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理解能力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所占比重越來越大。調查顯示,初中生普遍存在閱讀心理障礙、閱讀習慣不良、文化背景缺失等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利用教材激趣、拓展課文閱讀及積累背景知識等教學策略,培養(yǎng)初中生閱讀理解能力。
關鍵詞:初中生;閱讀障礙;培養(yǎng)策略
一、引言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要求初中生能讀懂簡單讀物和報紙、雜志,克服生詞障礙,理解大意。能根據(jù)閱讀目的運用適當?shù)拈喿x策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隨著英語教學改革的深入,閱讀理解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所占比重已開始越來越大。以中考試題為例,各地近幾年的英語中考試題中,閱讀理解短文一般有4篇的分量,所占比分達30分以上,占全卷成績的25%左右,加上英語學習的其他項目,如完形填空、書面表達等題型的答題效果都直接或間接地與閱讀理解有關。為了檢測這種能力,所有英語考試都把閱讀理解當作主要測試項目(大約占題40~50%)。這就意味著考生閱讀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英語考試成績。閱讀理解是在閱讀中對有效信息進行處理的能力,它不是讀者認識文章中每一個單詞,看懂每一個句子的低層次理解,而是跨出句子平面,走向語篇的深層次理解,以及評價性理解。按照語言學習規(guī)律,學生必須吸收相當數(shù)量的語言材料和經(jīng)過一定量的語言實踐,才能獲得運用語言的能力。
二、初中生英語閱讀三大障礙
筆者結合自己多年教學實踐對我校初三(5)、(6)班英語閱讀能力進行一次問卷調查,發(fā)現(xiàn)學生閱讀學習遇到的障礙很多,但主要存在以下三大障礙:
1.心理障礙
詞匯是語言的建筑基石和語言意義的載體,它維系著語言和語法。語言若離開了詞匯,就無所謂語言。初中學生因詞匯量小,在閱讀過程中,總是覺得生詞較多,形成“攔路虎”,加上缺乏適合初中生的閱讀材料,往往使學生對英語讀物望而生畏,造成心理緊張,而越緊張就越難以讀懂。學生對英語閱讀缺乏信心,心情急躁,這些不健康的閱讀心理客觀上限制了學生閱讀能力的發(fā)展。
2.閱讀習慣障礙
初中生在閱讀過程中,經(jīng)常或總是有指字閱讀和指聲閱讀的習慣。加上由于缺乏必要的指導和訓練,形成了種種不良的閱讀習慣,如:聲讀、唇讀、指讀、重讀等,這些都影響閱讀速度;同時,初中生因積累的英語知識有限,常受到母語干擾,對句子結構的感知能力較弱,歸納能力不強,缺乏對語篇的領悟能力,習慣用中文逐詞逐句心譯,不能直接用英語進行思考。由于多出了中間環(huán)節(jié),反應速度及閱讀效果就受到影響。因而在閱讀過程中,許多學生可以理解單個句子,但對于一些較長的與漢語表達方式不同的句子就容易造成錯誤理解,無法歸納文章的中心、作者的立意以及行文線索,不能從整體上把握文章,推理能力薄弱。
3.文化背景缺失
閱讀實質是一個交際過程,是讀者通過閱讀提取所需信息、填補與作者之間原有的“信息溝(Information Gap)”的交際過程。在閱讀過程中,由于兩種不同文化背景的存在,初中生總是因對文化背景的理解方面存在很大的困難而影響閱讀。閱讀理解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就是從文字符號中提取信息,進行加工、分析、聯(lián)想和預測。因而,在閱讀教學中,除了讓學生不斷拓寬知識面,熟悉語言文化背景,如,一個民族的歷史、風俗、宗教、傳統(tǒng)、思想感情、思維定式等,還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不斷延伸推測和聯(lián)想的自我意識,能在理解字面內(nèi)容的基礎上,利用自己原有的文化知識和背景知識重建信息。
這些閱讀障礙嚴重制約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該如何突破障礙,提高英語閱讀能力呢?以下將重點討論這個問題。
三、培養(yǎng)初中生英語閱讀能力的策略
1.利用教材激趣,克服心理障礙
現(xiàn)有的初中英語教材具有以下的優(yōu)勢:(1)題材廣泛。教材中閱讀材料所占的比重比較大,題材范圍廣泛,涉及天文、地理、歷史、人物、日常生活、文學藝術、科學技術、環(huán)境保護、體育衛(wèi)生等各個領域。廣泛的題材有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2)體裁多樣。教材中的閱讀材料體裁多樣,有記敘文、說明文、小說、傳記,還有書信、日記戲劇、詩歌等。
針對中學英語教材閱讀材料題材廣泛、體裁多樣的特點,教師應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策略,激發(fā)學生對英語閱讀材料的興趣。興趣是激發(fā)學生求知欲、推動他們探究和學習、獲取語言知識和技能的動力。對初中學生來說,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最關鍵途徑是課堂閱讀教學。因此,這就必須要求教師要事先吃透課文,挖掘教材資源,根據(jù)文章題材、體裁,需要根據(jù)具體情況采用不同教法。教師在取材時,一定要注意材料的趣味性,盡量避免文章題材單一、內(nèi)容枯燥。教師可以從網(wǎng)上下載一些笑話或幽默故事,還可以對閱讀材料進行分類,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心理。例如,教師可以根據(jù)Fun with English 教材的閱讀課文進行分類,大致把它們分為寫人、記事、科技文章和寓言故事等。寫人的文章一般是寫人的愛好、特點、個人成長的經(jīng)歷和突出貢獻;記事的文章是交代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經(jīng)過;寓言故事的趣味性強;科技文章比較枯燥,但教師能向學生講清楚文章的特點,這類文章是以一系列的數(shù)據(jù)和調查結果說明問題的特點。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學會排除閱讀心理障礙,在閱讀的過程中善于運用一定的閱讀策略。如,根據(jù)上下文文本信息,利用聯(lián)想、推測的方法以及對一詞多義和同音異義現(xiàn)象等的分析來排除閱讀障礙和學會提高對自己注意力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監(jiān)控能力。
