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士強
我國農產品、食品生產規(guī)模小、分散、復雜和供給渠道多、數量大、且人口與消費人群眾多,法治和自律意識較弱,因而導致食品安全問題在從生產到消費的眾多環(huán)節(jié)中多發(fā)。其改善途徑就是加強法治監(jiān)管,以及加強風險監(jiān)測與分析、評估和交流,其技術手段和技術支撐就是檢測技術和檢測儀器。
農藥殘留檢測
從2013年3月開始,由我國農業(yè)部與原衛(wèi)生部聯(lián)合發(fā)布的《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標準開始實施。新標準規(guī)定了322種農藥在10大類農產品中的2293個限量。
農藥按用途分,主要包括殺蟲、殺螨、殺菌和除草劑。其中應用廣、用量大、毒性較強的是殺蟲劑。其按化學成分劃分主要包括有機氯類、有機磷類、氨基甲酸酯類、藥酯類等。
主要使用的傳統(tǒng)儀器包括:氣相色譜(GC)、高效液相色譜(HPLC)、毛細管區(qū)帶電泳(CZE)、薄層色譜(TLC)等。我國多以GC和HPLC為基礎,為準確定性(確證),應用GC-MS和LC-MS,甚至GCMS-MS。
隨著生產、儲、運、銷逐漸規(guī)模化和法治化,我國將很快如同發(fā)達國家那樣實現(xiàn)“源頭快檢篩查十實驗室儀器分析檢測確證”的模式,并向以GC-MS、LC- MS,甚至GC-MS-MS為核心,進行多殘留同時定性(確證)和定量分析方向發(fā)展。
我國GC開發(fā)較早,技術性能不斷提升,如東西電子、福立、上海儀電、天瑞、聚光、舜宇等企業(yè),近幾年推出的產品性能包括所配置的檢測器(FPD、NPD、PFPD、ECD)已能滿足單用GC檢測農殘的國標和行標的要求。
LC的引進和開發(fā)也不晚,但近幾年產品性能才得以不斷提升。東西電子在國內最早推出了GC-MS,并在農殘分析上進行了不少推廣應用。普析、天瑞、聚光、舜宇等也推出GC-MS和LC-MS,聚光還推出了GC-MS-MS。我國色質聯(lián)用儀正在著力進行農殘分析的應用開發(fā)和示范推廣。
獸藥、漁藥殘留檢測
獸、漁藥殘留,加上工業(yè)色素類殘留多達21類,且大多為大分子,結構和生化性質復雜。早期運用分光亮度儀(UV)、熒光計(FL)、CZE、GC、TLC、免疫分析法等。現(xiàn)代除少量應用GC和TLC、各種免疫分析法做快速篩查,已廣泛使用高效、高分辨率的LC,以及能可靠確證分析的各種色質聯(lián)用議(GC-MS、LC-MS、GC-MSMS和LC-MS-MS)。
獸藥多殘留檢測近年來在國際上得到高度重視,例如我國于2006年發(fā)布了25項動物源性食品中118種獸藥殘留檢測方法的國家標準,其中18項屬于多殘留分析方法,均應用LC-MS-MS檢測。
對于農藥檢測中的高效/超高效LC和GC-MS、LC-MS,GC-MS-MS儀器,我國已有普源、東西電子、天瑞、聚光、舜宇、普析等企業(yè)推出,正處于應用開發(fā)和推廣示范期,而LC-MS-MS尚缺成熟的國產產品。
添加劑、非法添加物檢測
合法使用的添加劑含量多為常量級,部分微量級,所以檢測、忡裁方法和儀器即用常量和部分微量級的檢測儀器就夠了。以其采用率排序,大致如下:滴定儀、水分計、烘箱與天平、酸度計、熔點儀、比色計、分光儀、UV、紅外、旋光儀、紙層析、薄層色譜、離子選擇電極;成分較復雜時用一般的LC和GC;涉及元素分析時用原子吸收和原子熒光。上述儀器我國生產企業(yè)多、水平與國外產品相近。
