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俗話說“萬丈高樓平地起”,識字是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地基工程,直接影響到語文學習的高度。就小學低段學生識字難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消除;小學低段;識字問題
新課標要求低段的學生認識常用漢字1800個,且上不封頂,下要保底。由于種種原因,有的學生就出現(xiàn)了識字難的問題,這就要求教師在識字教學中,不僅要講究方法,還要有技巧,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一、讀準字音
在我們四川地區(qū),學生識字、學習普通話在字音上存在很大的難度。平翹舌音不分、邊鼻音不分、前后鼻音不分是我們這些地方學生最常見的問題。教師要高度重視字音問題,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在識字教學中,要不斷強調(diào)和糾正學生出現(xiàn)的讀音錯誤,讓他們從口語中走出來。盡管教師不斷地強調(diào),也有的學生在讀和說的時候,分不清字音。我覺得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讀。例如,多拼讀字音,讀生字組成的詞語,把生字放到課文中去讀。做到大聲讀出來,只有大聲讀出來,才能體會字的發(fā)音,且加深記憶,糾正方言,強化學習普通話的能力。
二、教會學生自主識字,變被動為主動
新課標強調(diào):“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他們在實踐中主動地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弊R字教學過程中,首先把好基礎關,也就是獨體字。在此基礎上,學習“加偏旁”和“減偏旁”以及“換偏旁”的方法。在教學中,教師要把形聲字和會意字的造字方法和識字教學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讓學生既能讀音,又能會意。比如,在教學第一冊的識字2中的《日月明》這一課時,“日月明,魚羊鮮,小土塵,小大尖。”不僅讀起來朗朗上口,字義也很好理解。在教學完一年級的課程后,我把“青”帶出的形聲字羅列出來,讓學生找找其中的規(guī)律,學生很快就發(fā)現(xiàn)了,這些字的讀音和“青”差不多,只是偏旁不同。我讓他們再看看偏旁和字義有沒有關系,學生也很快就發(fā)現(xiàn)了其中的秘密。然后,我讓學生回憶我們還學過哪些類似的字,學生的積極性很高,很快就把我們學過的形聲字歸納起來了,也從中發(fā)現(xiàn)了形聲字形旁和聲旁的意義,對他們以后學習漢字很有幫助。同時,鼓勵學生在生活中識字。電視屏幕上的字,街道上廣告牌上的字,商品的商標字,都是學生攻擊的目標。我們要借助各種形式來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展示,例如,學習園地、簡報、朗讀比賽等,提高他們的識字興趣,讓他們主動識字。
三、識字教學與寫字教學有機結(jié)合
識字離不開寫字,寫字也能促進學生識字。寫字能加深學生對漢字的熱愛,有了對漢字的熱愛,何愁學生不好好識字呢?漢字的筆畫很多,而且每個筆畫在不同的字里有不同的變化。教師在指導學生寫字的時候,首先是指導學生把字寫工整,然后再要求美觀。對寫得好的學生,教師要幫助他們把字寫漂亮,在班上起模范作用,帶動大家的積極性;對書寫能力差的學生,教師要耐心地幫助,找出原因,有針對性地指導。
四、讓識字成為習慣
隨著學生經(jīng)驗的積累,我們教師要逐步簡化識記生字的過程,增加學生獨立識字的機會,發(fā)揮其主體性,引導他們自己想辦法,發(fā)現(xiàn)行之有效的識記方法,獨立掌握生字,主動地形成良好的識字習慣,并在實踐中不斷運用,伴隨終生。
總之,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我處處以學生的認知活動為主體,努力營造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激活他們的熱情、積極性,鼓勵他們用不同的方法靈活學習漢字,促使其主動參與學習之中,成為識字的主人。
參考文獻:
范怡紅.提高低段學生識字效率的有效策略[J].教學月刊,2011(05).
(作者單位 四川省樂山市井研縣三江小學)