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安
學生作文的最大障礙,也許不在無可炊之米,而在沒有想炊之欲。對于學生作文的指導,我們歷來強調多讀多寫。這當然是寫作的真理,但當我們將其反復強調的時候,實際上等于在說,我們的作文指導多處在無為狀態(tài)。
作文指導的價值在于突破四個矛盾,包括生命寫作指導與生存寫作指導的矛盾,思想情感引導與技法指導的矛盾,興趣激發(fā)與模式指導的矛盾,創(chuàng)新引導與規(guī)范指導的矛盾。
作文的基本內在動力是激越的情感,作文指導自然應該從調動和調控寫作的情感因素入手,指導學生把生活中的情感因素運用到作文寫作中,巧妙發(fā)揮情感這把雙刃劍的積極作用,從而把人的這種天賦作為吸收與釋放生活的能源。由此,寫出優(yōu)秀的作文,就不僅是一種良好的愿望,而且是可見可觸的目標和現實。
一、置身情境醞釀情感
人的情感有時會處于靜止和鈍化狀態(tài),對一些事物習以為常后,往往就看不出寫作的價值。這就是古人所說的“處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覺其臭”。在這種狀態(tài)中,肯定難有寫作的激情,也很難寫出好的作文。此時,若能創(chuàng)設一種情境,設身處地激活寫作情感,寫作欲望就會得到激發(fā)。其方法就是要心志專一,深入領會命題內容、要求和意圖,然后調用、醞釀與命題內容一致的情感因素,通過聯想、想象把自己的感情融入題目設置的情境中,進入角色,親自感受生活的五彩繽紛和酸、甜、苦、辣,讓往昔的生活積累和情感體驗浮現于腦海,使那些與題目有關的可憎可惡或可歌可泣的事件一起涌上心頭,從而產生寫作沖動,引發(fā)一吐為快的感覺。此時,只要再略作布局謀篇,往往就能寫出一篇文情并茂的好文章。
二、提取最動情的“生活斷面”
有時,學生面對作文題目,也有心靈的震動,也激發(fā)了感情的浪花,但寫作時仍覺思維不暢,究其原因,往往是感情還處于朦朧狀態(tài)。這時,教師要指導學生靜下心來,從自己的心靈深處尋找并提取最動情的“生活斷面”,或在情感的發(fā)源地,找尋自己最有感觸又與題目緊密結合的生活場面。這些能夠感動自己的事例片段和場面,也往往能夠感動讀者。如果能夠把這些讓自己感動的事例和場面與題目緊密結合,使飽含情感的印象清晰起來,寫作的良好欲望便會產生,若再能升華出對生活的獨特感悟,一篇卓爾不群的好文章就會誕生了。
三、運用“移情法”引發(fā)聯想
人的感情是有規(guī)律的。愛屋及烏就是其中的一種規(guī)律,心理學上叫做“移情”。盧家楣教授在《情感教學心理學》中曾非常明確地指出:“情感遷移是一種感情擴散、泛化現象,當一個人對他人有好感時,那么對他所交的朋友、經常使用的東西也會產生好感。這便是情感遷移現象?!睂懽鲿r,由自己的喜愛或厭惡的事物,聯想到與之相關、相反、相似的事物,分別叫做相關聯想、相反聯想、相似聯想。學生作文前,如果能巧妙運用“移情法”引發(fā)聯想,常常會產生良好的寫作欲望,從而進入一種良好的寫作情境?!耙魄椤钡木唧w方法就是指導學生根據命題,將自己的感情外射到與之相關的人、事、景方面,通過感情遷移引發(fā)積極的寫作情感和沖動。
作文指導實踐常常面臨兩種困境:一是學生有東西寫不出,二是沒有東西硬要寫,以致學生害怕作文。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一是當前的大多數作文教學關注的僅僅是寫作活動結果,學生寫作文就是為了應付老師和考試,語文教師也多只是按考試的標準對學生作文進行評判、批改。作文之前對審題、立意作些指導,而后便讓學生寫作,似乎成了教師固定不變的作文教學程式。整個作文寫作過程,學生大多處于機械、靜止、被動、應付狀態(tài)。二是長期以來作文教學及其指導一直處于無序和隨意狀態(tài)。教師對學生作文寫作思維路徑的系統研究與指導相對不足,缺少了對作文重要環(huán)節(jié)寫作過程中的指導,這對寫作水平相對較低的學生來說,必然會對寫作文產生畏難心理。
在學生寫作中如何消除學生的心理負擔和顧慮?如何讓學生視寫作文為樂事?如何進行指導才有效果?這應當成為作文教學關注的重點。寫作本是一項復雜而艱苦的思維活動,因此,在學生作文過程中為他們做些鋪路搭橋的工作必不可少,而其中最重要的方面在于點撥作文寫作思路。葉圣陶先生曾反復強調“語文教學要重在教思路”,這對作文教學來說尤其重要。許多學生有東西寫不出往往是不會調理寫作思路所致,因此進行寫作思路指導應當成為對學生進行寫作指導的重點。
理清寫作思路,并非僅僅講解作文模式。每種文體往往都有其獨特的樣式,于是不少教師對文體、模式津津樂道。文體、模式固然好講,但讓涌動著生命激情的少年寫作文時只是固著于套用既定的模式,再有味道的東西也會索然寡味。而且模式也許更適合生存寫作,對于生命寫作而言,文心似水、隨物賦形才是生命意識的流動。因此,寫作過程的指導,重在思路點撥。
當然還要指導學生合理使用技巧。任何成功的作文,都離不開恰當、巧妙的思維方法。思想是一個人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標志,優(yōu)秀學生總會追求獨特的思維方法和深刻而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表達。作文教學要指導學生合理地使用寫作技巧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