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輝
【摘 要】在英語教學中引導學生有效閱讀,以愉快寬松的閱讀課堂氛圍和閱讀材料為抓手,培養(yǎng)閱讀興趣;以多種單詞記憶方法和猜詞能力為抓手,注重詞匯教學;以容易達成的閱讀目標為抓手,增強成功體驗;順應學生學習知識的興奮點,活教材,力求閱讀教學多樣性;以課后練習、課堂延伸和發(fā)散為抓手,開拓閱讀視野,提高英語閱讀能力。
【關鍵詞】英語教學;有效閱讀;閱讀指導;方法探究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我國的英語教育規(guī)模不斷擴大,信息社會,把握信息,社會生活的信息化和經濟的全球化,使英語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中國加入WTO以后,我們了解外國情況,學習外國最新科技,文化及管理經驗,主要是通過文字材料,而這些材料大多使用英語,這就要求我們不僅要能看懂英語,而且能迅速地把握材料中的各種信息,英語閱讀能力的強弱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應加強中學生英語閱讀教學。
一、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閱讀不僅能幫助學生獲取信息,開闊視野,吸收豐富的知識,了解英語國家的歷史、地理、科技、社會文化、風土人情等方面的知識,加強學習的興趣,還能促進聽、說、寫等能力的發(fā)展。同時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有效地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新《課程標準》對初三畢業(yè)生“讀”的能力提出了“課外閱讀量要不低于10萬字,閱讀速度每分鐘50-70個單詞,能獨立閱讀生詞率不超過3%的、字數(shù)在400-500之間的一篇文章,理解正確率達到70%;能理解日常生活中的內容簡單的書信、通知、說明等應用性文字材料,能理解和解釋圖表所提供的簡單信息;能借助詞典閱讀理解難度相當于課文的文字材料,獲取所需信息,并從閱讀中獲得樂趣”的具體要求。因而,英語閱讀課不應僅僅是文本課程,更應該是體驗課程,教師關注的不應僅僅是學生課堂上“懂了嗎?”,更應是“能了嗎?”英語閱讀教學以學生具備良好的英語學習心理素質和終身學習能力為最終目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當有效地調整學生的學習行為,引導學生把相當?shù)淖⒁饬Ψ旁趯W會如何學習上,即英語教育界經常講的Learn how to learn。
二、英語閱讀活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學生閱讀學習過程中的問題
1.詞匯儲備不足,形成閱讀知識障礙。學生詞匯的來源有限。
2.閱讀情感缺失,造成閱讀畏難情緒。學生在閱讀英語文章時,沒有閱讀的動力和需要,難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閱讀活動中去。
3.閱讀思維單一,造成閱讀質量低下。在閱讀過程中多數(shù)學生不善于把文本材料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不能運用自己的知識經驗來理解文章內容或進行合理推想。缺少對文本教材的自我感悟,思維單一,使得多姿多彩的語言素材在乏味的閱讀中黯然失色。
(二)教師閱讀課堂教學中的問題
1.教學方式缺少創(chuàng)新,導致閱讀活動有效性較低。在初中英語閱讀課教學過程中有的老師教學方式陳舊,一味地采用傳統(tǒng)的語法翻譯法,對文章的講解主要是集中在單詞、句子的解釋上。無法從整體上去理解文章,也無法激發(fā)“思維的火花”。
2.閱讀材料的選擇不精細,難以達成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據(jù)調查,對于閱讀作業(yè),有的同學隨便涂上T/F,或ABCD一交了事;有的明知答案不對,卻也不去仔細研讀。究其原因,除學習動力不足以外,有的是因為閱讀材料泛而不精,無法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
三、提高初中生英語閱讀能力的主要方法