檢測非法添加物的難點主要包括可用添加物多且未知,所以總是發(fā)生食品安全事件。需動用最快速、高通量、高分辨率、多目標物的篩查技術與儀器才能勝任,如超高效,高分辨率的GC、LC、GC-MS-MS、LC-MS-MS儀器才能勝任,其中MS采用雜交、重組、磁高分辨率等新技術,這方面正是我國國產儀器的大空白。
有毒有害元素及其價態(tài)檢測
早先使用溶出伏安法和分光亮度儀,如今絕大多數為原子吸收光譜儀(AAS)可檢測痕量級的水平。原子熒光光譜儀(AFS),可用于檢測砷、鉛、汞、錫、硒、鍺、銻等元素,靈敏度高、檢出限低、并可多元素同時檢測,且價廉。電感耦合等離子發(fā)射光譜—質譜聯(lián)用儀(ICP-MS),檢出限可達ng/L級水平。
從食品安全角度看,僅檢測有害元素含量是不夠的,因同一種元素的價態(tài)(形態(tài))不同,毒性差異很大,如甲基汞的毒性是無機汞的100倍,Cr(Ⅵ)的毒性比Cr(Ⅲ)高100倍,亞砷酸鹽As(Ⅲ)的毒性比砷酸鹽As(Ⅵ)高60倍。所以應進一步檢測其價態(tài)(形態(tài))。國外多采用HPLC-AAS、GC-AAS、HPLC-ICP-MS及CE-ICP-MS,后兩種較完美,但價格很貴。近幾年,我國成功開發(fā)并批量生產的LC-AFS聯(lián)用儀,靈敏度、檢出限均能滿足農產品、食品安全的檢測要求,且價廉,很適合我國國情。
我國生產AAS的基礎較好,如瑞利、東西、普析、上光、上海儀電、天美、聚光、天瑞、高密等企業(yè)均生產中高檔產品。AFS是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并且還有AFS與LC聯(lián)用的價態(tài)分析儀,典型的生產企業(yè)包括吉天、海光和上述生產AAS的眾多廠家。近年來,天瑞推出ICP和ICP-Ms,正著力于應用開發(fā)和示范推廣。
致病菌檢驗和細菌鑒定的方法與儀器
生物性污染是導致食品安全問題的主因之一,而食源性食品安全事件中,有31%以上是由致病菌引發(fā)的。
傳統(tǒng)的細菌污染指標是菌落總數和大腸菌群。許多國家采用此指標。我國2010年度公布有關微生物檢驗的10個國家標準,也沿用上述指標,采用傳統(tǒng)的檢驗方法、儀器:培養(yǎng)、菌落計數器、加染色、顯微鏡檢,也提到檢測試劑盒和全自動細菌鑒定系統(tǒng)。上述儀器除最后一項,我國國產產品很多,也很成熟,自動化水平不斷提高,有些儀器還附加上鏡檢時的菌落形態(tài)判讀等,其代表企業(yè)有先駭威鋒、天邁生物等。
上述檢驗方法儀器尚可適應我國當前國情,但對于進出口檢驗和部(?。┘壻|檢中心,以及大型食品生產企業(yè)等,就顯得太粗放。借鑒發(fā)達國家已廣泛采用的方法和儀器,如傳統(tǒng)法基礎上的數值化、酶聯(lián)熒光免疫、PCR與基因檢測、SPR、生物芯片、MALDl-T0F-MS等。近幾年博奧生物公司(生物芯片國家工程中心)推出了生物芯片微生物、致病菌檢測系統(tǒng);中科院電子所研發(fā)出SPR儀;毅新興業(yè)與英國Sal公司及北京蛋白質組研究中心合作推出Clin-TOF微生物、致病菌檢定和檢測系統(tǒng)等產品。
生物毒素(真菌與真菌毒素)的檢測
