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月德 錢九娟 孔德新
【摘 要】探討了網絡課程建設意義以及網絡課程建設內容,使網絡資源更好地呈現(xiàn)出網絡課程的開放性、示范性,體現(xiàn)優(yōu)秀資源特色。
【關鍵詞】網絡課程;網絡教育;遠程教育
網絡教育以院校網絡為載體,能提供豐富的學習內容,可以讓學生按照自己的基礎、興趣、習慣來選擇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它將直接變革我們的傳統(tǒng)教育模式。網絡教學模式的基本表現(xiàn)是網絡課程,我們既不能將面授式的教學內容直接作為網絡教學的內容,更不能將教材的內容直接搬到網上,網絡課程建設是一個需要我們不斷探索的重要問題。
一、網絡課程的建設意義
網絡應用于教育領域,給人們提供了大量便捷的學習機會、豐富的教學環(huán)境和教學資源,使學習活動更加自主化、個性化,使教育的適應性得以大大加強。 網絡課程是依托院校網絡課程開發(fā)平臺,通過電子教材、電子教案、講授教材(虛擬課程)、多媒體教材、素材庫及試題庫的建設,用于學員課前預習、課后復習、自我測試;也可用于教員通過網上交流,為學員進行適時答疑,實現(xiàn)協(xié)作學習,根據(jù)學員評教,完善教學內容;還可以用于其他有關單位的培訓,同教員進行網上交流,實現(xiàn)遠程教學;為院校教學、企業(yè)訓練等人才培養(yǎng)提供豐富的信息資源。
網絡課程要充分體現(xiàn)網絡的這一特點,構建多媒體化的接近真實生活的自主、協(xié)作學習情境,能充分利用網絡的資源開放性。因此,開發(fā)高質量的網絡課程成了我國發(fā)展網絡教育的一個非常重要而迫切的課題。
二、網絡課程建設的幾點思考
網絡課程建設就是把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模式、優(yōu)秀教材以及參考資料等教學資源以合理的方式放在網上共享,這些資源可供其他教員或學生借鑒參考或重組利用。那么怎樣建設網絡課程才能更好地呈現(xiàn)出網絡課程的開放性、示范性,使優(yōu)秀的資源特色體現(xiàn)出來呢?
1.教學目標應明確、突出
好的網絡課程教學目標應該是具體的,是有標準可以衡量的,且要在顯要位置上表現(xiàn)出來。目前許多網絡課程比較注重學習內容,但常常忽視應用及能力培養(yǎng)。有些網絡課程盡管清楚地陳述了教學目標,但是由于網絡教學中教員與學生接觸是異步方式,從而影響學習效果。因此,網絡課程內容建設中應該重視教學目標的編寫.并以明顯方式突出呈現(xiàn)在顯要位置,使學生明確學習任務和應該達到的水平。
在設計編寫教學目標前要準確分解教學目標,如從整體專業(yè)教學目標中分解出具體課程教學目標,再細化出單元教學目標。在全面發(fā)展觀的整體素質要求下,將教學內容構成層次分為知識構成要素和能力構成要素;將教學深度和水平層次分為基礎要求和提高要求,提高要求為基礎要求在深度和廣度上的延伸。在每個單元模塊中,根據(jù)內容的不同,再提出更為具體的要求,讓學習者能夠檢查自己的學習效果。
2.創(chuàng)造性的改進,借鑒性的吸收
我國的網絡教育起步較晚,廣大教員需要轉變教育觀念,以先進的教育理論為指導,借鑒其它國家、其它學校的成功經驗,再吸收、創(chuàng)新,更快、更好地建設符合我們國家、我們學校、我們專業(yè)的網絡課程。
不同的院校針對不同層次網絡課程的設置也不盡相同,但是要再遵循國家或部隊網絡課程規(guī)范的基礎上設計自己的特色。院??梢远ㄆ诘慕M織網絡課程相關知識的培訓
3.兼顧教學內容呈現(xiàn),重學習環(huán)境設計
網絡課程在設計時,除應提供相關的教材及教案外,還要提供各個單元重點難點問題的分析,通過適量的測試題來考察學習者的學習效果,并提出針對性的意見。這樣便于學生通過例題和作業(yè)題高速對教學目標的認識,促進學生對學習重點的把握。另外,要通過教學資源庫或超鏈接的形式,建立本課程內容與相關學科學習資源的連接,為學習者提供開闊的學習環(huán)境。
