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輝
(赤峰學院 體育學院,內蒙古 赤峰 024000)
籃球運動作為傳統(tǒng)的“三大球”運動之一,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光榮的傳統(tǒng).建國以來,我國的籃球運動蓬勃開展,從鄉(xiāng)村到城市,從學校到工廠,都有參與籃球運動的熱鬧場面.尤其在學校體育中,籃球運動因其激烈的競爭性、特定的趣味性、完備的技術性等特點深受學生的喜愛.現階段,在學校體育中,籃球運動已經發(fā)展成為三人制籃球、小籃球和花式籃球等多種表現形式,本文對赤峰學院的籃球運動開展現狀進行調查與分析,意在促進籃球運動在該校更好地開展.
在赤峰學院隨機抽取在校的100名學生為研究對象.
1.2.1 文獻資料法
查閱有關教育學、學校體育、休閑體育、籃球和體育社會學等方面的書籍,同時在圖書館查閱相關的文獻資料,在中國知網查詢相關的期刊,為論文的研究奠定理論基礎.
1.2.2 問卷調查法
向赤峰學院的在校學生發(fā)放調查問卷100份,問卷的發(fā)收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學生調查問卷情況一覽表(n=100)
1.2.3 數理統(tǒng)計法
用EXCEL2003對收集到的調查數據進行數據整理和數理統(tǒng)計和分析.
1.2.4 邏輯分析法
對調查的數據和研究的結果進行邏輯分析.
2.1.1 學生參與籃球課的情況
在赤峰學院的體育課教學中,籃球既是必修課選項內容之一,也是選修課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學生的調查,統(tǒng)計了赤峰學院學生參與籃球課的情況,具體如表2所示.在被調查的學生中,有72.8%的學生表示參與過籃球課,僅有27.2%的學生表示從沒參與過籃球課.這樣的調查結果表明,在赤峰學院里,大多數學生都參與過籃球課,可見籃球課在該校是很受歡迎的.
表2 學生參與籃球課的情況一覽表(N=81)
2.1.2 學生參與籃球課的動機
動機是在目標或對象的引導下,激發(fā)和維持個體活動的內在心理過程或內部動力.那么在赤峰學院,這么多的學生選擇參與籃球課的動機是什么呢?對此,本研究進行了相關的調查,調查結果如表3所示,在被調查的學生中,有89.8%的學生是由于喜歡籃球運動而參與籃球課的,有59.8%的學生是為了鍛煉身體,有28.8%的學生是為了緩解壓力,有27.1%的學生是為了體驗成功的快感,有69.5%的學生是為了學習和提高籃球技術,另外還有45.8%的學生為了與同學交流和溝通.這樣的調查結果表明,在赤峰學院選擇上籃球課的學生中,他們大多數都是從喜歡籃球運動的內部動機出發(fā)參與進來的,另外學習和提高籃球技術以及鍛煉身體等項目也是他們參與的主要動機,但是他們對于參與籃球運動對于心理和精神的調節(jié)作用并不是很重視.
表3 學生參與籃球課的動機一覽表(N=59)
2.1.3 學生參與籃球課效果調查
學生參與籃球課后的效果,可以直接反映出他們上課的狀態(tài),以及學?;@球課的教學質量,本研究對于赤峰學院參與籃球課的學生進行了有關學習效果的調查,結果如表4所示,在被調查的學生中,有77.9%的學生達到了身心放松的參與效果,有54.2%的學生達到了提高籃球技術水平的效果,有83.1%的學生達到了增強身體素質的參與效果,有35.6%的學生達到了增進同學間友誼的參與效果,有25.4%的學生達到了培養(yǎng)了自己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的參與效果.這樣的調查結果表明,赤峰學院的學生在參與籃球可以后,他們體驗到的運動效果是方方面面的,從身體健康角度、技術提高角度和身心發(fā)展以及社會適應角度都有體現,但是大部分同學仍然是以身體和技術上的體驗為主,也就說明了籃球課的培養(yǎng)社會適應能力的功能沒有被充分挖掘出來.
表4 學生參與籃球課的效果一覽表(N=59)
課外籃球運動也是學?;@球運動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指課余時間在學校內學生自發(fā)性的參與籃球運動的狀況.