自然界生物毒素數百種,食品安全中危害頗大的是糧油及其制品、飼料、奶及其制品因儲運不當,發(fā)霉等因素產生一些真菌代謝物,如黃曲霉毒素、伏馬霉素、赭曲霉素、玉米赤霉烯酮等,毒性都很大。以黃曲霉毒素為例,其毒性很大,還有極強的致癌作用。黃曲霉菌毒素B1、B2、G1、G2的確證檢測技術與儀器是HPLC-QQQMS,國產產品尚為空白。
中國農科院油料所開發(fā)的真菌毒素 HPLC激光誘導熒光確證技術,可運用國產HPLC配上激光誘導熒光檢測器,完成檢測任務。此外該研究所作為技術支撐單位,還與華夏科創(chuàng)等企業(yè)推出真菌毒素免疫親和定量速測技術與儀器等,一些其他廠家也推出與上述儀器類似的產品。
食品品質與營養(yǎng)成分檢測
人們對食品關心的是外觀、口感、安全、營養(yǎng),后二者是核心,而品質好壞,實際上是指人體發(fā)育、生長和生存必需的八大營養(yǎng)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維生素、生物活性成分、水和纖維素。這些營養(yǎng)素中除礦物質外都是常量級,所以用常規(guī)、經典的化學分析方法和儀器就能檢測。
隨著儀器分析技術的發(fā)展,催生出一系列與品質和營養(yǎng)成分對應的檢測儀器,例如:
(1)蛋白質測定儀:凱氏定氮/蛋白質測定儀、燃燒法氮/蛋白質測定儀、亮度法等。燃燒法尚缺國產產品,凱氏定氯儀的國產企業(yè)很多,如盛晟、海能等。
(2)氨基酸分析儀:蛋白質攝入后,分解和合成為人體所需的各種氨基酸組成,其含量及配比是判別營養(yǎng)價值的重要指標。基于陽離子分離柱分離后茚三酮衍生亮度法的儀器(lEC),我國尚缺成熟產品?;诜聪嗌V分離、柱前衍生的液相色法(HPLC)和基于陰離子交換色譜-積分脈沖安培檢測法的儀器(lC)均屬常量分析,國產儀器應能達到。IC儀器的國產企業(yè)很多,如微通、盛瀚等企業(yè)。
(3)脂肪和脂肪酸測定儀:脂肪測定儀我國已有多家企業(yè)生產,如海能等,只是自動化程度尚不及國際名牌。近年,紐邁公司推出卜核磁共振油份和水分測定儀。現(xiàn)今發(fā)現(xiàn)不同脂類有不同營養(yǎng)價值,脂肪因其所含脂肪酸鏈的長短和飽和程度不同而有不同功能,而且人體不宜攝入過多脂肪,而又不能缺乏幾種必需脂肪酸,所以脂肪酸分析儀有著新意義,其實就是分辨率較高的常量分析氣相色譜儀。國產多家GC生產企業(yè)若能擔當得起,僅需應用開發(fā)跟上。
(4)維生素測定儀:實際上是熒光亮度計,帶有熒光檢測器的液相色譜儀更適用,也屬于常量分析,國產熒光亮度計和HPLC能夠擔當,生產企業(yè)很多。
(5)微量元素(人體所需礦物質)測定儀:眾多原子吸收光譜儀生產企業(yè)產品均適用。
(6)糖分(糖度)檢測儀:實際是旋光儀,上海儀電等企業(yè)產品完全能滿足要求。
(7)近紅外農產品品質分析儀:聚光一英賢等。
(8)農產品和食品快速檢測儀:主要用于測定硝酸鹽、甲醛、吊白塊、二氧化硫、過氧化值等;吉大小天鵝為代表有眾多企業(yè)生產此類儀器。
(9)稻米品質分析儀:浙江托普等。
(10)面粉品質分析系統(tǒng):浙江托普等。
(11)纖維素測定儀:浙江托普、纖維儀器廠等。
轉基因農產品檢測
轉基因農產品的檢測,即檢測農產品中是否有外源基因,實質上是檢測啟動子、終止子、標記基因片斷、目的基因片斷、外源基因轉錄產物的豐度等。就方法而言,分為基因水平檢測(各種PCR定性、定量方法和基因芯片技術)和基因轉錄水平檢測(酶聯(lián)免疫吸附反應技術、蛋白芯片技術,以及Southen雜交Westen印跡法等)。
