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化學不但存在于課本中,在我們生活的周圍也能看到。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就有,讓學生探知與人類生活相關的化學,在探究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了解化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在這個過程中學會分析和解決一些與化學有關的實際問題。以人教版九年級化學的教學實踐情況為例,選取了該教材中與生活相關的化學內容,讓學生近距離地理解化學對社會發(fā)展的作用以及面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問題時如何去解決問題做出具體分析,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實踐能力。
關鍵詞:初中化學;教學實踐;生活中的化學
人教版新的化學教材,以研究性的內容和探究性的化學實驗活動較多,在進行日常教學中,就要著重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動手實踐能力為主。本文筆者在初中化學教學實踐中不斷嘗試改革,得出化學教學改革的新思路,從而讓學生愿意去探究化學問題,學會思考和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化學問題。
一、我們周圍的空氣
呼吸空氣是人類生存的重要一項基本能力,如何了解和認識存在于我們生活中的空氣,是我們學習本章節(jié)內容的重點,在本章節(jié)中筆者照本宣科地來講空氣的組成,氧化反應的定義等內容,而是先從我們生活的周圍環(huán)境談起,引出空氣的話題。
1.模擬霧霾天氣下人類的生存狀態(tài)
在過去的一兩年時間內,環(huán)京津包圍圈內,多次出現(xiàn)霧霾天氣,給人類的出行帶來極大的不便。為了讓學生體驗一下霧霾天氣下人類生存的情況,在課前準備中,先是用一些無害氣體模擬了霧霾天氣,學生進入模擬環(huán)境后,有的會用手捂住口鼻,有的會用手不停的扇動,試圖撇開難聞的空氣。模擬結束,學生對空氣好壞的重要性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和認識。
2.空氣與人類的關系
通過上述的模擬霧霾天氣,學生了解到空氣與人類的生存有著密切的關系。氧氣是人類呼吸生存的重要資源。空氣質量的好壞,決定著人類生存的質量。借此來初步認識純凈物和混合物的概念,能區(qū)分一些常見的純凈物和混合物。
3.探究與空氣有關的化學問題
教材中的關于空氣中含有氧量的實驗,在實驗之前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有人操作實驗,有人進行實驗報告記錄。選取紅磷作為固體反應物,它們能夠與空氣中的氧反應,而不與空氣中的其他氣體反應,在這項實驗中需要提示學生注意觀察,密閉的容器中紅磷燃燒時的不同變化,掌握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是判斷可燃物能否使密閉容器中的氣體體積變小,氣體的壓強變小。可以引發(fā)學生想象判斷在狹小的空間內,如果發(fā)生火災,可以根據(jù)身邊可燃物的類別判斷火勢,盡快尋找求生出口。
二、自然界的水
水和空氣一樣,是人類賴以生存的資源,在我們的生活中占據(jù)著十分重要的位置。在自然界中除了我們常常見到的純水與自然水,還有化學應用中的硬水和軟水,如何讓學生更直觀地了解水,了解水與人類的關系,水的組成,怎么保護自然界中的水資源,在教學實踐中我們也做了嘗試。
1.水與人類的關系
在課前準備幾份咸度十分高的食物,請學生現(xiàn)場演示水與人類的關系。實踐證明,吃掉咸度十分高的食物的同學,在過了差不多不到半個小時,就會感覺到口渴難耐,就有想喝水的欲望,如果這個時候沒有水,人就會變得口干舌燥,心慌不安定,如果馬上給予充足的水喝,精神很快就會煥發(fā),由此可以得出,人類的生存離不開水。
2.探究與水有關的化學問題
由上述事例可以得出,人的生活離不開水,通過喝和品味了解了我們日常見到的水的物理特點,無色、無味、透明的液體,理解起來非常的直觀。而在接下來的電解水實驗中,學生可以通過親手操作,看到水在通電的情況下會發(fā)生變化,可以分解為氫氣和氧氣,借以此,我們可以更好地將學生引入到關于水的組成,水的化學反應等實驗中來,引發(fā)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并以此來解決我們常見的生活中的化學問題。
三、化學與生活
除了人類生活必需的空氣與水之外,我們身邊還有許多細小的事物都與化學有著息息相關的聯(lián)系,許多無法解釋的現(xiàn)象,都可能通過化學知識來解答。
1.生日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
同學過生日,我們點燃蠟燭慶祝,為什么我們在吹滅后,剎那間看到有一小股白煙出現(xiàn)?
用化學知識來解釋這個現(xiàn)象,就是因為生日蠟燭制作的材料是由石蠟和棉線做成的燭芯,外部還有其他材料,蠟燭的焰心主要為蠟燭蒸汽,溫度低,在剛點燃時還不能夠充分燃燒,所以短時間內點燃燭心會冒出由蠟燭蒸汽形成的白煙,也就是我們看的現(xiàn)象了。
2.植物光合作用的探究
為了探究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變化這一現(xiàn)象,同時在教室用三盆植物進行了探究性化學實驗。有一部分學生認定植物的光合作用只與二氧化碳有關,我們設定為現(xiàn)象一;有的學生認為植物的光合作用只與水蒸氣有關,我們設定為現(xiàn)象二;而還有一部分學生則認為植物的光合用與水和二氧化碳都有關系,我們設定為現(xiàn)象三。通過實驗我們看到:實驗一,只供給植物二氧化碳,沒有供給水份,植物出現(xiàn)干枯;實驗二,只供給水不供給二氧化碳,植物顏色變黃;實驗三,可以看到在既有水和二氧化碳的情況下植物不但長得十分旺盛,而且植物顏色十分健康。同時,可以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光合作用的實質。
參考文獻:
[1]蔡廣文.人教版九年級化學探究性教學思考與實踐.[J]新課程研究,2009(167).
[2]毛金津.淺談初中化學與社會生活的聯(lián)系[J].學周刊,2012(01).
[3]肖瑞文.對新課程改革下初中化學教學的一些思考[J].學周刊,2012(22).
(作者單位 湖南省綏寧縣鵝公嶺侗族苗族鄉(xiāng)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