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結合英美文學的典型作品,對英美文學作品中的“黑色幽默”做了簡單分析,正確認識黑色幽默文學的社會意義。
關鍵詞:英美文學 黑色幽默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一 黑色幽默的概述
“黑色幽默”是上個世紀出現(xiàn)在美國的。作為上個世紀興起的一個重要文學流派在后來的英美文學被廣泛應用,對世界文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上個世紀的美國經歷了幾場戰(zhàn)爭,其內部的政治環(huán)境也變得緊張。黑色幽默就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背景下產生的。巴斯海勒是最早的黑色幽默文學創(chuàng)作的代表作家。黑色幽默是當時英美文學創(chuàng)作的創(chuàng)新里程碑。以美國作家弗德曼的短篇小說集《黑色幽默》為例,用荒誕的手法表現(xiàn)痛苦、恐怖的世界,起到對社會的諷刺。最早提出“黑色幽默”概念的是作家康拉德·尼克伯克?!昂谏哪辈⒉皇且婚_始就被人廣泛認可和接受的。和所有創(chuàng)新和革新必須經歷的路程一樣,黑色幽默文學在最開始也并不被文學界認可,是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質疑和批評后,才逐漸被人們認可。
隨著黑色幽默的研究深入,其概念也在不斷完善。所謂黑色幽默就是用看似荒謬、丑惡、殘酷、陰暗的“黑色”事物,來表達積極的社會認識。因此,黑色幽默又叫黑色喜劇,隨著后來英美文學的不斷發(fā)展,黑色幽默也逐漸發(fā)展成為非常具有社會教育意義的表現(xiàn)手法。馬克·吐溫的黑色幽默就是非常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文學代表。到了現(xiàn)代社會,黑色幽默有了更多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其應用不僅僅是在文學中,在電視影視作品中也常常應用一些黑色幽默的藝術處理手法?,F(xiàn)代社會表現(xiàn)出了對黑色幽默的巨大認可,而這都得力于最早的文學創(chuàng)作革新。
二 英美文學作品“黑色幽默”人物塑造表現(xiàn)手法分析
1 幽默諷刺手法
幽默諷刺是黑色幽默的代表特征。黑色幽默的諷刺手法并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諷刺。其諷刺的藝術處理只是為了表達一種深沉、濃郁、強烈的情感和認知。正是這種與眾不同的幽默表達,給予讀者深刻的感受。同時,借助幽默諷刺將內心無形的意識變成有形圖像,把主觀變成客觀角度表達,而作者往往把自己變成旁觀的第三者。正是這第三者的角度,讓文學的中心更加真實。以喬治·奧威爾《1984》為例。小說中獨裁政府讓“處女”負責色情文學的編輯,不僅諷刺了政治的黑暗,還諷刺了自欺欺人的人。另外,《1984年》主人公溫斯頓的故事本身就是非常具有諷刺意味的。在小說中,溫斯頓工作的環(huán)境寫著:“戰(zhàn)爭即和平,自由即奴役,無知即力量?!敝魅斯褪窃谶@樣的環(huán)境背景下被摧殘的,其最后發(fā)出的“他鼻梁兩側流下了帶著酒氣的淚。但是沒有事,一切都很好,斗爭已經結束了。他戰(zhàn)勝了自己。他熱愛老大哥”的感想。這樣的對白本身就是極大的諷刺,可笑而又荒謬的場景,不禁讓讀者忍俊不禁同時還對主人深表同情。馬克·吐溫也是美國非常有代表性的作家。在他的文學作品中,大量采用了黑色幽默的藝術處理,其機智尖銳的諷刺語言被稱為小說里最大的亮點。例如,哈克和湯姆兩人截然相反的身世,卻有著出乎人們理解的人生結果。這就是對當時教育的最大諷刺。
2 反英雄
反傳統(tǒng)的文學人物形象是英美文學作品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沖擊著讀者們的眼球。主人公或認真幼稚,或狂妄自大,或卑鄙無恥?!昂谏哪迸晌膶W就是依靠反傳統(tǒng)的荒誕不經、滑稽可笑的人物沖擊讀者眼球。例如:在《1984年》,主人公溫斯頓茍且偷生,陽奉陰違,最后還出賣了戀人和自己。在溫斯頓身上看到了一個有血有肉的現(xiàn)代人,讓每個現(xiàn)代人都不得不反思自己是否一樣可笑。庫爾特·馮內古特的著作《五號屠場》是一部非常有代表性的“黑色幽默”文字作品。小說的主人公公比利·匹爾格里姆剛入伍就做俘虜,逃回國后娶了個富家丑女,更離奇的是,后來還被外星人抓住放在動物園展覽。整個故事情節(jié)充滿奇幻想象,故事情節(jié)更是荒誕不羈。在主人公的身上一點也找不到現(xiàn)實正派英雄的影子。