主要使用儀器按檢測程序分3部分:
(1)用于DNA樣品制備的儀器設備:試劑盒、離心機、振蕩器等;
(2)基因擴增的儀器設備:PCR儀、混合液,保真DNA聚合酶等;
(3)分離、分析、檢定的儀器設備:電泳系統(tǒng)、成像分析系統(tǒng)、核酸(蛋白)測定儀、酶標儀、洗板機、定量PCR儀等。
以前上述儀器主要依靠進口,如今國內許多企業(yè)能生產和提供,如天能、天美、三科、新芝、郎基、博日、六一、昊諾斯、君意、雷勃等企業(yè)。
適合當前國情的4種快速篩查技術與儀器
為實現(xiàn)我國食品安全監(jiān)管、檢測從源頭開始,全面、及時地監(jiān)控全國的食品安全,快速篩查技術與儀器在我國現(xiàn)階段具有特殊意義。當今在國內已較廣泛使用的快速篩查技術與儀器有以下4大類。
(1)基于經典的分子光譜法及紙層析法的速測技術與儀器
分子光譜法雖難于承擔痕量的檢測分析任務,但基于經典的分析化學,可開發(fā)出各種目標的化學分析方法。吉林大學小天鵝,華廈科創(chuàng)、博奧成功及總后研究所等,有針對性地整合和優(yōu)化不同檢測目標的多種試劑盒,推出了高精度、高穩(wěn)定性、模塊化的便攜式儀器和與其配套的樣品快速提取及富集技術,構成可以快速檢測與食品安全密切相關的40多種參數(如硝酸鹽、亞硝酸鹽、甲醛、吊白塊、味素、人造色素、無機砷、金屬鉛、劣質奶、“地溝油”、“泔水油”及菊脂類農藥殘留及部分獸藥殘留等)的多參數食品安全速測儀。
(2)免疫分析方法
包括放射免疫、酶免疫、熒光免疫、化學發(fā)光免疫和膠體金標免疫等。具有高特異性、準確性、簡便、快速等特點,可以檢測獸藥殘留、致病菌、病毒、毒素及轉基因產品。我國這幾年發(fā)展很快,如勤邦、陸橋、天邁等,已能生產出性能與進口試劑盒相近且價格僅為進口試劑盒1/2~2/3的產品,得到食品企業(yè),特別是出口食品企業(yè)歡迎。最近,勤邦又推出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技術和較簡易的儀器及相關試劑盒,靈敏度比傳統(tǒng)的酶聯(lián)免疫技術提高1~2個級次。
(3)生物污染檢測技術與儀器
傳統(tǒng)的微生物檢測方法很復雜,費工時,而現(xiàn)代微生物自動鑒定系統(tǒng)又非常昂貴,當今快速、簡便檢測生物污染的儀器是ATP熒光儀,即利用三磷酸腺苷與熒光素酶的發(fā)光反應,檢測微生物和有機物污染程度。目前ATP儀,已應用于乳制品、糖飲料、肉類食品等行業(yè)中快速檢測微生物、霉菌、細菌等污染。
(4)酶抑制法與儀器及其局限性
國內曾把酶抑制法和儀器首推為速測技術。近幾年,已有十幾種商品化儀器推出。該技術只能檢測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二類農藥,且對同類不同種農藥的抑制率差別很大,所以用統(tǒng)一的抑制率確定農藥殘留是否超標,必然會產生假陽性或假陰性的漏檢,是當前“不得已而采用的速測法”。其僅適用于基層初檢,起到警示作用,發(fā)現(xiàn)超標時,必須用標準方法復測、確證,陰性反應也應按比例抽樣,用可靠的方法復測和確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