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煥林
目前我國高血壓患者超過2億,以中老年人居多。2004年國務院發(fā)布高血壓的知曉率為30.2%,治療率24.7%,而控制率僅為6.1%,遠低于歐美國家,這是一個值得人深思的嚴重問題。我作為一位醫(yī)生,又是多年的高血壓病患者,在與中老年朋友的交往中,發(fā)現(xiàn)有以下錯誤觀念,應當糾正。
沒有癥狀就不用藥高血壓發(fā)病機理目前不明,起病緩慢,缺乏特異癥狀,有些中老年患者即使血壓很高,癥狀也不明顯,沒有感覺,故忽視用藥治療。其實無癥狀高血壓長期不治療,不僅會加重病情,還會增加心腦血管并發(fā)癥的危險。
道聽途說用藥高血壓患者個體狀況不同,切不可聽別人講吃什么藥好,自己就換藥。因為藥物種類繁多,制劑復雜,同樣是高血壓,對藥物的反應及療效也不盡相同。應請醫(yī)生確定治療方案。
迷信廣告求根治藥翻開報紙,打開收音機、電視,宣傳能根治高血壓的廣告鋪天蓋地;更有一些保健品商打著科普報告會的名義,推銷自己的產品。有的號稱純中藥制劑,其內暗加許多早已過時、被淘汰的治高血壓西藥,使不少患者上當。
按藥物新舊或藥價高低選藥有些患者認為藥物越貴越新藥效越高,每當有新藥出來就換用。其實藥價高低與藥效無絕對關系。藥物定價主要取決于成本而不是藥效和安全性。一種新藥上市價格一般都比較高,從理論上講效果應比同類好,但實際上事與愿違,老藥在長期應用中已有成熟經驗。故不應一味追求新藥貴藥,只有最好的選擇,沒有最好的藥物。
忽視生活調整一味追求藥物治療,忽視健康的生活方式,很難達到血壓穩(wěn)定。在用藥同時要戒煙限酒、減輕體重、限鹽和限飽和脂肪酸攝入量、多食蔬菜水果等,堅持有氧運動,保持心理平衡,這對穩(wěn)定血壓極其重要。
不愿意聯(lián)合用藥中老年高血壓患者吃單一藥物控制高血壓比較困難。臨床發(fā)現(xiàn),采用單一用藥對輕度高血壓控制率不到30%,對血壓高者很難達到控制目標。聯(lián)合用藥分別用小劑量,發(fā)揮不同藥物作用機理,取長補短,提高達標率,減少藥物不良反應和副作用,使病人能安全耐受長期服用藥物。有些患者認為是藥三分毒,吃藥越少越好,不愿聯(lián)合用藥。其實,兩種或三種作用機理不同的藥物聯(lián)合,更能使血壓穩(wěn)定。
用藥時停時服高血壓治療是長期或終生的,切不可血壓高時才服藥,想把高血壓迅速降到正常水平,將導致機體重要臟器的血液供應不足;不高時停服藥也是錯誤的,因為停藥又會使血壓回到治療前水平,導致人為的血壓波動,對心腦血管極其有害。一般來講,當血壓穩(wěn)定超過一年以上,可考慮逐漸減量觀察,直到能維持血壓穩(wěn)定的最小劑量和最少種類,堅持長期服用。切不可驟停。
不重視其他危險因素同步治療超過80%的中老年高血壓病人存在不同程度心、腦血管以及腎功能不良、高尿酸血癥、代謝綜合征等問題,對這些危險因素也應采取相應治療。只降血壓是不夠的,應積極全面防治各種危險因素和同患疾病。
忽視監(jiān)測一是監(jiān)測血壓,尤其是監(jiān)測凌晨血壓,許多老年人血壓有晨沖現(xiàn)象,凌晨是導致腦出血的重要時段。每天定時測血壓,一般主張早晚各一次,及時調藥物,控制血壓高峰出現(xiàn),保持血壓穩(wěn)定。二是監(jiān)測血液生化變化,尤其是血糖、血脂、血尿酸、肝功能及腎功能等生化指標變化,采取相應的措施,使其維持在正常水平。必要時做心、腦、腎B超檢查。上述檢查結果要保存,以備對照和醫(yī)生參考。
中老年高血壓患者要學習有關高血壓的知識,學會自測血壓、體重、腹圍,將其控制在正常范圍。若有糖尿病,要查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等。定期去醫(yī)院,最好選固定醫(yī)生,將記錄資料供其參考,以得到醫(yī)生的正確指導。若有臨時不適也應及時隨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