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臺東黃伯家的椰林觀海民宿,像是在看一種還在進行中的移民開發(fā)史。黃伯從父親那里接過于全家人有著特別意義的二十五甲土地,無奈之下做了民宿。目前,他不想對民宿做任何改動,他把希望寄托在女兒身上,期待民宿在下一代能夠真正地大放光彩。
臺東的都蘭山是阿美族和卑南族的圣山,黃伯經營的椰林觀海就在這片圣山里。開車沿著臺11線行至150.3公里的交叉口處,路口有一塊刻著“都蘭山”的巨石,那是黃伯家最顯眼的路標。
在我們到達之前,黃伯一直在整理他的椰林觀海民宿,大項目是修理園區(qū)長勢蓬勃的草木,小項目是打掃我們即將入住的六人獨棟小別墅。這在我們初次聽來,像是田園詩一樣的生活,但黃伯的地界大過頭了。
黃伯名叫黃春福,經營民宿已有十年,在這之前,他在臺東開著一家小書店。因為母親年老,他關掉書店,回家來照顧父親的二十五甲土地,那個時候剛好誠品在臺東開店,小書店也走到了頭。地是父親留下來的,但民宿是在黃伯手上開的頭。黃伯的父親在他口里是個樂觀又大膽的人,精通日語也精通原住民的語言,十幾歲時就在臺灣少數民族的部落里跑來跑去做些小買賣,因為聰明勤快,干了幾十年積攢下一筆可觀的積蓄。但大概是因為經常跟臺灣少數民族打交道的關系,黃伯的父親有點不擅計劃,于是由著自己喜歡一下子包下了這么一大塊地。
黃伯對這塊地的感情很難一下說清,這影響到他開民宿的初衷,不是因為看好環(huán)境想做民宿,而是通過開民宿保存住、利用好這片背山面海的地。
民宿名為“椰林觀?!保皇切稳?,是陳述事實。在民宿山上的烤肉區(qū)里,由坡上往下看沿途種滿了椰子樹,前面就是茫茫太平洋的溫暖海水,分不清的海天一色。黃伯和我們站在一起,看著眼前的景色幾乎用羨慕的口氣說,如果沒有工作,在這里閑坐上一天那該多好?。?/p>
這是從黃伯父親開始營造出的綠色園區(qū),他們將無法照顧到的土地,免費交給周邊的鄰人,隨他們種植上椰子、芒果,既保護了山區(qū),營造了景觀,也為別人帶來了一些經濟價值。不過盡管如此,余下民宿所占的地界還是太大,達到八甲。黃伯專門雇傭了當地一名阿美族朋友,這位朋友從年初忙到年底,工作只有一項:修剪草坪和樹枝,卻忙得不可開交,因為在臺東的日頭和雨水下,園區(qū)里的植物長勢都十分兇猛、駭人,十天不弄就很難再開車上山了。
雖然累但黃伯拒絕將就。方方面面,黃伯都是個細致無比的人。他帶我們去水果攤上挑水果,考慮了營養(yǎng)的均衡搭配和我們的口味,第二天一早在草坪上給我們準備了一頓鮮美的水果餐,這份早餐最早其實是在綠島工作的黃伯的老婆想出來的。黃伯還掂記著提醒我們晚上在別墅的觀星臺上看看星空,晚上沒有其他光源和聲源的污染,旁邊傳來各種不知名的昆蟲、動物的叫聲,感覺就像是直接住進了原始森林。
開業(yè)了十年,民宿的設施看起來一點也不陳舊,這些都歸功于黃伯的勞作。除了錯落分開的獨棟別墅外,民宿還配備了烤肉區(qū)、露營區(qū),而且絕不是說著玩的,細致的黃伯在旁邊修起了可以媲美大陸四星級農家樂的衛(wèi)浴設施、充電設備,另外,觀景臺、觀景涼亭、瑜伽涼亭,和周邊會被人們誤以為原本就那么美的草坪、椰林,其實都是出自黃伯一家的精心設計和打理。
