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教學長期以來一直存在著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即閱讀與寫作的脫節(jié)。閱讀不涉及寫作知識的滲透,一些教師以為完成了八個習作訓練題后的作文教學就“萬事大吉”了,實際上卻是“萬事不吉”,就在閱讀教學中挖掘讀寫結(jié)合點,并展開闡述。
關(guān)鍵詞:巧用教材;抓準讀寫;適時訓練
語文閱讀教學就是閱讀,作文教學就是作文,好像閱讀和作文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結(jié)果導致學生陷入閱讀怕煩、作文怕難的尷尬處境。那么,如何在閱讀教學中挖掘讀、寫結(jié)合點,實現(xiàn)習作訓練的有效性呢?
一、巧妙利用教材,找準讀寫訓練點
教材中文質(zhì)兼美的名篇,不僅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感情,而且有著恰當?shù)谋磉_方式,我們可以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通過借鑒、遷移逐步將思想、情感、語言表達方式等內(nèi)化為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
1.抓住文本空白點,發(fā)揮想象
我們的教材中,有許多文質(zhì)兼美的文章,這些文章大多留有藝術(shù)空白,這就給學生的寫作提供了良好的契機。教學中,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在充分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充分挖掘抓住文章的空白處,結(jié)合閱讀感受,啟發(fā)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表達,以實現(xiàn)閱讀和寫作的有效結(jié)合。
比如,《老人與海鷗》一文中這樣寫道:“一群海鷗突然飛來,圍著老人的遺像翻飛盤旋,連聲鳴叫,叫聲和姿勢與平時大不一樣,像是發(fā)生了什么大事.”我就引導學生想象,此時,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只海鷗,你圍著老人的遺像“翻飛盤旋、連聲鳴叫”,你可能會說些什么呢?學生的思維得到了啟發(fā),有的學生焦急地說:“老人啊,您怎么了?您今天怎么一動不動呢?”有的學生關(guān)切地問:“老人家,您今天怎么沒有給我們喂食呢?”海鷗的焦急、悲傷、痛苦、無奈通過學生的語言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表現(xiàn),“人鷗情深”得到了定格,這不僅豐潤了文本的情感,也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了有效地訓練。
2.尋找文本模仿點,遷移運用
學習書法要描紅、臨帖,學習繪畫要臨摹、素描?!八街?,可以攻玉”,學習寫作也需要仿寫。教師可以從文本中尋找優(yōu)美語言及其典型的表達技巧,引導學生模仿,促進學生實現(xiàn)從讀到寫的遷移,提高讀、寫的效率。
(1)仿寫句子
在平時教學中,要抓住課文中的重點詞語,潛移默化地讓學生加以內(nèi)化運用,使學生從自己的寫作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提高其寫作的興趣,激發(fā)寫作動機,調(diào)動寫作積極性。
(2)仿寫片斷
如,教學《窮人》一文中桑娜忐忑不安的內(nèi)心描寫后,我也曾讓學生寫一段話來表現(xiàn)自己的某種心理活動。請看一個學生寫自己把鑰匙丟了后的心理活動:“我怎么能說鑰匙丟了呢?這一說爸媽肯定又是一頓臭罵,什么粗心大意呀、馬虎呀、邋遢呀、主要還不是這些,萬一爸爸整天陰著個臉,我又得處處看他的臉色,那滋味實在不好受……”一個學生寫自己想在課堂上向教師提問的復雜心理:“不行,這樣一問,沒準老師會怪我擾亂課堂,同學會笑話我真蠢,后面聽課的老師會不會認為老師的課沒講好……哎呀,怎么辦?怎么辦?”
不論是哪種仿寫,我都要求學生仿中有變,仿中有新,都要結(jié)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寫出真實感受。而且這種以仿帶寫,以仿促寫的方法,可以推動學生向完全獨立性的作文過渡。
(3)精選文本典型點,引導改寫
有些課文的語言優(yōu)美、寫作特點明顯,因此,在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精選典型的寫作方式。如,改變敘述人稱、表達形式、文章結(jié)構(gòu)等等,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改寫,從而達到積累文本語言,學習寫作的目的。
如,《將相和》這篇課文是由三個小故事組成的,對于課文內(nèi)容,學生比較容易理解,在此基礎(chǔ)上我們可以讓學生任選其中一個小故事,改寫成劇本并進行排演,學生會把一篇傳統(tǒng)的課文改寫成融匯“古今詞語”的現(xiàn)代古裝劇本。
二、把握練筆時機,抓準讀寫聯(lián)系點
讀寫結(jié)合,并不是簡單的讀加上寫,而是要將讀與寫靈動地融合在一起,還要把握住練筆時機,時機抓得準,才可達到最佳的效果。那么如何把握練筆時機?我認為可以從如下方面著手:
1.于情感升華處抒寫
語文課堂上,教師深情并茂地講解、入情入境的朗讀、感人肺腑的多媒體課件經(jīng)常會激發(fā)學生的情感,讓學生的心靈受到震撼。這時,學生深深沉浸在課文意境之中,內(nèi)心有千言萬語想要表達。如此時安排練筆,就能讓學生將自己的情感內(nèi)化為語言,讓學生的情感受到震撼。例如,教學《橋》一文,老漢舍己為人,救了所有村民.我先進行了聲情并茂的朗讀,而后出示掛圖,讓學生看著巍然屹立在橋上的老漢,接著動情地問道:“同學們,此時此刻,你最想對這位老漢說什么?拿出你的筆,把你最想說的話寫出來吧?!睂W生把自己內(nèi)心的感動以及對老漢的敬佩都表達了出來,語言真摯感人,這樣的讀寫訓練可以說是進入了理想的境界。
2.于故事延伸處創(chuàng)寫
葉瀾老師說過:“我們的語文教學,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語言文字,才能使其變?yōu)樯挠縿印!闭Z文課文的結(jié)尾處往往會給讀者留下想象、回味的空間。因此,可以抓住這一時機適當安排續(xù)寫。例如,學習了《凡卡》這篇課文后,學生不約而同地都為凡卡的悲慘遭遇所同情,我就趁熱打鐵說道:“這是一封永遠無法收到的信,當老板和老板娘回來后,這封信落在他們手中,你能想象接下來凡卡的下場嗎?請你們來續(xù)編這個故事?!睂W生興趣盎然,一個個不同的場景在他們的筆尖呈現(xiàn)出來。這樣的練筆對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表達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3.于相互爭論處議寫
課堂需要熱烈的討論,也需要靜靜地思考。厚積之后是薄發(fā),學生的語言智慧將在運用中大力發(fā)揮,在寫作的歷練中一覽無遺,這樣的課堂有張有弛,讀寫相得益彰。
總之,教師只要善用文本資源,巧妙地利用教材,挖掘讀寫的結(jié)合點,設(shè)計形式多樣的練筆,從讀中學寫,寫中促讀,實現(xiàn)讀寫訓練的有效性,就一定能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相信我們的語文課堂也一定能熠熠生輝。
(作者單位 福建省福清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