3 比喻和夸張
比喻與夸張是“黑色幽默”派管用的藝術手法。幽默一詞最初只是一個醫(yī)學術語,后來被用來形容人的脾氣性格和氣質。到了現(xiàn)代,幽默用來形容主體詼諧雋永的智慧。從文學創(chuàng)作角度來說,幽默是一種在喜劇感被制約與崇高感的情況下產生的混合感情。傳統(tǒng)的幽默通常是借助智慧與世界丑陋和愚蠢斗爭并取得快樂與放松的過程?!昂谏哪迸晌膶W是反傳統(tǒng)幽默的,將變形現(xiàn)實與變形心理的變形關系巧妙運用就是關鍵所在。比喻和夸張是黑色幽默慣用的表現(xiàn)手法,如《1984》中主人公溫斯頓的工作環(huán)境的描寫:“在溫斯頓的身后,電幕上的聲音仍在喋喋不休地報告生鐵產量和第九個三年計劃的超額完成情況。電幕能夠同時接收和放送。溫斯頓發(fā)出的任何聲音,只要比極低聲的細語大一點,它就可以接收到。此外,只要他留在那塊金屬板的視野之內,除了能聽到他的聲音之外,也能看到他的行動。當然,沒有辦法知道,在某一特定的時間里,你的一言一行是否都有人在監(jiān)視著。思想警察究竟多么經常,或者根據什么安排在接收某個人的線路,那你就只能猜測了。甚至可以想象,他們對每個人都是從頭到尾一直在監(jiān)視著的。不論什么時候,只要他們高興,他們都可以接上你的線路。你只能在這樣的假定下生活——從已經成為本能的習慣出發(fā),你早已這樣生活了:你發(fā)出的每一個聲音,都是有人聽到的,你做的每一個動作,除非在黑暗中,都是有人仔細觀察的?!?/p>
4 謬論
謬論是“黑色幽默”派文學作品比較突出的表現(xiàn)內容?;恼Q,無可奈何的苦笑,以及絕望,大悲大笑是其獨特的情感模式。悲劇在于人物的抗爭最后都無可奈何的認命。社會中人們就像沒有穿衣服的國王,為了名利奔波。而黑色幽默就像那個指出國王沒有穿衣服的小孩,將人世丑態(tài)、憨態(tài)躍然紙上。初看時大多大笑國王的無知,再看時內心隱隱觸痛。這就是“黑色幽默”通過謬論發(fā)揮的神奇的藝術效果。以稀奇古怪的謬論支撐故事情景的開展。雖然是謬論,但融入一定的文學背景,謬論是合情也是合理的。悲劇就在于謬論合理的剎那。謬論在很多文學作品中被廣泛應用?!?984》中最有特色的謬論是:“戰(zhàn)爭即和平,自由即奴役,無知即力量。”看似謬論卻又說不出謬在何處。“矛盾想法”是謬論表達的一種常用技巧。因此,奧威爾的《1984》是其經典之作,對后來的文學有很大的啟發(fā)意義。又如:《第二十二條軍規(guī)》中一個人死了又活,活了又死的故事情節(jié)設計,也是是最大的謬論,但卻不知道是作者的謬論還是社會的謬論。而正是建立在謬論的基礎上,該小說的故事情景才能順利進行。
三 英美文學作品“黑色幽默”的敘事表現(xiàn)手法分析
1 贅述
贅述是與傳統(tǒng)文學故事敘述不一樣的表達方式?!昂谏哪毙≌f挑戰(zhàn)了現(xiàn)實主義小說的權威,是一場重大的文學革命。其中“贅述”的藝術處理功不可沒。贅述目的不在于溝通的內容,主要是希望通過累贅的表達發(fā)出一種聲音。例如,《第二十二條軍規(guī)》中丹尼卡醫(yī)生和尤索林之間有一段特別的對話。“so”就是“go”是丹尼卡對話的主要內容??此朴人髁值膶υ拑热莺翢o理智而且并不重要,但卻讓讀者看到了丹尼卡內心深處邏輯的荒誕,是對《第二十二條軍規(guī)》的挑戰(zhàn),以邏輯的名義所揭露的非邏輯。
2 不合邏輯的敘述
“黑色幽默”小說的敘事常常不遵循現(xiàn)實的邏輯。不合邏輯的敘述是表現(xiàn)故事荒誕的重要手法。如在《第二十二條軍規(guī)》中,宣布丹尼卡醫(yī)生的死亡不是基于他的身體,而是基于一些關于丹尼卡醫(yī)生的記錄。更滑稽的是,此時的丹尼卡醫(yī)生還好好地活在這個世界。如果按照正常的邏輯來理解和推理講述故事的發(fā)展,是達不到這樣的效果的。因果的非邏輯性敘述在很多文學中都被應用了?!昂谏哪毙≌f的作者對語言也經過有違常規(guī)的處理。巧用俗語,使用非常規(guī)的說話方式,或是更變日常用語中的某個詞某個字,達到一種幽默效果,達到一種人出乎意料的諷刺的藝術效果。
3 悲喜并置和反高潮情景設計
