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凱
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即堅持學校的內涵發(fā)展。在校長的帶領下,我校領導班子分析學?,F狀,確定了學校的辦學理念和發(fā)展目標,確立了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加強學校信息化建設、構建優(yōu)質學校文化為重點的“三建設”學校發(fā)展戰(zhàn)略。經過一年的實踐與探索,“三建設”促進了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推動了學校的內涵發(fā)展。
建設學習型組織,提升發(fā)展內在動力
打造人文關懷、幸福成長的和諧校園。在學校管理工作中,我們堅持以人為本。逢年過節(jié),學校都會安排慰問離退的教職工。對生病教職工,學校及時看望,送去溫暖。在日常工作中,遇到問題,我們首先分析原因,研究對策,然后依靠群眾去解決,在解決問題中達成共識。學校的黨團組織、工會還經常開展主題活動,寓教于樂,搭建各種平臺,使大家能夠更加廣泛的交流溝通并相互悅納。
打造團結務實、創(chuàng)新奮進的領導團隊。學校中心組隔周一次研究部署學校工作,大家團結、向上。學校還認真貫徹“三中一大”工作制度。學校的工作計劃、各項規(guī)章制度、績效工資、崗位設置、年終考核、表彰獎懲等重要事項,都經過領導班子研究做出決定,教代會通過。中層干部的任免、教職工聘用、工作崗位調整,學校的重大項目安排及大額度資金使用,也經過領導班子研究決定。
打造熱愛學習,孜孜以求的教師團隊。學校積極支持教師的各種學習、進修活動,創(chuàng)造各種條件讓老師們走出校門學習。每逢假期,老師都會根據自身的需求充電,做學習筆記,反思、撰寫論文。
以課題研究為載體,帶動團隊學習、進行反思和交流,提升教師的專業(yè)水平,使“三建設”的起點更高。
通過學習型組織的建設,增強了組織的凝聚力,提高了個人的學習力與專業(yè)素質,協(xié)調了組織內部的人際關系,調動了教職員工的積極性,激發(fā)了教師的創(chuàng)造力,提高了學校的向心力,增強了組織的領導力。
建設課堂文化,促進師生和諧發(fā)展
學校文化對教育教學改革具有根本性、基礎性和長期性的推動作用,對廣大師生員工起著思想情感、行為規(guī)范、個性心理的導向作用,是一所學校價值取向、精神面貌、行為準則的綜合體現。
課堂是學校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主要陣地,因此學校的文化建設必須從課堂文化建設抓起。我校確立了“情禮交融、趣效相彰”的課堂文化定位,其中突出了“禮”“趣”“效”在課堂中的重要地位?!岸Y”是指學生對教師“以禮相待”,教師對學生“彬彬有禮”。“趣”是指生發(fā)于課堂之上的、與學習內容緊密相關的,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藥引子”。而“效”則是指課堂教與學的實際效果,是課堂設計應達到的目標。
為了落實“情禮交融、趣效相彰”的課堂文化建設,我們首先組織教師對“情理交融、趣效相彰”的課堂文化進行研究、解讀、宣傳;而后針對不同學科的特點研究具體的落實策略,并采取多種方式對課堂文化建設的效果進行相應的評價和反饋。
一學期的實踐證明,“情禮交融、趣效相彰”的課堂文化,使我們找到了對新課程理念深入理解貫徹的新視角。我們的課堂生動而有章法,師生的學習交流不斷生成課程資源,改善了課堂結構。
數字化校園建設,學校內涵發(fā)展的助推器
在建設數字校園之初,我們本著要為學校的管理和教育教學服務、選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建設數字校園的指導思想,在制定規(guī)劃時,在國家“教育云”的引領下,大膽提出了建設“校園云”的設想。
我校的“校園云”就是將學校管理和教育教學使用的操作系統(tǒng)和應用程序、學校數據的存儲和個人數據的存儲等統(tǒng)一集中到數據中心,使用一切設備、隨時隨地進行工作、教學。在“校園云”中,我們除了安裝一般的應用程序,還安裝了人教版的電子授課系統(tǒng),極大地方便了教師的教學,大大提高了教學工作的效率。
一年來,在全體教職工的共同努力下,學校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學生的綜合素質有所提升。今后,我們將進一步樹立“教書育人”的思想,重視學生的身心健康,加強班級管理,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完善和改進學校的各項管理工作?!?/p>
□ 編輯 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