不過,黃伯自己似乎并沒有對這樣的成績滿意,他不太會稱贊自己家的民宿。黃伯說,之前做民宿投入了太多錢,有許多沒有收回來,現在又到了更新換代的時代。他覺得自己的想法已經不夠新了,但他在高雄上學的女兒愿意回家來繼承民宿,這讓做得已有些疲憊的黃伯又看到了希望。
語調緩慢的黃伯決定給自己放個一年的長假,走走大陸的山山水水。因為喜歡看風景,他還買了臺尼康D70和一本據說是臺灣王牌教典的攝影手冊,他準備從今年的八九月間開始休息,每一天他都在期待著那一天的到來,并開始認真學習攝影教程,折好頁碼,準備一試身手。
初鹿牧場
初鹿牧場位于臺東縣卑南鄉(xiāng),溯其源頭,這里曾經是卑南八社之一“Ulipulipuk”部落的所在地。發(fā)現初鹿之美的卑南人給了它兩個很動聽的名字,一個是Pasikao,山間背風處;又別稱它為Pahaliwan,休憩的地方。初鹿牧場是全臺最大的坡地牧場,以其新鮮香醇的鮮奶聞名全臺,并以藍天白云、青青牧場為優(yōu)勢修建起噴泉廣場、許愿池、香草花園、牛奶店、景觀餐廳等眾多休閑設施,成為一處讓人重歸自然的慢活景點。牧場內設施一應俱全卻不給人過于緊湊的感覺,多數的設施都有其實際用途,鮮少對自然加以干預。風景優(yōu)美、視野開闊的滾草區(qū)除了居中生長的一棵大樹外,只在邊緣做了兩三尊樣子賣萌的奶牛雕塑。而與其相連的放牧區(qū)是最不可錯過的景觀,那里放養(yǎng)的黑白花色的荷蘭奶牛也是初鹿鮮奶好喝的秘密所在。這些奶牛由加拿大引進,不僅在好山好水里生活得悠然自得,還每天享受頂級的盤固拉草,因此產出的純鮮奶無需添加,味道本身就很好。由于初鹿乳品類商品為每日配送并有區(qū)域限制,所以在零售場所很難見到。在初鹿牧場的乳之家,新鮮、營養(yǎng)、香醇的初鹿鮮奶是其最經典的美味,除此之外,還有由初鹿鮮奶加工制成的調味乳、冰淇淋、冰棒、饅頭,以及新開發(fā)的優(yōu)酪乳、奶酪、鮮乳餅干、牛軋?zhí)堑龋际穷H具臺東特色并有品質保證的伴手禮。
初鹿牧場下坡處有一處初鹿山莊,與原生植物園相對,它坐落在臺東的花東縱谷起點處,視野上有居高臨下的天然優(yōu)勢,歐式風格的建筑賦予這里浪漫的情調。
地址:臺東縣卑南鄉(xiāng)明峰村28鄰牧場2號。
門票:18-65歲成年人100臺幣,18歲(含)以下80臺幣,65歲(含)以上50臺幣。
原生應用植物園
與初鹿農場不到五分鐘車程的原生應用植物園,集結了臺東縣藥用植物發(fā)展學會及相關產、官、學界的共同力量,迎合臺灣時下的健康養(yǎng)生之道,將臺東的珍貴藥草不僅變得好玩,更變得好吃起來。原生應用植物園占地五公頃,對于行程匆忙的游客來說,去過初鹿牧場之后在此吃一頓美味養(yǎng)生餐,既能節(jié)省時間、填飽肚子又可以多逛一處景點。原生應用植物園有牧場餐廳的自助植物養(yǎng)生汆燙鍋和綠園餐廳的養(yǎng)生御膳餐兩種選擇,以選擇汆燙鍋的居多。汆燙鍋,從鍋底、甜品飲品、醬料、配料到主食、肉類、蔬菜通通經過經營者的一番精挑細選,并在每個座位上擺有一張配合說明食物不同功效的餐紙,會讓那些想來頓普通火鍋的人斷了念想。原以為土人參、巴參菜、白鳳菜、紅鳳菜、白馬齒莧這些大陸不常吃的養(yǎng)生蔬菜會難以入口,但吃了之后才發(fā)現不僅沒有草藥味,配上餐廳味道一絕的沙茶醬反倒還十分可口。尋求更大膽的口味則可以試試梅醋刺蔥醬、養(yǎng)生枸杞醬、泰式檸檬香茅醬等特別醬料。
