學生有疲倦感。教師在教學時頗有激情,但學生的熱情沒有發(fā)揮到淋漓盡致的程度。
原因1:學生基礎參差不齊,眾口難調。
原因2:小組活動時,有些學生沒有積極參加到活動中。
3.作業(yè)設計
學生完成作業(yè)和教師批改作業(yè)是一種師生互動的活動。通過批改作業(yè),教師可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存在的問題,及時地總結、反思教學過程中的成與敗。在學習食物類單詞“hotdogs”“french-fries”“hamburgers”“dumplings”“noodles”“porridge”“rice”后,不妨要求學生比較中西方飲食文化的差異,請學生調查本班吃中餐和西餐的人數(shù)比例。然后每人制作一份調查表,再把調查結果寫出來。
4.問卷調查
問卷調查也是收集學生對教與學看法、態(tài)度、學習動機等信息的一種快捷的方法,教師可以在短時間內收集到大量的情況。反思教學不僅要求教師進行反思,還需要學生參與反思過程,使學生在運用知識的過程中形成反思的習慣,并運用反思提高學習效率。在設計問卷調查時,可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自身上來。例如,你參與課堂活動的主動性如何?你在學習中的角色是什么?你認為學習外語的價值是什么?
5.錄音錄像
通過錄音錄像,教師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不足,或活動范圍是否覆蓋了全體學生。
反思教學在英語教學中是一個連續(xù)的、動態(tài)發(fā)展的過程。教師的發(fā)展為學生的不斷發(fā)展提供了條件??梢哉f,沒有教師的發(fā)展,就沒有學生真正的發(fā)展。教學反思是提高中學英語教師教學實踐自我反思能力和教學能力的重要途徑,是促使教師專業(yè)成長的重要方法。反思性教學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無疑會有力地促進英語教師素質的提高,促進英語教師的自我發(fā)展。順利開展反思性教學,讓英語教師在反思中發(fā)展和完善自己。因此,要長期堅持反思性教學,讓反思伴隨自己的一生,做到活到老、教到老、學到老、反思到老,兢兢業(yè)業(yè),永不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