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丹
【摘要】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中心,也是最基本的環(huán)節(jié)。閱讀教學中會涉及到聽、說、讀、寫這四種語文能力,是語文教學中訓練最全面、最有效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也是學生以后學習能力的重要發(fā)展途徑。因此我們要努力做好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工作,從而增強學生閱讀能力,提升學生語文學習效率。本文先分析了閱讀教學的意義,然后從三個方面著手分析了如何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望能為諸位同行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何謂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就是在語文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以課程標準為依據(jù),以語文課本為陣地,以課外閱讀為主要聯(lián)系方式,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閱讀教學實踐活動。在強調(diào)效率的今天,提高小學語文閱讀的有效性不僅僅是閱讀教學的需要,更是對新課標精神的落實。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意義
語文教學涉及到聽說讀寫,涉及到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所以它是一切學科的基礎(chǔ)。而閱讀教學又是語文的半壁江山,很多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都來自于閱讀教學,而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想象力、理解能力等等能力也都是靠閱讀教學得以提升的,由此可見閱讀起著基礎(chǔ)中的基礎(chǔ)性作用,它是人們學習新知識、新技能時必須要掌握的一種能力,一個不具備良好閱讀能力的人,是無法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的知識和技能的。
二、如何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一)鞏固字詞句,打好閱讀基礎(chǔ)戰(zhàn)
“萬丈高樓平地起”,無論是做任何事都要從基礎(chǔ)做起,那么閱讀教學的基礎(chǔ)是什么呢?就是字詞句。閱讀教學若是不基于字詞理解之上,則是舍本逐末、空中樓閣。因為不論什么樣的文章,都是由字、詞、句構(gòu)建起來的,文章的思想就通過這簡單的字、詞、句流露出來,所以要想打好閱讀基礎(chǔ)戰(zhàn),就要首先鞏固字、詞、句的知識。那么如何鞏固字詞句教學呢?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時刻注重學生對字詞句的掌握,并且要求學生多加練習,反復訓練,在學習每一篇課文時都要認真揣摩文章里面的詞語、句子,多讀、多背,鼓勵學生挑選自己喜歡的語句進行摘抄和誦讀。此外,小學生年齡較小,還處于愛玩的階段,我們可以利用游戲來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采用游戲的形式來使他們做一些字詞的練習,加深他們的感知。這樣解決了字詞句的難題,學生的閱讀才會暢通無阻。
(二)以“讀”為本,打好閱讀熱身戰(zhàn)
閱讀,就是閱覽,誦讀。閱讀教學中,不能只讓學生默讀,還要鼓勵學生朗讀,誦讀,因為通過朗讀和誦讀,可以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讀的過程就是在腦海中強化的過程,課文要靠學生自己去讀懂,閱讀課中要有瑯瑯的讀書聲,讓學生在讀中求知、讀中求智、讀中悟道。如何通過加強朗讀訓練,切實有效地優(yōu)化閱讀教學,打好閱讀熱身戰(zhàn)呢?
首先,正確地讀,就是說在朗讀過程中,要用標準的普通話讀清、讀準、讀正、讀通每個字、每個詞、每個句子,這是閱讀中對于“讀”的首要要求。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發(fā)音,認清每個字詞句,準確地讀出來,降低錯誤率。
其次,流利地讀,是指讀的過程比較流暢,從開始朗讀到朗讀結(jié)束,字音準確,詞語清晰,句子順暢,停頓適當。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加強朗讀的訓練,多讓學生讀出來,示范讀,比賽讀,錄音讀等等。
最后,有感情地讀,是朗讀中的最高境界,也是最有助于掌握文章含義,理解文章感情的方式。有感情的讀是指在正確、流利朗讀的基礎(chǔ)上,能準確讀出詞語、句子的重音,能正確處理語法停頓、邏輯停頓,語速合適,節(jié)奏自然。應把理解語言與訓練朗讀交融在一起,使學生在讀中如見其人、如臨其境、如歷其事、如聞其聲,與作者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以提高朗讀效果,最終實現(xiàn)有感情地朗讀的目標。
雖然有感情地讀是朗讀訓練的最高要求,是朗讀中的最高境界,又是最常見的朗讀要求,但是因其沒有固定的標準,所以很容易被教師忽視。我們在閱讀教學中一定要注意抓好有感情地朗讀訓練,從一點一滴做起,訓練學生對文章的感悟能力和表達能力,這樣才能有助于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三)培養(yǎng)閱讀習慣,打好閱讀攻堅戰(zhàn)
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需要不斷地訓練和實踐。在此過程中,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也是舉足輕重的。我國當代教育家葉圣陶說過:“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yǎng)成習慣。”良好的閱讀習慣會使閱讀成為學生不自覺的主動行為,會超越閱讀興趣成為影響閱讀效率的最重要因素。那么我們應該培養(yǎng)學生什么樣的閱讀習慣呢?針對小學生年齡的不同,我們把培養(yǎng)閱讀習慣分為三個階段:低年級階段(1-2年級),中年級階段(3-4年級),高年級階段(5-6年級)。三個階段的培養(yǎng)重點分別為:低年級段重點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衛(wèi)生習慣、每天閱讀的習慣、借助工具書閱讀的習慣;中年級段重點培養(yǎng)專心閱讀的習慣、“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邊讀邊思考的習慣;高年級段重點培養(yǎng)有目的地進行閱讀的習慣、有序閱讀的習慣、泛讀的習慣、積累的習慣。這樣,習慣成自然,有了良好的閱讀習慣,就會有高效的閱讀質(zhì)量。
三、結(jié)語
以上是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對于閱讀教學有效性的一些思考和理解,篇幅有限,文章只是提出了一部分提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都是比較基礎(chǔ)的,至于如何最大限度地提升閱讀效率,還有待我們進一步的探究。
參考文獻
[1]蔡春玲.語文閱讀教學改革之我見[J].考試周刊,2010(05).
[2]劉之勛.淺談小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J].小學教學研究,2011(17).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