1.以愉快寬松的閱讀課堂氛圍和閱讀材料為抓手,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第一個老師,如果學生沒有興趣,就根本談不上主動地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只有當學生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學習活動中,才可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使學習變得生動、輕松。因此教師首先要著力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興趣。做法一:在閱讀課堂練習選材時,我大多挑選一些適合他們英語程度,兼顧知識性和趣味性,并富有時代氣息的閱讀材料,每周選三到五篇,打印出來后發(fā)給學生課后閱讀,并要求他們做相應的閱讀理解題,分析講解時重點引導同學發(fā)現(xiàn)并領悟文章的有趣之處,力求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的不是要很辛苦完成的任務,而是快樂的精神之旅。因為在初中階段,同學對老師很有“盲目崇拜”心理,老師要充分發(fā)揮他們這種心理特點,有意降低他們對英語閱讀的畏懼情緒,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快樂認知和快樂閱讀習慣。做法二:推薦他們閱讀“快樂英語”,從新近出版的英文報刊雜志上精選閱讀材料等課外書籍,耐心解答他們在其中遇到的難題,通過課外閱讀學生們增加了知識拓展了視野提高了人文素養(yǎng)。
2.以多種單詞記憶方法和猜詞能力為抓手,注重對學生的詞匯教學
豐富的詞匯是做好閱讀理解的基礎,要想提高學生英語閱讀水平就必須解決他們的詞匯量不足問題。故而我首先緊抓他們的基本詞匯量過關,教授學生快速記憶單詞的方法,如:構詞記憶法。對于一些有點個性愿意挑戰(zhàn)自身能力的同學則鼓勵他們用閱讀記憶法,引導他們在閱讀過程中自己主動尋找自己感興趣的并做好詞句的積累。在閱讀過程中,除了考綱詞匯外,文章中難免還有一些生詞。閱讀中千萬不要遇到生詞就查字典,我們可以通過猜讀的方法,即通過上下文或構詞法快速猜測判斷某詞的含義,不中斷閱讀過程,從而更快的了解文章的內容,提高閱讀速度。
3.以容易達成的閱讀目標為抓手,增強學生的成功體驗
對于初中生而言,最能激發(fā)他們學習興趣的莫過于在一次次的學習任務中取得成功。要想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就要尊重他們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個體差異,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都能不斷體驗成功。所以在課堂閱讀教學中,為了讓不同的學生都能跳起來摘到桃子,我根據(jù)問題的難易不同而有區(qū)別地針對不同程度的學生提問;對程度不同的學生又分別地對應布置難易適度的課后閱讀練習作業(yè),使他們都能在語言運用中體驗到挑戰(zhàn)成功帶來的喜悅。
4.順應學生學習知識的興奮點,活教材,力求閱讀教學多樣性
閱讀教學應是著眼于語言運用、獲取中心思想和特殊的信息,始終把課文當作一個整體、明白思想,而非僅僅單詞。若以語段語境為主體,來帶動詞句的應用性學習,學生就會有很大的思維空間,對要掌握的詞句會有更深的領悟。在一堂閱讀課精講過程中學到過去進行時時,我沒有長篇大論地去講解過去進行時是什么,要怎么用,而是很簡潔地說了一下過去進行時在什么時候用后便給出一些圖片,要同學根據(jù)圖片表述句子,然后再給出語境“I called you last night,but nobody answered.”及圖片,要同學做小對話,在對話中學生不僅要用到過去進行時,還要用到一般過去時,這樣用這種巧妙的“在用中學”的方法,學生感悟到了在怎樣的語境中才能使用過去進行時,同時也解決了過去進行時與一般過去時的區(qū)別這一教學難點,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5.以課后練習是課堂閱讀教學的延伸和發(fā)散為抓手,開拓學生的閱讀視野
每天抽出十分鐘時間進行針對性閱讀,選擇的內容題材要廣泛體裁要多樣,教師予以適當?shù)刂笇?。注意讀時不要用手指指字閱讀,這樣會放慢閱讀速度,打破上下文的連貫性,影響對文章的整體理解。不要在閱讀中多次返回重讀已讀過的內容,這樣既會影響速度也會影響理解。
總之,加強英語閱讀教學才會增強英語課堂教學的生命力,使英語教學充滿精彩,打好學生未來英語學習的基礎,迎接更大的挑戰(zhàn),實現(xiàn)英語教學的既定目標。
參考文獻:
[1]黃小燕.探究性學習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四川教育,2004(09).
[2]王小波.英語教學實施科學教育的策略[J].新課程(教師版),2007(09).
[3]梁松濤.淺談英語教學中探究性實驗教學模式的實踐[J].教學研究,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