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梅
(湖北文理學院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湖北 襄陽 441053)
加強實踐教學,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是高校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的重點和難點。材料力學實驗教學是涉及面較大的理工科專業(yè)的重要基礎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本人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總結出一種遞進探究式實驗教學模式,對加強和改進材料力學實驗教學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實驗內容方面,我們采取了遞進型的“三層次”實驗教學項目。第一層次:基本技能訓練(如拉伸試驗中的σs,σb,δ的測定,用電測法測材料的彈性模量E、剪切彈性模量G、彎曲正應力)此部分是基礎,要嚴格進行規(guī)范化訓練,最終要進行實際考核。第二層次:要求學生掌握實驗原理,實驗技能和實驗方法,了解實驗設計的思想方法,使實驗教學和理論教學更好地結合,為以后的研究工作打好基礎。實驗教學可以稍微超前于理論教學的相關內容,它能起到預習理論課的作用,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另外這種超前于理論課的做法還可以使實驗教師產生緊迫感,這對提高實驗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的理論知識和教學素養(yǎng)都是有益的。第三層次:開設綜合型、設計型的實驗,此部分是對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培養(yǎng)創(chuàng)造能力的過程,鼓勵學生獨立設計實驗方案,如動態(tài)應變的測定、材料屈服強度σ0.2的測定等。查閱資料、創(chuàng)新并獨立完成實驗,對實驗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解決方法。成績的最終評定可以由平日成績和實際操作進行綜合評價。通過以上的實驗教學內容的改革,材料力學實驗過程由“被動驗證”向“主動研究”轉變。學生在試驗中的角色和地位自然而然地從“被動”變?yōu)椤爸鲃印?,這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1]。
在材料力學實驗教學的步驟方面,我們也形成了“探究型”實驗教學模式。操作過程大體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在此階段中,教師要做到4點:1)教師根據(jù)教材和課標及學生興趣的要求,選擇合適的實驗。2)教師講解、分析實驗設計的思路和方法。3)教師根據(jù)設計思路和方法進行演示實驗。4)教師選擇并布置學生要模仿的實驗主題。學生要做到2點:(1)理解和揣摩教師的實驗設計的思路和方法。(2)根據(jù)教師的要求,學生模仿設計并進行實驗。本階段的特點是:教師強化示范為主,學生領悟模仿為輔。
案例1.測材料的屈服極限σs、強度極限σb、延伸率δ和面積收縮率ψ的實驗。首先老師講解該實驗的目的,分析實驗設計思路和實驗設備的操作方法,然后進行操作演示。最后可以提出問題:比如不同的材料它們的屈服極限σs、強度極限σb、延伸率δ和面積收縮率ψ有什么不同?讓學生自己選擇不同的材料進行實驗,然后得出結論進行對比,從而明白選材的重要性。
在此階段中,教師要做到3點:1)教師根據(jù)教材和課標及學生興趣的要求,選擇合適的實驗主題。2)教師提供理論幫助,適時指導學生的實驗設計思路和方法。3)教師對學生的實驗進行評價。學生要做到3點:(1)學生小組討論和協(xié)商實驗設計的思路和方法。(2)學生根據(jù)教師的建議,初步進行實驗。(3)學生根據(jù)教師的實驗評價進行反思和評價。本階段的特點是:學生設計和實驗為主,教師引導和幫助為輔。
案例2.用電測法測量構件的應力和應變。教師首先講解應變片和電阻應變儀的使用方法,然后準備多種試件(不同材料和結構)讓學生自己分析按何種方向貼應變片,如何貼,都讓學生小組討論,然后定出方案。中間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也讓學生自己分析、討論,然后寫實驗分析報告。
在此階段中,教師要做到兩點:1)教師根據(jù)教材和課標及學生興趣的要求設置不同的實驗主題。2)教師對學生的實驗進行評價。學生要做到5點:(1)學生選擇自己小組感興趣的實驗主題。(2)學生小組討論和協(xié)商實驗設計的思路和方法。(3)學生獨立完成實驗的設計和操作。(4)學生根據(jù)教師的實驗評價進行反思和評價。(5)學生對教材中的實驗探究活動素材進行改進和創(chuàng)新。本階段的特點是:學生獨立設計和實驗為主,教師鼓勵和評價為輔。
案例3.關于材料的力學性能的測試這部分內容里提到材料屈服強度σ0.2的大小測定問題。工程實際中有些材料,如錳鋼、鎳鋼、青銅等,沒有明顯的屈服階段,這時就要測定屈服強度σ0.2來代替σs??梢宰寣W生獨立設計實驗步驟和操作方法,鼓勵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2]。
本課題研究的效果:在課題研究中,本人發(fā)現(xiàn)當用這種教學模式上課時,師生的狀況都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具體表現(xiàn)在3個方面:1)和傳統(tǒng)教學相比,學生對材料力學的學習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興趣。在課堂上,他們的思維活躍,討論熱烈。有些學生提出的假設及驗證方案出乎本人的意料之外,但又非常合理。筆者感到,實施這種教學模式,確實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及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探討問題、解決問題的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都起了很大的作用,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更為重要的是,學生在探究過程中,也獲得了成就感,更加激發(fā)了學生們學習材料力學的熱情[2]。2)大大改善了師生關系。在前幾年的材料力學教學中,教師是主角,是權威,學生被迫跟著老師學,學生怕老師,師生關系時常僵持。而現(xiàn)在,教師把機會留給了學生,學生是主角,學生自主學習并從學習中感受到老師的鼓勵和分享成功的快樂。學生喜歡老師,老師喜歡學生。師生關系非常和諧,融洽。3)學生的學習能力不斷提高,學習成績不斷提高。自開展課題研究以來,通過創(chuàng)新學生的學習方式,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大提高,學習興趣越來趣濃,經過幾年的教學實驗,收效很好。
[1] 蔣永平.工程專業(yè)課實驗教學新模式的探索與實驗[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1(1):9-11.
[2] 仇潤鶴,方建安,唐明浩,等.建立綜合實驗平臺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6(2):14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