2.2.1 學生參與課外籃球運動的情況
為了了解赤峰學院學生參與課外籃球運動的基本情況,本研究對此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的結果如表5所示.在被調查的學生中,有59.3%的學生表示經常參與課外籃球運動,有28.4%的學生表示偶爾參與,有12.3%的學生表示從不參與.這樣的調查結果表明,在赤峰學院內,學生參與課外籃球運動的情況較好,甚至有將近六成的受訪學生都表示經常參與課外籃球運動,課外籃球運動深受該校學生的歡迎,參與者眾多,這些也足以證明赤峰學院的課外籃球運動有著很好的群眾基礎,這樣的現狀也給豐富多彩的校園文體生活增添了生機與活力.
表5 學生參與課外籃球運動的情況一覽表(N=81)
2.2.2 學生參與課外籃球運動形式的調查
籃球運動是一項需要多人參與的競技娛樂項目,眾多的學生參與課外籃球運動都采取什么樣的形式呢?本研究對此進行了調查,統(tǒng)計結果如表6所示.在調查中發(fā)現,赤峰學院參與課外籃球運動的學生中,有29.6%的學生是以全場正式比賽的形式參與的,有49.3%的學生以半場替班比賽的形式參與,有16.9%的學生以自由投籃的形式參與,另外有4.2%的學生在自己訓練技術.這樣的調查結果表明,赤峰學院的課外籃球運動形式是多種多樣的,絕大多數學生選擇的參與形式都是投入到激烈的比賽競爭當中,由于籃球是集體性項目,所以選擇自己投籃和訓練的人數并不很多.
表6 學生參與課外籃球運動的形式一覽表(N=71)
2.2.3 學生參與課外籃球運動的運動強度調查
運動強度,指身體練習對人體生理刺激的程度.是構成運動量的因素之一.通過對運動強度的調查,可以從一個側面了解學生的運動效果.本研究對赤峰學院參與課外籃球運動的學生進行了有關運動強度的調查,結果如表7所示.在調查中,有60.1%的學生表示參與課外籃球運動后感覺強度很大,有28.2%的學生表示強度適中,另外有11.7%的學生表示強度很小.這樣的調查結果表明了,在赤峰學院參與課外籃球運動的學生中,他們每次參與的運動強度普遍較大,這與籃球運動對抗激烈的特點是相吻合的,同時也說明了學生參與課外籃球運動的熱情非常高,并且對于參與的籃球運動很投入.
表7 學生參與課外籃球運動的強度一覽表(N=71)
2.3.1 三人制籃球賽自身特點
2.3.1.1 三人制籃球賽場地小
只要半個籃球場和一個籃筐即可,這樣的場地要求大大降低了標準,這樣可以在一個完整的籃球場地內同時進行兩場比賽,大大提高了籃球場地的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也縮短了比賽的賽程.
2.3.1.2 單場三人制籃球賽參與人數少
場上雙方各3名隊員上場比賽,裁判和工作人員人數也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采用一名或兩名裁判執(zhí)法,同時配備一名記錄員即可.
2.3.1.3 單場三人制籃球賽時間短,從而賽程縮短
單場三人制籃球賽可設置為10分鐘、12分鐘、15分鐘等時間形式,而且暫停次數少,同時只在最后1分鐘或3分鐘時才實施死球停表制,這樣不僅單場比賽時間大大縮短,而且整個比賽的賽程也可大大縮短.
2.3.1.4 比賽精彩程度不減,但受傷幾率降低
半場內的六人爭奪場面雖然沒有普通籃球賽壯觀,但是攻守轉換的速度加快,比賽的精彩程度沒有降低,同時由于運動員在場上沒有足夠長的距離來奔襲和助跑,從而影響了運動員在場上的移動速度,這樣也就可以減少由于激烈的沖撞而造成學生的運動損傷.