2.拓展課外閱讀,培養(yǎng)閱讀習慣
教師必須有效地利用課堂教學時間,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嘗試有效的學習策略。文秋芳認為學習策略是學習者為有效學習所采取的措施。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閱讀活動,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切實可行的課外閱讀活動計劃。如,定期組織英語閱讀比賽、講故事比賽、英語沙龍等活動,讓學生從“不愛閱讀”到“喜歡閱讀”這一過程。當英語閱讀者沖破語言障礙,實現(xiàn)用英語進行思維,在閱讀中去思考、學習,這樣就增加了學生的信息量,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同時也讓學生養(yǎng)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對于提高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和閱讀速度都有很大的作用。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應采取循序漸進、有的放矢的原則。根據(jù)不同年齡的學生身心發(fā)展和知識積累的基礎,選擇適合各階段學生的閱讀物,讓學生能理解、能接受,學生才會對書感興趣。選擇讀物時,必須注意:依照學生學段的不同推薦書籍。據(jù)有關方面調查,因學生年齡、學段、性別、性格、心理特點等方面的差異,其閱讀興趣也隨之不同。對不同年級的培養(yǎng)目標和教學要求應做到心中有數(shù)。一般來講:初一年級的重點應放在激發(fā)學生閱讀英語文章的興趣上,選材以趣味性、故事性的文章為主。同時,還要逐漸培養(yǎng)學生猜測生詞的能力。初二年級的重點,則應培養(yǎng)學生具備基礎的閱讀思維能力,如對文章細節(jié)的理解能力、對詞句的理解能力及計算能力等。閱讀范圍可側重于地理、生物、天文等科普性文章。同時,教師還應傳授給學生一定的閱讀技巧,在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猜詞能力的基礎上調整學生面對生詞的心態(tài)。初三年級的重點放在培養(yǎng)學生對文章的深層理解上,如,培養(yǎng)學生對文章的推理能力、歸納能力等。
此外,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對閱讀策略的選擇和使用傾向不一樣。例如,優(yōu)等生選材上主要側重在推理、推測題的閱讀文章上,中等生主要在主旨題和細節(jié)題的閱讀文章上,而后進生則在事實和細節(jié)題的閱讀文章上進行訓練。在注意廣泛選材的同時,還應特別注意對學生進行閱讀技巧、解題方法的訓練,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的猜詞能力和迎考的良好心態(tài)。這樣,英語閱讀的目的也就達到了,閱讀的效果也十分的好,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也隨之提高。
3.積累背景知識,彌補文化缺失
初中英語教材的閱讀材料涉及英語國家的許多文化背景知識,充分體現(xiàn)了“語言是文化的載體”這一重要理念。無論是相同語境或是不同的語境,中西方所表達出來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是不同的。比如,同樣是接待顧客,在不同的國家,商店的營業(yè)員用語也是不同的。西方的營業(yè)員常說:Can I help you?/What can I do for you?(我能幫助你嗎?) 在中國:您要點什么?/你買什么?從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出,西方的營業(yè)員把顧客當作要幫助的對象;中國的營業(yè)員則試圖與顧客建立一種買與賣的關系。我們從這簡單的一句話中可以看出不同民族語言差異后面隱藏的文化差異,而這些文化差異又可以反映出不同民族的不同價值理念和思維模式。在閱讀之前教師可向學生講授一些與材料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消除學生閱讀理解的障礙。例如,我們在教授九年級茶文化這課時,我們可以聯(lián)系茶葉之鄉(xiāng)“安溪”來講解,讓身邊的事實說話,這樣學生學起來就輕松很多,也便于理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應注重文化風俗及文化背景知識等的輸入。閱讀材料的選取除了圍繞結構和功能主題,還需考慮選材所包含的文化因素。所選材料在文化意義上要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同時具備趣味性,與實際生活相關。教師在教學中應合理選擇拓展閱讀材料,注重文化背景知識的介紹、擴充和滲透,在提高學生綜合閱讀理解能力、語言能力的同時擴大其知識面,使學生進一步了解中西方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文化習俗等知識。
綜上所述,英語閱讀作為語言技能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語言輸入的主要環(huán)節(jié)之一,在英語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初中階段是啟蒙階段,對初中生進行有效的英語閱讀策略的訓練,不僅有利于學生運用科學的閱讀策略,提高閱讀效率,而且有助于他們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黃遠振.新課程英語教與學[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61-97.
[2]劉兆遠.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J].吉林教育:教科研版,2007(6):33-35.
[3]文秋芳.英語學習策略實證研究[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2003.
[4]張莎莎.論英語教學中的文化導入[J].教育與職業(yè),2006(9):103-105.
(作者單位 福建省福州四中桔園洲中學英語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