餐前餐后是游覽園區(qū)、享受美景的悠閑時光,餐前不妨就去主打養(yǎng)生牌的伴手館走一走,餐后端上一杯白鶴靈芝茶或是魚腥草茶,走到牧場餐廳外的露臺上,在它的正下方便是園區(qū)以花草為顏料構圍的3000坪天然畫作,左手邊有親子牧場、木棧道等園區(qū)景觀。
地址:臺東縣卑南鄉(xiāng)明峰村試驗場8號。
門票:成人游園+用餐優(yōu)惠價為418臺幣,兒童為275臺幣。
成功漁港
由三仙臺驅車十五分鐘,便到了成功鎮(zhèn)。成功鎮(zhèn)是東海岸最大的漁港,盛產新鮮海產和旗魚、柴魚,前往的路上,黃伯的語氣由緩慢變得神秘,他要帶我們吃一頓高品質的海鮮。成功鎮(zhèn)在臺東有著特別意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以前,堪稱臺東最繁榮的地方,后來因為臺東市區(qū)的急速擴張,加上自身港口的衰落,才在發(fā)展中敗下勢來,但成功的新港漁港依然是東海岸最大的漁港。黃伯推薦的店就叫做成功旗魚店,在成功鎮(zhèn)大同路的路邊。店老板是成功有名的旗魚達人林寶山,從1969年跟隨父親打漁,在挑選頂級漁獲上備受客戶信賴。我們去的當天下午,他剛剛打漁回來,在新港漁市忙著拍賣當天打撈回的魚。之所以選擇旗魚店,是因為重達三四百斤的旗魚是當地一大特色,而旗魚實際上也是和新港漁港一起成長起來的。新港漁港1932由當時的日人修建,工程竣工后,同一年,來自日本千葉縣的漁業(yè)移民引進了“鏢旗魚”技術,成為今日新港漁港最具特色的漁業(yè)技術。旗魚店向客戶推薦頂級的白旗魚生魚片,但不是只有旗魚,黑鮪魚、曼波魚、署魚,在這里同樣能找到最好的品質。店里的裝修簡約、時尚,不像是吃海鮮反而有點吃日料的感覺,除此之外,二樓的餐廳還設置了一個吧臺。臺東旗魚店善于捕捉頂級的海產,也善于烹飪。若是在店內吃得格外滿足,還可以去一樓填寫一張訂購單,品質和重量皆有保證。
地址:臺東縣成功鎮(zhèn)大同路65- 1號。
三仙臺
位于成功鎮(zhèn)北,臺11線旁的三仙臺是臺灣東海岸高知名度的熱門景點之一,景觀豐富且景色富于變幻,晴天時色彩絢麗,而到了陰雨天,立刻變成灰藍色的色調,滿是懷舊氛圍。這座3公頃的小島離海岸80公尺,島上矗立著三座巨石,民間傳說形容呂洞賓、何仙姑、鐵拐李在此駐足。三仙臺不能全然被稱為小島,這里原是一處岬角,后因海水侵蝕斷了岬角的頭部,現在每到退潮時刻,還可以踩著礁石涉水走到島上。不過,自從臺東縣政府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建造了一座八拱的跨海橋梁后,人們還是更多地選擇繞過布滿天然卵石的海灘,由橋上直接步行至三仙臺。站在彩虹橋上,向下透過此地清澈的海水可看到黃褐色的暗礁,向遠能夠欣賞海天一色的美景,一路拍拍停停,要半小時才能走到橋盡頭,有不少游客就是因此錯過了三仙臺的風景。三仙臺建有環(huán)島木棧道供游客游覽,島上遍布海蝕地形,有火山噴發(fā)、板塊擠壓、地殼抬升所保留下來的各種巖塊,被稱為東海岸的地質教室。早年此處人跡罕至,據說在島嶼南端一帶還存活有美麗的珊瑚礁和色彩鮮艷的熱帶魚群,北端靠山處則有展示了史前巨石文化的白守蓮遺址。
地址:臺東縣成功鎮(zhèn)成功港區(qū)往北行,約3公里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