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摘 要: 解決小學生學習自信心不足的問題是各學科的共同任務。在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既要使學生感受到鼓勵與關心,又要讓學生產(chǎn)生成功的愿望,并給學生提供表現(xiàn)的機會。
關鍵詞: 小學體育教學 自信心 培養(yǎng)途徑
當今,我國小學生心理素質不佳已成為困擾全社會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之中,依賴心理過于嚴重,事事家長包辦,處處教師指導的現(xiàn)象尤為突出,久而久之,導致許多小學生自信心不足,不管做什么事做了總不放心,唯恐做得不對,只好等待家長、教師幫忙解決。因此,解決小學生自信心不足的問題是各學科的共同任務。那么,在體育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呢?
一、使學生感受到鼓勵與關心
每個學生都需要老師的鼓勵與關心,就像植物需要陽光雨露一樣。在體育教學中,教師給予學生鼓勵與關心,不僅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上體育課的興趣,還能改變那些自信心不足學生的心理結構,逐步幫助其樹立自信心。例如,在籃球課的教學中,大多數(shù)女生都害怕接球:一怕接不住球,球會擊中胸腹部;二怕碰傷手指。教師應反復講解和示范接球,在練習中教師應注意學生的技術動作,關心學生的情緒狀態(tài)。如拍拍學生的肩膀表示鼓勵、肯定、贊賞;也可以發(fā)出提醒、警告、停止的信號;或運用生動、有幽默的語言及優(yōu)美的示范動作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每個學生都感受到老師的鼓勵與關心。又如二年級學生學習前滾翻時,學生由于年齡小,又是初學,不可能很快掌握好動作,特別是一些女生,出現(xiàn)滾不正“蹲立”起不來的現(xiàn)象,而看到其他學生都能翻過去,完成整個動作,就認為自己不行、學不會,從而喪失信心。這時,教師應及時抓住學生的心理從正面鼓勵、關心他們,肯定她們做得好的一面,并幫助其練習,改進方法,直到有所成效,使那些自信心不足的學生逐步樹立學習信心。
二、讓學生產(chǎn)生成功的愿望
學生之間存在個性差異,教師對學生要區(qū)別對待。在體育教學中,細心的教師發(fā)現(xiàn)每一位學生都有成功的渴望。例如,在跳高教學中,如果用同一高度來要求每個學生完成練習,就有可能使一部分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遭遇失敗,失去信心。而利用分層教學法可以很好解決這一難題,如設置不同的高度,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能力選擇。當前一練習成功完成時,學生可在獲得成功喜悅的基礎上產(chǎn)生沖擊新高度的信心,促使學生以更大的愿望和意志力完成下一練習任務。為此,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不斷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愿望,使學生在成功的喜悅中體驗到自信。
三、給學生提供表現(xiàn)的機會
對自信心缺乏或不足的學生,教師可在他們完成基本動作的前提下,有意識地為他們創(chuàng)造條件,讓他們在集體面前表現(xiàn)自己,這樣不僅能滿足小學生好表現(xiàn)的欲望,還能在表現(xiàn)中幫助其逐漸克服和矯正因缺乏信心而帶來的自卑和膽怯心理。例如,在教五年級“側向助跑直腿擺動跳高”中,教師抓住時機,有意識地讓某些學生在大家面前做動作,即使做錯了也不批評,而是幫助他們糾正錯誤動作,表揚他們的勇敢精神。又如在每節(jié)課的最后增添“露一手”環(huán)節(jié),為學生提供表現(xiàn)自己的舞臺,即使是再小的優(yōu)點也給予肯定與鼓勵,幫助他們逐漸形成戰(zhàn)勝自我的良好心理。
四、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自信心缺乏與不足的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常為自己無力與別人建立良好關系而苦惱,尤其是小學高年級學生。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充分運用學科活動性強的特點,讓自信心不足與缺乏的學生組成小組,指導他們掌握交往技巧。與此同時,再在班級中選擇一部分組織能力強、人際關系和諧的學生主動與他們交往,形成友愛互助的局面,這樣不僅可以增強班級凝聚力,還可以使學生形成友愛局面,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五、運用激勵性評價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
體育活動中以小團體為主的練習活動可讓學生更明確自己的主體作用。教師必須引導學生以縮短師生間的心理距離,使學生產(chǎn)生親切感和依賴感。在活動中,教師應經(jīng)常注意學生的活動,關心學生的情緒狀態(tài)、精神面貌、身體狀況等。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培育孩子自信的肥沃土地。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主要通過言語和非言語的方式向學生傳遞贊許和反對的信息,而學生則通過心理體驗來接受教師的意圖,調整自己的行為。教師應預測學生的需要和情境性質,給予適當?shù)谋頁P,使表揚產(chǎn)生真正的激勵作用。例如,當學生前滾翻動作完成得很好時,教師可以說“你很勇敢”、“做得很漂亮”等。當學生產(chǎn)生害怕心理時,教師用“勇敢些”、“我已經(jīng)看到你在進步”、“相信你能做得更好”等話語激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教師也可以通過身體動作表示自己的態(tài)度或情感,如用點頭、拍手、搖頭等動作表示贊同或反對。這樣既可以體現(xiàn)對學生的關心,又有利于學生自信心的樹立。
在新課標中,心理健康是五大領域目標之一,而自信心又是其中一項重要內(nèi)容。小學生自信心特別是體育自信心不足的為數(shù)不少。體育自信心不僅直接影響學生學習體育課程的興趣,而且影響到兒童期的健康發(fā)展。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加強對學生心理品質特別是自信心的培養(yǎng),是新課程改革不容忽視的關注點。然而,對學生自信心的培養(yǎng),僅靠一個教師的努力是不夠的,需要各科教師的共同努力,以取得成效;同時在培養(yǎng)過程中,教師要溝通信息,不斷改變方法,形成教育合力,有利于小學生的身心健康地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