2.3.2 學生對三人制籃球的認知狀況調查
三人制籃球在普通籃球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雖然真正形成規(guī)則并且開展的時間并不長,但在社會上普及的速度很快,本文也對赤峰學院學生關于三人制籃球的認知狀況進行了調查,如表8所示.在調查中,有3.2%的學生表示從來沒聽說過三人籃球,有12.2%的學生表示聽說過但不太了解,有51.6%的學生表示了解簡單的規(guī)則,有24.5%的學生表示了解簡單的規(guī)則與戰(zhàn)術,另有8.5%的學生表示熟悉規(guī)則與相應戰(zhàn)術.這樣的調查結果表明了在赤峰學院學生中,對于三人制籃球這項特殊規(guī)則的籃球運動形式他們并不陌生,但大多數的同學只停留在基礎的規(guī)則與技戰(zhàn)術層面上,雖然沒聽說過這個項目的學生不多,但同樣,真正了解并熟知這個項目的學生人數也不多,這說明這項運動在赤峰學院學生中的認知程度并不很高.
表8 學生對于三人制籃球賽的認知狀況(n=81)
2.3.3 學生對三人制籃球的參與狀況調查
如表9所示,在對赤峰學院學生參與三人制籃球運動現狀的調查中,只有18.1%的學生表示經常參與,有36.7%的學生是偶爾參與,有45.2%的學生從沒參加過.這個結果表明,在赤峰學院,三人制籃球運動開展的狀況較好,只有及少數同學沒有參與進來,甚至有超過半數的同學在經常參與,這說明了三人制籃球運動很受學生的歡迎,但通過對于他們參與三人制籃球比賽的現狀調查中發(fā)現,如表7所示,只有17.6%的學生表示參加過三人制的籃球比賽,這樣的調查結果說明了雖然在赤峰學院三人制籃球運動的普及程度很高,但三人制籃球賽的組織者和參與者不多,這也是赤峰學院學生對于三人制籃球賽規(guī)則和技戰(zhàn)術理解不深的一大原因,同時這也為在赤峰學院內開展三人制籃球賽的可行性提供佐證.
表9 對學生參與三人制籃球運動現狀的調查(n=81)
表10 對學生參與三人制籃球比賽現狀的調查(n=81)
2.3.4 學生對三人制籃球與傳統(tǒng)籃球態(tài)度對比的調查
三人制籃球與傳統(tǒng)的籃球運動比較起來,有著許多的區(qū)別,本研究關于赤峰學院學生對三人制籃球和傳統(tǒng)籃球態(tài)度的對比情況也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如表11所示.在赤峰學院,有62.9%的學生表示三人制籃球比傳統(tǒng)的好,有23.5%的學生表示二者無比較,另外的13.6%的學生表示不如傳統(tǒng)的好.這樣的調查結果表明了,赤峰學院的學生對于三人制籃球還是很歡迎的,他們對于籃球運動的熱情很高,對于三人制籃球運動也有著濃厚的興趣.
表11 對學生對三人制籃球和傳統(tǒng)籃球態(tài)度對比的調查(n=81)
3.1.1 赤峰學院參與籃球課的學生占有很高的比例,他們選課動機多樣化,大多數都能從內部動機出發(fā),同時他們在籃球課上的運動效果很好,但是籃球課對于學生心理方面的調節(jié)作用沒有被因其重視.
3.1.2 赤峰學院參與課外籃球運動的學生很多,大多數都以半場比賽的形式參與,而且他們每次參與的運動量較大.
3.1.3 赤峰學院的學生對于三人制籃球的認知程度不深,參與者較多,但是缺少相應的三人制籃球比賽,同時學生對于三人制籃球運動的認可度很高,甚至有許多同學認為要強于傳統(tǒng)的籃球運動.
3.2.1 赤峰學院的籃球課應該加強理論知識的傳授,更多的讓學生了解籃球運動對于心理方面的調節(jié)作用.
3.2.2 赤峰學院的課外籃球運動開展較好,可以適當增加課外的籃球輔導和多舉辦一些籃球比賽.
3.2.3 赤峰學院要加大三人制籃球運動在學校的普及程度,多舉辦三人制的籃球比賽,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
〔1〕楊文軒,陳崎.體育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2).
〔2〕鐘靜.籃球現代教學理念與學習情境創(chuàng)新[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3(1):91-92.
〔3〕曹竟成.普通高?;@球教學改革探析與嘗試[J].體育與科學,2002(5):73-75.
〔4〕當代中國大學生心理特點與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5〕范立仁.全國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現狀的研究[J].體育科學,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