但是要注意網絡課程不是文本教學材料或教員講稿的簡單呈現(xiàn),它不僅要提供學習資料,還要給予一定的情景導人,給學習者設置模擬真實的學習情境,讓學習者能夠進行小組協(xié)作、角色扮演、討論、問題解決學習。網絡課程不是僅提供資料,而是影響學生使其成為自己的“教員”。
4.注重表現(xiàn)形式的多樣化
網絡課程集文本、聲音、圖像、動畫、視頻等表現(xiàn)形式為一體,使教學內容多媒體化和情景化。
目前教學內容的呈現(xiàn)有三種方式:
文本和靜態(tài)圖像:這種方式相當于書本的搬家。
perpoint講稿:直接將教員的perpoint演示文件放到網上。
以上兩種方式顯然不符合學習者的認知規(guī)律,既沒有對教育目標、教學對象、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進行設計,也沒有對網絡環(huán)境下的教學活動進行設計。
主講教員的講課錄像和講稿同時呈現(xiàn):這種提法很好,教學內容要多媒體化,但在實施過程中又產生了新問題:學習者長時間面對教員一成不變的姿勢、講課方式,易失去興趣,不僅難以體會到教員教學的魅力還容易失去對主講教員的信心。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者注意力的保持不僅與材料的性質有關,還與材料的變化有關。
這是目前網絡課程教學內容表現(xiàn)形式的弊端,隨著網絡帶寬的拓寬和網速的全面提升,基于WEB的多媒體教學將是網絡教學的趨勢。網絡課程的發(fā)展方向是基于流媒體(實拍教學場景、豐富的教學輔助材料)和虛擬真實教學環(huán)境等更加人性化的教學環(huán)境。
5.建立科學的知識導航體系
互聯(lián)網為學習者創(chuàng)造出了一種由他們自行控制的學習環(huán)境,如果缺乏導航系統(tǒng),就會使一些學習者迷航。我們在做網絡課程設計時要考慮到以下幾方面:
建立幫助學習者了解學習該課程所需要的知識水平、自己的知識層次、學習進度和學習方法的系統(tǒng);課程組織采用層次狀或網狀,而不是線性的,要能支持學習單元之間的查詢、檢索、跳躍等功能;建立課程的知識點導航圖,顯示學習知識的先后順序;建立便捷的檢索方式,幫助學習者能夠使用網上圖書館中的資料;另外,在每一個知識單元頁面,建立前后相關知識點的超鏈接,這樣可以避免頻繁訪問導航頁面帶來的不便。
綜上所述,一個適于自主學習的便捷導航系統(tǒng)應該至少包括:課程結構說明、課程的層次或網絡目錄結構(如網大的課程結構)、學習歷史與狀態(tài)記錄、課程和學習單元快速鏈接、便捷的資源檢索、導航幫助等。
三、結束語
總之,在網絡課程學習中,學生主要依靠自主學習完成課程目標。所以,我們在課程內容設計時,必須立足以人為本的原則,充分注意和保持課程的吸引力,以激發(fā)學生在網絡課程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既富有挑戰(zhàn)性又充滿樂趣的學習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孫曉華.交互式網絡課程設計與開發(fā)[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年9月.
[2]黎軍.網絡教育概論[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年2月.
[3]鄭光遠等.談網絡課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教育與職業(yè).2006年第1期.
[4]柳彩志,王志軍.關于網絡課程建設的探討[J].廣西高教研究.2002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