“黑色幽默”文學有著豐富的表現(xiàn)力。例如在《萬有引力之虹》中,托馬斯·品欽利用一場幻想的戰(zhàn)爭來表達死亡意象。在《第二十二條軍規(guī)》中經常會有很多有違常規(guī)的場面,總結起來就是在戰(zhàn)場恐懼的氛圍中表演一個喜劇故事。當然,對現(xiàn)代人來說已經可以理解,但在當時這樣的處理是很不容易的創(chuàng)新。所謂反高潮的藝術效果是指先創(chuàng)造一種很嚴肅或貌似嚴肅的氛圍,但在氛圍越來越濃郁結果要至呼之欲出的時候,故事突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某種細枝末節(jié)的或荒謬的東西。如在《第二十二條軍規(guī)》中就有這樣一個情節(jié)。作者營造了一個顯示將軍廣博知識的場景,然后準備了關于將軍詳盡而又煽情的描述畫面,正當讀者準備迎接這樣一種描述所帶來的常規(guī)結局的時候,作者用“誰給你洗衣呢?”這樣一個滑稽的問題結束了。
四 英美文學作品“黑色幽默”的現(xiàn)實意義分析
“黑色幽默”文學內容荒誕不羈,不合邏輯,有的故事還是幻想出來的。盡管有違常理,但“黑色幽默”文學作品也有很強的現(xiàn)實意義。
在小說《五號屠場》中,比利被外星人的飛碟抓去,從外星人那里學到不少知識還學會了作時間旅行。雖然是一個荒誕的幻想故事,但這樣的故事設計是有很深的現(xiàn)實意義的。通過時間旅行,比利看到了自己過往的一生。但同時也是在告訴人們,從宏觀的角度看人生將是另一番景象。庫爾特·馮內古特就是以犀利幽默的筆觸對社會的黑暗面進行冷嘲熱諷,笑中帶淚,發(fā)人深思。《看不見的人》這部小說的主題主要表達了作者對美國現(xiàn)存社會秩序以及種族關系的不滿。借助黑色幽默的表達方式,對此進行了辛辣的諷刺。這部文學作品作為“黑色幽默”的代表作,其現(xiàn)實意義在于深刻揭露了美國最底層民眾——黑人的生活畫面。無淚的哭聲是最偉大的申訴,正是美國社會對黑人的種種不平才需要喚起社會對他們的同情和支持。《第二十二條軍規(guī)》的故事情節(jié)詼諧、無厘頭。但作者就是通過這種黑色幽默的藝術,幫助人們看清美國軍國主義本來的真面目,其實質就是軍事官僚體的一個圈套。這種強大的諷刺力度還有對現(xiàn)實的刺激無時不在提醒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們反思。正如作者海勒所說:“我對戰(zhàn)爭題材不感興趣。在《第二十二條軍規(guī)》里我感興趣的是官僚權力結構中的個人關系?!泵恳徊课膶W作品都有一定的社會背景,小說的內容看似荒誕,小說中的人物看似滑稽,但實際是社會的荒誕,社會成員的滑稽。小說只是以一種夸張的手法,一種第三方的視角在展現(xiàn)這種社會的荒誕和滑稽,這就是黑色幽默小說的社會意義?!兜诙l軍規(guī)》這部小說主題是:借美國軍隊諷喻整個社會,一個只穿著華麗外衣的社會;政府已經成為了某些利益集團的工具,當權者犧牲部下來滿足自己的野心,投機者以同胞的生命財產作賭注等等。這些都是真實社會的寫照,《第二十二條軍規(guī)》只是一面哈哈鏡而已,作者只是把社會萬象放在這面鏡子前照了下,就照出了英美社會的千姿萬態(tài)。這就是“黑色幽默”文學的現(xiàn)實意義。
五 結語
英美文學是世界文字的重要組成部分,“黑色幽默”文學是英美文學中一個璀璨的明珠。諷刺、暴露、抨擊英美資本主義社會中的種種陰暗、丑惡的現(xiàn)象。同時,英美“黑色幽默”文學對現(xiàn)實社會也有一定積極教育意義。它創(chuàng)立了寓悲于喜的幽默表達模式,為后來的英美文學發(fā)展開辟了新的空間。研究英美文學中的黑色幽默文學,對我國的文學發(fā)展也有一定的參考意義,對未來文學的創(chuàng)新給予一定的提示。
參考文獻:
[1] 李維屏主編:《英美文學研究論叢(第8輯)》,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2] 雷紅琴:《論黑色幽默獨創(chuàng)的藝術情感模式》,《外國文學研究》,2004年第4期。
[3] 徐峙、曾雙余、馬躍:《世界文學史》,中國戲劇出版社,2004年版。
[4] 沈莉娟:《學習英美文學的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科技咨詢》,2009年第14期。
[5] 籍貫紅:《行走在歷史與現(xiàn)實之間》,浙江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
作者簡介:金杯,女,1978—,浙江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英美文學,工作單位:上海對外貿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